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市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存在问题及防治对策
随着我(瑞昌)市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垃圾化趋势加剧,而农村垃圾无序管理和随意处置已严重危及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群众生活,已成为农村突出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已迫在眉睫。省委书记苏荣第三次深入鄱阳湖区调研我省乡村垃圾处理问题时强调,垃圾处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子孙后代能否永远享有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生态环境、一流的人居环境,直接关系到建设绿色江西、生态江西、富裕江西、和谐江西的目标能否得到实现。搞好农村垃圾处理,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有利于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有利于推进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对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从目前我市农村垃圾处理的情况来看,效果不甚理想,远远达不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各乡镇垃圾填埋场普遍存在选址不合理,建设不规范,处理方式简单的问题,甚至个别乡镇填埋场已对周边环境和人民群众的饮用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多次引起群众投诉。
一、我市农村垃圾处理的现状
根据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可知,我市农村年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66000吨。而现实我市垃圾收集量为5900余吨,垃圾收集率不到10%。各乡镇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情况也不一,除武蛟、白杨收集率在50%左右,其余各乡镇收集率均不足10%。
通过对市区(湓城、桂林、赛湖)以外18个乡镇场的调研,我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情况如下:
1、生活垃圾的收集情况。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从运作主体来看,目前各乡镇生活垃圾都是由政府城建部门来负责收集、处理。按照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要求,居民点设垃圾箱,村建设垃圾收集池,乡镇建设垃圾填埋场并负责处理;垃圾先由农户自己收集,然后由组集中到村,最后各乡镇政府城建部门派出专人到各村统一收集转运到乡(镇)填埋场进行处理。目前我市乡镇只有码头、武蛟、夏畈、白杨等少数乡镇做到这点,其余大多数乡镇只对集镇范围内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各村组生活垃圾由村民自行处理。农村的户外垃圾处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2、生活垃圾的清运情况。集镇规模大的码头、武蛟、夏畈、南义、横港等乡镇生活垃圾基本能达到日产日清。集镇规模小的乡镇通常每隔1-2天甚至一星期清运一次,而且在清运过程中以人力手推板车为主要清运工具,每次清运量都在250kg左右,存在垃圾清运不及时和不彻底的情况。在夏季,垃圾清运不及时、不彻底,垃圾所产生的恶臭、害虫等集中式污染源,不仅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生产,还会引发疾病,威胁健康。
3、生活垃圾的处理情况。大部分乡镇采用集中简易填埋方式,也有采取焚烧的处理方式,目前除南阳、洪下、大德山、乐园、青山以外其余13个乡镇场均建有自己的简易填埋场。目前还有少数几个乡镇像洪一、横立山垃圾处理工作由于资金问题,垃圾填埋场还未完全建成就已经开始使用,基本上采用露天堆放,没有任何防渗防漏措施,垃圾污染情况令人堪忧。
二、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1、垃圾填埋场选址缺乏科学合理性。由于各乡镇垃圾填埋场选址时未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可行性分析,从而未能充分考虑对周边敏感点(村庄、学校、河流等)的影响。少数乡镇垃圾填埋场存在选址不当的问题,对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污染物如:污水渗滤液、恶臭气体,对周边环境、群众生活以及水体的影响估计和认识不足。如:横港镇垃圾填埋场建在小河堤岸边上,距离居民区不足20m,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恶臭及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周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不利影响。
2、没有设置固定垃圾转运站。目前只有南义、码头、夏畈、武蛟等少数乡镇建设了固定的垃圾转运站。大多数乡镇的垃圾临时转运点露天设置,很容易导致二次污染的产生。
3、生活垃圾收集率低。我市农村年产生垃圾量约66000吨,而年垃圾收集量只有5900吨,垃圾收集率不到10%。从各乡镇垃圾收集情况来看,除武蛟、白杨收集率在50%左右,其余各乡镇收集率均在10%以下。造成垃圾收集率低的原因主要是负责乡镇生活垃圾收集的各乡镇城建部门作业区域大多只限于集镇,没有能力辐射整个行政区域,从而导致各村组的生活垃圾无法转送集中处理,都是由村民自行焚烧或直接扔到河里,造成严重的人为集中环境污染。
4、垃圾未进行科学分类。垃圾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处理应尽量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对垃圾进行科学分类是最大程度的实现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目前我市农村垃圾在收集过程中尚未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只是简单的收集,因而,垃圾成份复杂,一方面导致垃圾中许多有用的资源被浪费,另一方面增加垃圾处理的难度。
5、缺乏专业的运输工具。大多数乡镇以人力手推车作为主要垃圾收集车,垃圾运输车使用的基本是农用车或拖拉机,基本没有密封,运输过程中泄漏,散落情况严重,给二次收集带来极大困难。
6、填埋处理不规范。根据国家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垃圾应先由机械推平,然后用药物或生石灰消毒;最后用泥土进行覆盖。而我市大部分乡镇建设的垃圾填埋场,只是在原始的地形上加以开挖而成,没有采取任何的防渗防漏处理措施,没有建设合格的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填埋也只进行简单位堆放,没采取任何处理措施。有的乡镇甚至只是采用简单露天堆积,垃圾散发出的恶臭味和有毒有害气体未做任何处理。
7、垃圾处理运转资金困难。由于资金问题,目前仍有南阳、洪下、大德山、乐园、青山等5个乡镇未建设垃圾填埋场。资金的短缺也是造成各乡镇垃圾填埋场建设不规范、垃圾收集率低、运转困难的主要原因。据了解,镇区人口约3万人的码头镇,每年的垃圾产生量达到2万吨以上,采用集中填埋式处理,包括雇用专业车辆开挖及填埋土方、运输车辆维修、油费、人工工资等一年运转费用达到80万元,而收取的有偿服务费只有20万元,垃圾处理费则分文未收,其余60万资金缺口需要码头镇政府财政贴补,给乡镇增加巨大的经济压力,这一情况在其他乡镇都普遍存在。
三、垃圾处理的对策及建议
由于受我国的政策、技术要求以及经济状况的制约,现阶段垃圾如实现无害化处理,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卫生填埋,下面就从卫生填埋的角度,对垃圾处理的对策和建议进行阐述。
1、科学规划,合理选址。按照“规划先行,以城带乡”的原则,编制乡镇垃圾处理专项规划,重点明确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布局和建设的规模内容以及组织实施方案。市政府作为我市乡镇垃圾处理建设规划的主体,应针对不同乡镇实际情况的差异,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经济可行的垃圾处理方式。在填埋场场址的选择上要从对投资、工程及对环境、社会的影响考虑,应距离居民居住区或人畜供水点800m以上,在地下水流向的下游及夏季主导风向的下向。设计垃圾填埋场既需要技术可行,同时也要求经济合理,这样可以大量节省建设投资。
2、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垃圾分类既是一项生活小习惯,也是一项改变千年传统的工作,既需要进行深入的宣传,也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
垃圾中可回收的资源较多,如纸、塑料、金属等。另外垃圾中可作燃料和堆肥处理的物质成份较大,如:植物类、动物类等。再者,垃圾中还有一部分如建筑废弃物可用作回填基础等用途。垃圾经过一系列的分类和利用,无用的废物部分并不多。通过垃圾分类,一方面可回收较多的物资,同时还可减轻垃圾处理量,实现从源头上减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3、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收集、处置模式。对距离我市中心较近的乡镇如高丰、范镇,可以采用在我市集中统一处理,乡镇建设垃圾中转站,村组建设垃圾收集点,采用“村收集-乡(镇)转运-市集中处理”的模式。要求各村必须建设自己的垃圾堆放池,每个村民小组安排一名保洁员,每天负责清理收集垃圾及时清送至本村垃圾堆放池,做到日产日清。对于区域较大和距离市区偏远的乡镇,可以根据乡镇区域的实际情况将我市乡镇划分成几个片区,在处于每个片区相对中心的乡镇建设一个垃圾填埋场。例如肇陈、洪一、乐园为一个片区,垃圾填埋场就建设在肇陈镇,洪一、乐园负责收集和转运本乡垃圾。夏畈、黄金、横立山为一个片区,垃圾填埋场建设在夏畈镇,黄金、横立山负责收集和转运本乡垃圾。即采用“村收集-乡(镇)转运-片区中心处理”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节约各个乡镇自身填埋场的建设资金,同时可以集中几个乡镇的资金建设一座相对规范化、标准化的填埋场,运转成本相对减少。再如参照我市污水处理厂采取“BOT”模式,运用垃圾进行发电。以几个乡镇为一个片区建设垃圾处理厂,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来建设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就地进行干化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对当地农民适当收取部分垃圾处理费。通过“BOT”模式,既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难题,同时又缓解了地方政府的经济压力,而投资方又能在垃圾处理上获取利润,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
4、结合农村环境整治有效地开展垃圾无害化工作。在做乡镇建设规划时,就要将环境保护列为重要内容,做好垃圾处理的规划,尽量做到垃圾处理规范化、专业化,如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等。要把乡镇垃圾处理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范围,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与农村改水、改厕相结合,与发展农村沼气相结合,与加强农村有机肥使用相结合,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相结合,将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建成生态文明示范点。要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和广大农民群众在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作用,采取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将主要责任落实到乡镇和村。
5、多渠道破解资金难题。国家在环保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省里也正在推进“绿色江西”建设,“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口号响亮而又坚决。国家和省里对农村等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关注,也要求各地进行调研,拿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各地应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及资金支持,解决政府压力。相对乡镇政府来讲,垃圾填埋场项目是个较大的建设项目,需要的建设资金也较大,我们要指定好合理科学建设规划,根据轻重缓急,逐步推进,先期做好全市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建立项目库,并积极向国家和省建议参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办法,争取对我们山区和革命老区在政策和资金上的重点倾斜,尽量减少地方政府压力,尤其是乡镇政府的建设资金压力。以肇陈、洪一、乐园为片区建设1个垃圾填埋场为例,3乡镇总人口46458人,年产生垃圾量7600吨,按照垃圾填埋场设计要求,就要建设1个使用年限在10 年,库容量达到23000m3以上的垃圾填埋场,据估算,建设资金需280万元。另根据垃圾收集需要,每个行政村建设1个垃圾中转站,每居民点设1个垃圾存放点,另在居民点内设置若干垃圾收集箱,3乡镇27个行政村共需投入50余万元,这两项费用累计330余万元。垃圾收集费用,每个小组安排1名保洁员进行垃圾收集,3乡镇共295个小组,每名保洁员年工资按照3000元计算,共需88.5万元。垃圾处置费用包括消毒药、生石灰每年需要1.4万元,加上工人工资共约4万元。这样1个垃圾填埋场年收集处置费用达90多万元,这还不包括购买或雇用运输车辆、运输费用、汽油费等。这些费用我们可以通过上面争取资金,本级政府财政补贴,以及收取垃圾处理费。同时,还可以按照谁受益谁缴费的原则向居民收取部分费用,这样将大大缓解乡镇的经济压力。
6、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正常运转。建立乡镇垃圾处理长效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乡镇垃圾处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资金,二是机制。垃圾处理作为一项民生工程,首先乡镇政府要将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保障乡镇垃圾处理场正常运转。其次建立相应补偿机制,受益乡镇要根据垃圾处理量的多少支付相应的补偿资金给片区中心乡镇,再就是要建立相应考评机制,将乡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列为各级政府考评内容,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
7、最后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垃圾产生危害的认识同时要求乡镇居民和乡村农民积极配合和支持垃圾收集工作,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卫生。
四、其他处理技术的思考和探索。
如第三部分所述,现阶段由于我国的环保技术要求和经济条件,农村垃圾通过科学分类后,进行卫生填埋,应该说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垃圾卫生填埋也是有限度的,垃圾填埋需要大量的土地,虽然,填埋场封场后需要进行复垦,但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稳定处理和复垦是一项技术难度较大的工作,因此,垃圾的卫生填埋也只能是现阶段的一时之举。
如何长远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这将是一项值得思考的政策和技术问题。根据垃圾的属性,现阶段也有许多新技术在实验和试用之中,最多的属垃圾焚烧,或热能回用发电等技术。但垃圾焚烧不能得到普遍运用,这主要是由于其一方面会带来二次污染,同时其运行费用高,经济方面无法承受。如通过技术革新,降低垃圾焚烧产生的二次污染,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运行费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将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可长期应用的垃圾无害化技术。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