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固废处置 > 解决方案 > 正文

生活垃圾入焚烧炉前的处理

更新时间:2010-01-15 11:22 来源: 作者: 阅读:1567 网友评论0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环保要求的提高,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建立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用于焚烧处理当地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目前,我国垃圾焚烧炉炉型主要有炉排炉和流化床两种。其中炉排炉因其不要掺烧别的物质而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由于生活水平较高和生活习惯不同,其垃圾的品质明显优于我国,一方面由于它们的垃圾分类收集,送往焚烧厂的垃圾中渣土玻璃、金属、砖头、瓷片等不可燃成分相对较少,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国家的厨余垃圾较少,使生活垃圾的水分较低。总体而言,这些发达国家的生活垃圾其热值较高。与此相反,我国的垃圾具有成分复杂、形态多样、水分高等特点,其热值较低。正是因为燃料的品质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进口的焚烧设备在国内运行的状况明显不如相同设备在发达国家运行的状况。我国的生活垃圾由于没有分类收集,加上有大量的厨余,因此无论炉排式焚烧炉还是流化床焚烧炉,都要在入炉前对垃圾做必要的处理。

对于炉排式焚烧炉,理论上说只要原始垃圾的尺寸不大于进料口的最小尺寸,大块垃圾不会造成料口堵塞的话,即可直接焚烧;但实际运行的经验表明,把垃圾直接卸入垃圾池后,仅由抓斗把特大尺寸垃圾抓出剔除是不够的,还要在池内对垃圾进行堆放存储发酵,以便其排出水分,提高其热值。

循环床焚烧炉,对于垃圾堆放、发酵的要求不高(即可以直接把原始垃圾入炉内焚烧),但对垃圾尺寸和其中粗大不可燃成分有一定要求,否则会造成流化困难和燃烧障碍,这是循环床应用于垃圾焚烧的一个主要缺点。

在我公司建厂之初,因市政公司配套垃圾专用运输车辆及中转站收集压缩设备没有完全到位,导致进厂垃圾水分过大,垃圾中大块建筑材料及其它大块杂物非常多,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产。因为,大块不易燃垃圾混在垃圾池,仅靠入炉时人工发现并剔除并不是很容易。垃圾吊人员视线距离垃圾有几十米的距离,仅靠人肉眼来观测并不是十分可靠。在我们公司与市政公司多次协商沟通后,现在,在市政垃圾中转站就能实现大块垃圾的剔除和一次压缩,有效地限制了大块不易燃物质的入厂。另外,经压缩后的垃圾也能去除一部分外水分,在中转站再用专门的垃圾运输车辆运输垃圾入厂,此垃圾运输车辆能实现垃圾再次压缩入车,也能再次去除一部分外水分,这样大大缓解了我们垃圾焚烧电厂的压力。因为,大块垃圾在入炉时容易造成料斗口堵塞或架桥;入炉后在炉内因其不易燃或是不可燃,造成局部一次风吹不透,在其周围垃圾都不易燃尽,容易出生料;再次,在出渣机出渣时也容易堵塞,给运行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外水分的压缩去除,缩短了垃圾的去水周期。

垃圾储存在垃圾池中,有两种作用,一是起到仓库的缓冲作用,即量调节,二是有搅拌、发酵脱水的作用,即质调节。

在垃圾堆酵池中,除表面垃圾接触空气外,更多的垃圾由于堆埋在表层下,不能接触氧气,因而发生的堆酵反映以厌氧性反应为主。在垃圾堆酵池的不同地点发生的堆酵反应除温度条件相近外,反应的基体成分大不一样,带菌条件也不相同,因而难以对垃圾堆酵池中产生的堆酵反应作准确描述。笼统的说,在垃圾堆酵池中产生发酵反应的基体均为生物有机质,其中主要有淀粉、糖类、蛋白质、脂类等等,它们在适宜的条件下因不同酶催化,被多种不同的微生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同时对外释放热量。分解产生的一部分小分子物质以气态(如甲烷、二氧化碳等)的形式排走。

厌氧发酵可以分为三个过程,首先固体有机物受微生物孢外酶的体外酶解作用,将复杂的有机物水解发酵成简单的可溶性有机物,如多糖类水解成单糖,蛋白质转变成氨基酸,脂肪变成甘油和脂肪酸等。第二步是在产酸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的产物转变成低级挥发性脂肪酸,如乙酸、丙酸和丁酸等。第三步是由产甲烷菌作用将简单有机物发酵成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这类微生物是严格厌氧的。在工程上一般将上述三个阶段简单分为产酸和产沼两个部分。在垃圾堆酵池中所进行的反应兼有以上几种,但是所进行的反应往往是不完全的。

如果从燃料的角度来说,在垃圾堆酵池封闭的条件下,由于在堆酵过程中含碳气体释放,因而堆酵过程中垃圾的总碳和总氢是降低的,作为燃料其热值应当是降低的,但是堆酵过程对燃烧有利的一面是将垃圾中大分子的有机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使得燃烧过程中的氧化作用更易于进行,燃烧反应可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因而,从某种角度可以说,在垃圾堆酵池中进行的堆酵反应为垃圾入炉焚烧热解提供了一个前反应;但从燃料分析的角度来说,这种前反应同时使得垃圾的热值相应降低。

虽然堆酵过程使得垃圾中的碳、氢元素流失从而降低了垃圾的热值,实际垃圾中的碳、氢元素逸出被锅炉一次风机抽走进入了炉膛参与燃烧,再综合考虑到垃圾堆酵过程中的水分迁移,那么实际入炉的垃圾热值不仅不降低,反而会升高。

在堆酵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的PH值反映了堆酵池中的整体酸度环境,可以用以对细菌环境进行估量。

堆酵过程中垃圾的总体环境呈弱酸性,而且酸度是随堆酵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的。一般来说,大多数微生物的最佳活动范围是PH值在5.5~8之间。在堆酵过程中,由于垃圾中有机质分解产生有机酸,PH值将下降呈酸性。但在后期,随着堆酵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有机酸发生分解并有氨产生,PH值将逐级上升至碱性。在堆酵试验进行的时间范围内,反应主要集中在有机质分解产生有机酸的过程中。

在垃圾焚烧厂中,最为关心的是垃圾堆酵过程对垃圾燃烧特性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如下简单说明来对这种影响作为评价。

实际的垃圾堆酵池可以看作是一个假想的开口系统,流入系统有原始垃圾,流出系统的包括入炉垃圾、气体和渗沥水,一部分积泥较长时间停留在堆酵池中不参与流动。在垃圾堆酵过程中,整个系统与外界保持基本的质量平衡。

考虑到堆酵过程中堆酵池和外部环境所构成的系统中存在的元素守恒,在堆酵池中发生的酵解反应将不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元素构成,同样不会对垃圾的热值变化造成影响,而水分的渗沥和气体逸出将是垃圾热值变化的主要因素,尤其水分的渗沥对入炉垃圾热值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水分的流失使得入炉垃圾的总热量大为提高,气体逸出带走可燃元素实际是入炉燃烧,这样垃圾热值实际还是大大提高的。

在垃圾堆酵过程中包含很多复杂的过程,但是其中最为主要的是两个过程,包括水分的渗沥和生物质的发酵,考察堆酵过程对垃圾燃烧特性的影响应主要从这两个过程入手。

(1)垃圾堆酵过程中水分的渗沥是影响入炉垃圾热值最直接和最更要的过程。

(2)关于酵解过程,由元素守恒可以知道,垃圾中生物质的酵解过程不会对垃圾的热值造成影响,但是发酵过程本身能够释放生物质中的内在水分,相应提高其作为燃料的热值,其次发酵过程使得一些大分子的有机类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使得燃烧过程更容易进行,因此可以说发酵过程同样对垃圾的燃料特性带来有利的影响。

(1)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单位时间水分渗沥量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少,其中大部分水分在堆放的前48小时析出。

(2)垃圾在堆放过程中,水分的析出是使垃圾的热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垃圾的生物质含量越高、水分含量越大。其在炉前料池堆放过程的水分迁移对其发热量的影响越为明显。

(3)对于生物质含量较多,水分含量大的垃圾,水分的析出一般集中在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垃圾中的外大水分析出,第二个阶段垃圾中的易降解成分发酵,析出一定量的液态物质。

(4)垃圾的堆酵本身包含放热反应,在堆酵过程中,堆酵层温度随堆酵时间的推移而升高,在实验中堆酵层温度一般比环境温度高出15~20度,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发酵反应速度的提高。

(5)垃圾入炉前在料池地堆放过程中,通过发酵将一些大分子的有机类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结构,为垃圾入炉焚烧提供了一人前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垃圾中的C、H等可燃元素随堆酵产气的逸出进入锅炉燃烧,渗沥水分的流失,使得垃圾热值在堆酵过程中通常是升高的。

从堆酵实验结果及我公司三年来运行实践来对,特对垃圾堆酵提出以下观点

(1)按照垃圾水分沥出时间,炉前堆放时间48小时,即可令垃圾中的大部分水分析出。

(2)堆酵过程中可以适当翻动料池内的垃圾,提供垃圾发酵的好氧条件。

(3)在冬季,垃圾池内垃圾堆酵时间应在7天左右方可入炉,在夏季5天左右即可入炉燃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生活垃圾入焚烧炉前的处理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