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水处理 > 解决方案 > 正文

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行动计划建议

更新时间:2009-12-23 15:03 来源: 作者: 阅读:1420 网友评论0

中国环境与发展的核心在水,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水,水的兴衰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基础产业地位的真正到位。同时取决于水利部门从工程型水利向资源型水利的战略性转移、广大水利干部和社会公众对传统水利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社会公众的参与。资源型水利的战略目标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型水利的战略目标要贯穿到水资源的“规划、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的全过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的关键取决于国家的水利经济政策和国家的投资政策与法规。鉴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取决于国际化的统一准则和行动。综合以上分析,针对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特提出以下行动计划建议。 

一、制定一个“碧水绿洲”行动计划,大力增强全民族水的忧患意识
(1)增强公众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整体意识,将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
(2)增强全民对水灾的忧患意识,要有抗大洪的思想准备和应急措施。
(3)增强公众对水危机的意识,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鼓励社会公众的参与,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的参与。
(4)各级政府及其宣传部门要以水多为患、水少成灾、水脏贻害为中心,在全社会开展保护水、爱惜水、依法治水、科学管水、节约用水、防治污水等一系列改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宣传活动。
(5)教育部门要把中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把水与人类、水与经济社会、水与环境等,系统地编写到教材中去,从小学开始进行普及教育。各级政府直到村民自治组织都要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教育。

二、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
(1)在制定2050年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和供水能力。
(2)重新审查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要根据水资源条件,调整发展规模和生产力布局。已建的耗水大的工业要向水源丰富地区或可利用海水的沿海地区转移,规划中耗水大的项目必须布局在丰水地区。
(3)中国地区间自然条件差异性极大,由此决定了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因此,对不同地区,比如对东、中、西三类不同的经济地带,应当有不同的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各地要严格按供水量配额制定地区发展规划。

三、重新审查水利发展战略及长远规划
(1)中国水的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水利部门要审定水利发展战略规划,重视中长期发展的预测工作,尤其要加强水资源的宏观战略研究和管理。
(2)面对21世纪中国水资源紧缺的形势,根据水资源条件的变化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组织对全国水资源重新进行全面评价。
(3)防洪安全事关全局,未来大江大河的防洪问题仍然是江河治理的重中之重,应根据新的防洪形势,修订和完善防洪规划,尤其要加强非工程防洪措施的规划。
(4)水利发展应将现有水利基础设施的巩固、配套、挖潜和更新改造作为战略重点之一。因此,要下决心改革过去计划经济投资分配的格局,在基本建设投资中重点安排。巩固提高这些基础设施的效益,直接关系到21世纪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5)农业用水要实行总量控制,灌溉面积的增长要依靠科技创新,在节水中求发展。

四、全面理解和正确贯彻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方针
开源与节流并举,以节水为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已将节水排列在资源节约的首位,十五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把节水作为革命性措施来抓,党中央制定的节水战略方针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
(1)缓解中国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在节水,要从战略的高度尽快建立节水型的经济发展和节水型的社会体系。国家对节水要作为一项工程,列入基本建设计划。全方位制定节水工程的发展规划和经济政策。
(2)在抓好节水工程的同时,必须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加大多种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力度,提高雨洪资源化及其利用程度,有计划地兴建一批大型蓄水、引水和提水工程。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要适度进行开发。在干旱地区以及山区,广泛发动群众兴修小型、微型水利及雨水集流工程。沿海地区要研究海水的利用,适当地进行海水淡化与微咸水的利用。
五、加快跨流域调水的步伐
(1)进一步加快跨流域调水的规划和论证,逐步实施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工程。无论是近期还是从长远来看,南水北调都是十分必要的,但研究调水线路和方案必须服从区域性水资源的最佳配置。实施方案应采取先易后难、先通后畅、分段实施的步骤,应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基础设施为原则。在研究解决北方缺水时,当地水资源仍然是利用的主体,调水是补水性质。因此,应立足于本区域内水资源的统筹规划和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及统一调度,在此基础上研究跨流域性的调水方案。
(2)不管南水北调采取何种方案,为保障21世纪中叶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在2015年以前,一定要抓紧实施南水北调来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南水北调工程重点是解决北方地区的工业和城市用水,调入各省、市的水量,各省、市应与本地区供水量统筹安排,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定价。应遵循市场经济体制,按商品水制定价格政策;农业用水应采取以工补农的经济政策。
(3)黄河水资源已超负荷利用。黄河水资源的利用和分配问题必须从上、中、下游全局来研究,不宜再考虑向现有供水区以外引水,黄河接济海河、淮河的用水应考虑由长江供水。从长远看,在普及节水的基础上,要加快对黄河补水方案的研究,远期要考虑南水北调西线供水。
(4)华北地区缺水已成定局,在南水北调工程未实施以前,近期缺水如何解决应研究应急方案。建议在“十
五”期间,从整个华北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出发,结合引丹济黄、引黄济冀、引江济鲁等分段引水方案,建议研究滦河、潮白河、永定河可利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大型水库的联合调度问题。以优化配置、统一管理、联合调度为手段,形成华北地区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的网络。

六、依法完善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体制,建议成立国家水资源委员会
(1)实现水资源的统一和有效管理,必须积极推进水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推进水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一定要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权威的水资源管理新体制,以加强对全国水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
(2)要通过法规确立对水资源实行统一、集中、综合管理体制,建立仿照国家防汛总指挥部的模式,组建具有权威和决策能力的国家级的水资源委员会,办事机构设在水利部。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研究发展战略、审定发展规划、协调水的分配和水事纠纷。同时加强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在国家水资源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各流域分别成立流域级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并作为流域机构的主要职能。
(3)水资源的统一、集中、综合管理机构确立以后,必须健全有效的水管理政策。水的有效管理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水量与水质、水的保护和有效利用、水的分配和统一调度,以及各用水部门与用水户的有效管理。改进水管理必须从观念、技术、经济、社会、卫生、环境、立法等各个领域共同承担责任,同时国家要有相应的投入和经济政策。
(4)要尽快修订《水法》,制定各大江河的流域法规,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纳入国家宪法和国家政策,制订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规和道德准则,完善水法规体系。

七、加强能力建设,健全和完善各项水利经济政策
(1)水利是一项公益性为主体的事业,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是治国安邦的百年大计。加强水利建设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要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强能力建设,强化责任制,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对现行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要进行改革,克服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的短期行为。水利部门改革也要从自身职能的转变起步,加强水利宏观发展战略研究,并从水资源管理体制和经济机制的改革入手,推进水利事业的全面发展。
(2)要改革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决策程序,健全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科学论证制度。由于水利服务的对象已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因此,无论是单一目标,还是多目标的重大水利、水电工程都要建立跨学科、跨部门的论证评估体制,要经过科学选比、加强民主决策力度。为从整体上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决策水平,要建立各级人大、政协对重大水利工程的审议、监督和检查制度。
(3)防洪是一个以公益性为主体的巨大的系统工程,流域的防洪系统是一个统一的、多层次的整体,因此,要以优化防洪对策、提高防洪效益为目标,针对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包括蓄滞洪区的运用、防洪保险等)制定防洪经济政策。
(4)水是商品,水是经济资源,要根据水资源条件,制定不同的经济政策。水资源的宏观调控要以法律与经济手段相结合。要完善水资源的有偿使用、有偿占用、有偿转让和保护水环境的有关经济政策。要研究制定国家资源税的征收政策。
(5)水价改革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对供水成本重新核算。制定水价时应体现鼓励节水的原则,采用季节价、累进加价、基本水费制等。
(6)要鼓励用水户的参与,积极推广“用水者协会”,从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到竣工后的管理,将所有权、使用权、经营管理权归用水者协会,有利于调动用水者的积极性。

八、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实施科教兴水战略
(1)解决中国水的问题,要结合国土整治的全局,在统一规划下,把治山和治水有机结合起来。要吸收和借鉴国外经验,要采取创造性的措施,全面研究非工程的防洪技术措施。
(2)21世纪水利的战略重点要以节水为先,重点推广各种适用的节水技术。大力推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科学技术。在提高常规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重视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
(3)大力推广以小流域为单元,承包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要加强技术监督和指导。要加强泥沙变化规律的研究,加强泥沙处理技术的攻关研究,要制定有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4)深化水利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
(5)围绕环境与发展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从水的角度研究环境与发展的密切关系,研究中国降水分布和河川径流及其调蓄能力的影响。
(6)科教兴水关键在人才,因此,提高水管理人员素质必须加强人才培训,加强水利教育和职工培训,全面提高人才素质,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纪律严的水利队伍。
(7)要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水利行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建立水利新的体制历史进程中,逐步完善社会化服务、分级科技服务和管理体系,逐步实现水管理现代化。

九、加快水利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产业化经营
(1)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水利行业应以水利基础产业为龙头,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水利产业化经营,这是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水利的路子。
(2)水利实现产业化经营,这是适应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必然趋势。这是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
(3)产业化经营是水利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过去单一为农业服务转变为全社会全方位服务的大水利,这是体制上的改革和创新,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对水利基础产业进行改造、重组和提高,使之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能适应市场经济,或逐步与市场经济接轨,使水利实现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
(4)要实现水利产业化经营,就必须建立相适应的经济组织。从开发、建设、管理和经营实施一体化管理、一条龙服务,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功能,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十、拓宽水利建设资金来源,加大水利投入
(1)从全国范围内调整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压缩重复建设项目资金,用于水利建设。采取中央、地方投资与群众投劳相结合,财政拨款、项目债券、银行中长期优惠贷款等多种渠道筹集水利建设资金。
(2)要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水利投资政策,水利是公益性为主的事业,政府投入应当成为主体。按照中央、地方、社会和个人共同办水利的方针,鼓励股份合作办水利,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体系。
(3)要继续发扬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发扬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因势利导组织农民采取各种形式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行动计划建议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