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用医疗垃圾引发的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笔者在农村调查时发现,在有些养殖规模比较大的地区随处可看到被遗弃的兽用包装盒、包装袋和残破的药用玻璃瓶。一些兽医站(院)、个体治疗门诊及乡村兽医对兽用医疗垃圾处理非常不重视,往往将兽用医疗垃圾和一般生活垃圾放在一起,随便扔在地上、路旁,甚至丢弃在河边、暗沟、小水渠中;有的将玻璃器皿和针头乱扔、乱放,导致小孩被扎伤事件时有发生;还有的就扔在养殖场周围甚至养殖场内,给动物造成二次感染,导致动物反复发病而查不到原因。
兽用医疗垃圾最大的危害就是病原微生物造成的传染性,其中所含的致病菌及病毒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已被列为《国家危险废物名录》47类废物中的首位,如果处理不当,将可能成为动物疫病流行乃至人类疫病流行的源头。且兽用医疗垃圾含有大量的人畜共患病原菌或病毒,有时比人用医疗垃圾危险性还大。除了兽用医疗垃圾带有大量的危险性病原微生物外,一些残留的药物、药液还会对当地的水质、环境、药残、食品安全(动物误食、水产误食)等造成巨大的危害。特别是防疫用的疫苗(弱毒苗、灭活苗)的残留物散播将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直接会导致免疫的失败或疫病的产生和流行。
一些有经验的兽医或养殖场在使用完疫苗后,都会对垃圾进行集中焚烧或进行无害化处理,及时对人员和工具实施消毒措施。
二、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出现这些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兽医站(院)、个体治疗门诊及乡村兽医的人员医疗安全意识不强,素质低下,这方面培训指导教育不够,无视有关规定,随意弃置兽用医疗垃圾,从而造成兽用医疗垃圾的外流。另一个原因是上一级主管部门的监管不力或漠视。除此之外,不少农村养殖户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对自己或别人使用过的注射器等医疗垃圾不及时、合理处理。
为了消除隐患,保护好环境,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兽用医疗垃圾的规范处理力度,莫让它成为人民健康和养殖业发展的“隐形杀手”。
一是有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兽医站(院)、个体治疗门诊及乡村兽医的管理,要教育兽医从业人员提高认识,增强责任心,小心存放兽用医疗垃圾,及时对兽用医疗垃圾进行无菌或无害化处理,同时要对兽用医疗垃圾进行跟踪检查,加强监管。
二是有关部门要完善硬件设施,将兽用医疗垃圾进行统一集中回收处理,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医疗废物集中处理中心,切实“消化”医疗垃圾。
三是地方政府应出台兽用医疗垃圾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规定兽医医疗机构必须将兽用医疗垃圾分类集中后移交处置单位进行集中处置,不得自行处置等。
四是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在畜牧行业内广泛开展相关常识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兽医从业人员的防范意识。
五是在各个畜牧兽医、水产相关高校、学院(校)开展相关的课程教育和指导教育,从而从根本上提高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职业操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