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如何通过这个平台转化?

更新时间:2024-01-29 09:37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 尚玉 阅读:2685 网友评论0

谷腾环保网讯1月24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2024年重点任务之一是大力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加强生态环境科技平台建设,打造生态环境领域战略科技力量,促进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拓展数字技术应用。

作为生态环境领域权威的成果转化服务载体,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广泛汇聚科技成果资源。为充分发挥平台服务功能, 2022年4月平台理事会在北京正式成立。

围绕平台及理事会成员单位如何推动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哪些成果、未来发展等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负责人。

锚定具体应用需求,丰富平台技术数据库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环境发展中心)主要负责人表示:“我们作为平台运维方和平台理事会的理事长单位,在致力于推动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过程中,一直坚持项目从需求中来,成果到应用中去。”

为更好服务绿色低碳、减污降碳、资源化利用等重点领域,平台理事会秘书长表示,平台开发上线了“走进水专项”“水生态保护”技术专区,优化“无废城市”专区建设,新收录先进技术成果 140 项,包括农田系统温室气体减排、新型高效低能耗二氧化碳捕集等6大类35项绿色低碳技术,金属尾矿低碳资源化利用等5大领域34项固废处理处置技术,高效节地复合生物膜污水处理等49项水污染防治先进技术,钢铁烧结烟气内循环减污降碳等22项清洁生产先进技术。

“在深挖有效技术需求的基础上,面对生态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我们组织搭建技术供需对接桥梁,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合作渠道。”据平台理事会秘书长介绍,“平台以‘省级接口’建设为抓手,先后推动了山东、福建、成都等多地建立‘省级接口’,还协助四川编制完成了‘省级接口’建设方案,不断探索搭建中央—省—市—县多级联动的技术供需对接渠道。在此期间,我们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成渝地区、珠三角等区域实地调研了数百家重点排污企业,并组织专家团队开展重点需求对接,形成企业技术需求库。”

“以废水处理为例,由于河南某企业氨氮废水处理回用存在技术难题,我们积极组织专家开展‘点对点’科技帮扶,提出‘分质处理、分类回用’技术思路及具体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每年节约运营成本 1800 万元。” 平台理事会秘书长告诉记者。

共建共享优质创新资源,强化中试和产业化能力建设

为提升创新链和产业链资源要素流动的效率,降低和规避科研成果转化的风险,平台理事会秘书长表示,近年来理事会成员单位不断强化中试和产业化能力建设。

“技术研发+企业转化”创新平台的搭建,让技术可以得到精准开发与转化。据平台理事会秘书长介绍,光大环境联合东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组建能源环境联合研发中心,发挥高校研发优势和企业场景转化优势,共同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研发;生态环境部土壤中心支撑生态环境部与北大荒集团联合共建北大荒黑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实验室,搭建农业农村领域科研平台和实验基地,扎实推进黑土地保护工作。

“同时,我们积极探索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发展新路径,联合地方政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和环保科技型企业,探索建设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实现对区域重点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的紧密衔接。”环境发展中心主要负责人表示。

2021年,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由科技部批准、江浙沪皖三省一市共同组建的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其定位于为长三角区域提供源头技术的供给和转化服务的重大协同攻关平台和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在能源环保、信息技术、先进材料等细分领域培育建设90多个研究载体。

据环境发展中心主要负责人介绍,该中心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开展战略合作,推进技术验证基地建设、搭建成果转化示范应用场景。

此外,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与韶关市政府共建“粤北生态环境研究院”,创建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省部级科研平台;江苏省厅全面优化“江苏省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围绕成果转化链条提供技术评估、成果孵化、技术转移和投融资等服务;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蜀山产投成立市场化运作公司,以8项发明专利技术入股开展技术成果产业化开发,共同支持合肥“中国环境谷”打造省部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环保特色产业园……这些生态环境领域成果转化平台、载体、机构和产业集群的建设,有效推动了先进技术与实际治污和产业发展需求精准“耦合”。

在探索跨越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鸿沟的道路上,一个又一个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成果开展了从“1到10”的小规模测试应用技术开展验证示范,为从“10到100”的扩大生产和市场推广寻找应用场景和产业发展空间。

精准服务地方和企业,大力开展宣传推介

在上级部门和平台理事会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如今,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亮点频现。

“只有供给端、需求端、载体端的同向发力,才能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准确可靠的技术信息、丰富全面的技术服务。”环境发展中心主要负责人表示。

针对大型军工企业废水处理难题,环境发展中心组织化工废水处理专家团队开展现场问题诊断和技术验证试验,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通过企业的多轮专家论证,有助于彻底解决高盐废水排放问题,被列入企业2024年度技改项目,预算1800万元;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科技支撑全国32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形成了“南阳实践”“练江驻点研究”“白河模式”“马鞍山驻点”等典型实践经验。

平台理事会秘书长认为,对于一系列成果的宣传推介,有利于引导社会各界加强对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

据统计,平台自上线以来,共计开展科技咨询服务300余次、专家诊断20余次,大型推介活动6场,累计推介先进适用技术近600项,服务企业3500余家。例如,平台在2023年“全国低碳日”期间举办“绿色低碳技术路演和主题展览活动”,对23项典型技术进行路演和展览,线上线下3200余人参加活动;环保产业协会举办的第21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中,专门设立科技创新成果专区,20多个国家800余家企业参展。

同时,大批生态环境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离不开各级政策机制的支撑。

据平台理事会秘书长介绍,国家开发银行年度发放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中长期建设项目贷款超3300亿元,发放生态环境领域新技术产品研发贷款逾10亿元;江苏省厅对成果转化推广项目探索采用“政府发榜、申报单位揭榜、评审择优”立项新模式,累计设立20个项目、资助经费3360 万元;重庆市局发布《关于促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意见》,优化细化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激励措施……

多方统筹持续推进,加快完善体系建设

为加强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的高质量技术供给,积极探索成果转化新模式新路径,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效能,平台理事会秘书长表示,由排污企业应用创新技术的主动性和意愿不足,技术产品“硬属性”不突出,技术评估“指挥棒”作用发挥不够,概念验证、中试熟化等转化载体不足,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融资困难,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服务机构、人才能力不足等因素构成的成果转化驱动力不强、科技创新转化体系不完善、成果转化基础条件薄弱是制约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

围绕进一步推动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应从以下几方面推进:

完善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探索符合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成果特点的分类评估评价机制,开展重大应用场景需求清单,重大成果应用示范清单的梳理编制,以重大应用场景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建设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成果技术验证中试熟化和产业孵化品牌基地,推进重大成果转化和应用产品示范。

深化平台统筹协调功能。要广泛汇聚生态环境领域各类技术成果和典型案例信息,开展行业技术发展分析,产业预测研判,为科研立项工作转化提供基础支撑。加强先进技术成果公开,完善技术供需常态化对接机制,创新性开展技术供需对接活动,整合政、产、学、研、用、金等各方资源,探索“四链”融合模式,打通技术供给和应用落地场景。

同时,科技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应从完善新时期国家技术转移体系顶层设计、加快深化科技成果转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开展科技计划项目成果转化评估问效及协调推动重大科研成果的示范应用、促进金融等社会资本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着力推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如何通过这个平台转化?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