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全国首起扬尘在线监测造假入刑案告破!上海为何敢啃“硬骨头”?

更新时间:2025-01-22 09:12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江虹霖 阅读:170 网友评论0

谷腾环保网讯“这个案子,违法手段无痕迹可循、取证方式无先例可依、环境法条无现成可用,但我们办成了!”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执法总队四大队大队长刘义杰长舒一口气,语气带着隐隐的激动。
 
他所说的是全国首起扬尘在线监测造假入刑案件。此案因其违法领域和手段之新、办案过程之难、办案方法之巧,颇具影响力和示范性。
 
扬尘在线监测造假为何入刑难?查办过程中执法人员都经历了什么?上海为何屡屡突破、敢啃“硬骨头”?上海市生态环境执法总队相关执法人员向记者披露案件细节,并揭开案件背后的“秘密”。
 
19d4d4079a66b2c551c15785181a608.jpg
遭遇“三无”挑战,调查一度陷入僵局
 
扬尘污染是城市发展中的新兴挑战。虽然各地已经开始重视扬尘污染的防控和治理,但其并未进入污染防治的核心视野,更别提办理入刑案件。
 
然而,上海的情况特殊。
 
一座超大型城市的飞速发展,必然伴随着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类建筑工程,土方开挖、物料堆放、运输车辆行驶等,产生了大量的扬尘颗粒物,影响空气质量、降低百姓的生活舒适度、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与传统的工业污染相比,扬尘污染具有来源广泛、排放分散、难以精准监测和控制的特点。由于过去一段时间,对扬尘污染的认识不足及监管手段的相对滞后,这一问题成为城市环境治理的一块“硬骨头”。
 
在线监测成为“破题”的好帮手。“目前,上海市共有7000余台工地扬尘在线监测设施,它们共同构建起了易产生扬尘点位的扬尘污染监测网络,督促各建筑、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抑制扬尘污染。”刘义杰告诉记者,上海共有20多家扬尘在线监测设施运维单位,它们负责着监测数据的客观、真实、有效。
 
时间来到2024年8月,有人向上海市宝山区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实名举报,反映提供扬尘运维服务的某科技有限公司长期通过远程修改量程上限、质量浓度转换系数等方式,篡改多台扬尘在线监测数据。
 
该公司运行维护600余台扬尘在线监测数据,若其弄虚作假,将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极大。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执法总队高度重视,决定提级管理,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工作。
 
然而,他们很快面临“三无”挑战,调查工作陷入僵局。
 
违法手段无痕迹可循。虽然通过举报人的内部举报,掌握了一些微信聊天记录和篡改视频资料,但由于举报人已于2024年年初离职,后续情况无法掌握。如何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固定微信聊天记录?如何确定篡改时间节点和数据变化的因果关系?如何在其中明确具体的篡改途径和主观故意?执法的每一步都面临极大考验。
 
取证方式无先例可依。扬尘在线监测数据无法像固定源在线监测数据那样可以现场调取,扬尘污染也没有持续性规律,如何快速取得关键证据?当时全市甚至全国都鲜少有先例可借鉴。
 
环境法条无现成可用。目前上海关于第三方运维单位扬尘在线监测领域弄虚作假的罚则只有《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第98条,对单位处10—50万元,对个人处1—10万元的罚款。但专案组认为,该公司弄虚作假的行为极为恶劣,仅通过行政处罚不足以达到惩戒目的,应通过入刑进行打击、以示震慑。“然而,所有的《刑法》罪名均须有‘违反国家规定’的大前提,安装和运行扬尘在线监测设施却没有对应的‘国家规定’。”刘义杰回忆,当时专案组无法运用现有的环境类司法解释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各个击破,3步破局
 
阻力面前,专案组决定各个击破。
 
第一步,“调虎离山”、固定证据。专案组分两个行动组同时行动,一组约见相关负责人到总队询问调查,一组去涉案公司办公室固定电子证据,现场组根据总队组的询问结果,对该公司的工作电脑先行登记保存,顺利获取了还未来得及删除的近3个月的远程修改日志,涉及70余台扬尘监测设备的量程上限的修改记录,这些记录构成了本案的核心证据。
 
修改量程上限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刘义杰告诉记者,扬尘排放标准是1mg/m3,该公司将这一上限改成0.85mg/m3,也就是说,数据不会显示超过0.85mg/m3,“这样一来,永远都不会超标了”。
 
“相当于运维公司在搭建监管平台时留了‘后门’,从技术角度来看并不难,而且很隐蔽,较难发现。如果我们没有内部线索,这个案子很难推进。这也给我们提了醒,今后要在这方面提高发现线索的能力,并加大查处力度。”刘义杰说。
 
第二步,如果单套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可以被认定为“计算机信息系统”,那么就能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在形成法律适用思路后,专案组研究相关定义和判例,认定扬尘在线监测设施即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并从《网络安全法》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找到了“国家规定”,形成了认定本案当事人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法律闭环。
 
第三步,多部门联动,紧密配合。纵向和公安部门、检察机关多次沟通办案思路、形成共识;横向同市环境监测中心、市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合作,获取技术支持,证明设置量程上限后造成的影响。
 
10月23日,专案组将案件移送至上海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总队,公安部门次日采取行动,对主要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此后,公安部门发挥技术侦查优势,恢复了犯罪嫌疑人已经删除的微信数据,根据专案组前期掌握的修改日志锁定犯罪故意。专案组还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审讯过程,从专业角度驳斥嫌疑人的狡辩,顺利推进案件办理。
 
经进一步侦查,犯罪嫌疑人通过远程修改170余台设备的量程上限,导致设备无法测量超标的数值,意图实现获取更多客户的目的。目前,案件已基本完成侦查,正在准备移送起诉。
 
“案发后,全市扬尘在线造假势头被明显遏制,扬尘在线超标被处罚的情况明显增多。本案在法律适用、证据收集、办案程序上的尝试和突破,为全国各地生态环境执法部门树立了较好的样板。”上海市环境执法总队副总队长叶茂表示。
 
有效的工作方法,成为攻坚“利刃”
 
image.png
记者调研发现,全国首起扬尘在线监测领域入刑案在上海办成,并非偶然。
 
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入深水区,各类沉疴痼疾与新挑战交织,尤其对于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而言,这样的矛盾更为突出——一些容易解决的问题已得到改善或根治,剩下的都是“硬骨头”。
 
“硬骨头”怎么啃?只有勇气是不够的。“扬尘案能成功告破,关键在于应用了上海‘两打’专项行动探索出的一套工作方法,恰似一把利刃,精准切入核心难点,打开了困局。”上海市环境执法总队副总队长陈厚科表示。
 
案件的快速响应、提级办理得益于专案查办的工作机制。上海市级生态环境执法机构牵头组建了“两打”专案查办技术指导工作组,全市“两打”领域执法办案经验丰富的执法队员约60人作为骨干成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投诉举报、涉及跨区域流窜作案、环境危害严重、社会反响大的案件进行专案经营和重点攻坚,为交叉执法检查、研判问题线索、办理重大案件提供重要支撑。
 
行动成败的“关窍”在于“两法”衔接的紧密性和顺畅度。近几年,上海市生态环境部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在生态环境领域“两法”衔接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2024年又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创新。例如,针对“两打”领域涉嫌环境犯罪案件召开多次联合会商会议,一方面,针对个案办理中存在的专业知识壁垒、犯罪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分歧等进行讨论研究,并倾听相关专家意见,形成基本共识,推动案件办理工作;另一方面,积极研究制定案件证据标准,通过复盘过往案例,分析办案要点,力求统一证据采集规范、犯罪事实认定标准等,从而降低部门联动成本,为后续办理同类案件提供指导,着力蹚出一条“两打”刑案办理的快车道。
 
陈厚科认为,案例示范的作用也不容忽视。2024年,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严格遴选“两打”领域案例,2024年在“上海环境”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3批次共计9个典型案例。通过清晰呈现基本的违法犯罪事实,警醒和教育企业遵守法律法规、提升主体责任意识;通过深入剖析案件办理的难点要点和破解方法,既展现执法部门的积极作为,又为后续同类案件的办理提供举一反三的基础;通过简洁易懂的案例叙述,向公众进行了直观的科普宣贯,提升公众参与度和监督的积极性。
 
数据是反映成效的直接方式。2024年,上海市“两打”领域刑事案件总数8起,占全年所有移送公安机关的生态环境领域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73%。总体上保持严格执法、严格监管的态势,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呈下降趋势,“两打”领域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全国首起扬尘在线监测造假入刑案告破!上海为何敢啃“…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