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引入损害赔偿化解信访矛盾值得借鉴
【谷腾环保网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涉及餐饮油烟异味、交通和社会噪声扰民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年受理环境信访中,噪声类和大气类信访占受理总量的比例超过80%。大气和噪声信访往往与民生、公共服务领域相关,涉及居民衣、食、住、行、娱乐等方方面面,处理起来难度大,在全力整治问题的同时,更要注重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2023年,南京市雨花台区某个市重点工程施工噪声扰民,周边群众反映强烈。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在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的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居民代表与施工单位进行磋商,推动签订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根据协议,施工方在消除百姓噪声困扰的同时,还要在9个月内出资不少于10万元,用于周边小区环境改善,包括组织人员进行小区保洁、绿化修剪,建设垃圾分类设施,添置休息座椅、健身器材等。目前,项目工程施工投诉量大幅下降,矛盾显著化解。这是全省首例因噪声污染进行生态赔偿的案例,为类似信访矛盾化解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在餐饮油烟异味扰民信访矛盾化解方面,雨花台区还探索以劳代偿新方式。依据“谁污染谁修复,谁损害谁赔偿”的原则,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对需承担赔偿义务的餐饮企业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同时兼顾中小餐饮企业经济赔偿能力有限的现实情况,以公益劳动代替经济赔偿,让企业根据实际污染情况,在江边、湖畔、主要街区等开展“净滩、净街、净湖”公益保洁劳动,促使餐饮企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切实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缓解了与周边居民的矛盾。
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通过积极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新路径,取得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一是强化了企业责任意识,破解了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埋单的困局,真正体现出“环境有价,损害担责”。二是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避免将污染者推到管理部门、周边群众的对立面,实现了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同频共振,营造了全民参与、协商共治的良好格局。三是丰富了城市管理手段,有效解决了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信访矛盾化解过程中引入损害赔偿是个不错的尝试,但目前来看,还需要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持续创新赔偿方式方法,争取更多群体的理解和支持,并加强法律衔接和社会监督,做到合法合规、依法依规。当然,损害赔偿只是辅助手段,相关部门还是要加强日常监管,防止污染问题发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