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时代”水难题战略储备地下水
5月6日,北京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以下简称“地勘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地勘局正准备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北京市政府申请开建地下水库,利用南水北调水畜养地下水。依照地勘局提供材料,北京计划建设的永定河地下水库等五座地下水库可蓄水47亿立方米,至少目前为全国之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水务专家肖绍雍告诉记者,目前上海、大连、石家庄等地都已开建地下水库,这已成为城市水资源战略储备的一种方式。
“战略储备”地下水
尽管南水北调的水还未进京,但围绕着南水北调水如何利用,北京有关部门已经开始了调研。
北京地勘局所做的题为《南水北调进京后地下水蓄养战略研究》报告指出,南水北调进京后,应进行地下水蓄养,充分利用地下巨大的储存空间,丰水年储存外来水和地表水,遇连续干旱、突发事件等发生时可取出利用,弥补供水不足,以提高北京的供水保障程度。
“报告”指出,目前地下水仍是北京市第一大水资源来源,约占北京市用水量的65%。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北京市每年地下水开采量维持在25亿立方米以上,高峰时达到了40亿立方米。
连续多年的开采,已经使北京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漏斗不断扩大,地下水资源减少加剧,并且伴随着地下水过度开采,地下水污染问题开始日益严峻。
为此,北京地勘局提出了“全面蓄养地下水”的理念,即在北京开展从山区到平原,从量到质的全面蓄养。
“报告”对北京市全面蓄养地下水做了详细阐述:山区主要以涵养保护为主,切实保护好地下水补给源头的水环境质量,并采取有效措施增加补给。
平原区主要以有效恢复地下水的量与质为主,通过开采控制、联合调蓄、污水资源化等措施,支撑地下水保障城市供水水源安全的同时,实施战略储备。
目前,北京市区日污水排放量达200余万立方米,量大且集中,水量水质相对稳定,将污水及汛期雨洪水通过各种处理技术收集、净化,达到某种用水或回灌标准,可实现循环再利用,减少污水排放和径流损失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增加了可用水资源,并可通过回灌补给地下水,为平原区地下水蓄养开辟新水源。
北京市地勘局人士表示,平原区是地下水的主要开采区,承担着90%的地下水源供给。伴随地下水长期超采,显现出的一系列地下水资源环境问题均产生在平原区,严重威胁着地下水资源的持续供给和地质环境的安全。外流域调水入京后,围绕着城市水源供给保障、地下水污染预防控制、地下水资源战略储备、地面沉降有效遏制、湿地重建等诸多问题,通过调整开采布局,控制开采量,实施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蓄等人工干预,使地下水切实得到逐步蓄养。
“后奥运时代”五大地下水库设想
上述报告项目组提出,科学利用地下储水空间,实施地下水资源战略储备,是实现水资源联合调蓄的关键。
北京市地勘局课题组人士指出,北京市可建设永定河地下水库、潮白河地下水库、泃错河地下水库、温榆河地下水库及大石河地下水库等五大地下水库,作为2008年“后奥运时代”水资源应急储备和战略储备的空间,总库容可达47亿立方米。
除了战略储备和应急储备之外,建设五座地下水库还可以缓解目前北京市的水资源短缺情况。
记者获悉,北京市财政专门拨款1亿多元,在北京市准备建设约2000眼地下水水质观测井,以此监测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这已建设工程将于明年完工,而据初步的地下水监测反馈情况,如果不加强地下水保护和水源补充,则地下水污染问题会日益加剧。
在以地下水为主要支撑的水供应体系下,寻找更多水源地是各个城市水资源安全保障的重要措施。今年为保障奥运会,北京从河北、山西等地调集了约3亿立方米水。
“但是奥运会之后北京供水怎么办?即便是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北京仍是个缺水的城市。”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对记者说,北京已经开展了寻找新的水源地、污水循环利用等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有望在2010年开始为北京供水,初步测算是每年供水10亿立方,将大大缓解北京干旱缺水的现状。
但是北京市地勘局人士向记者表示,回顾北京城市供水历史,遭遇连续干旱引起的水资源危机都是通过增加地下水开采而得到有效缓解。尽管南水北调是缓解北京水资源紧张局面的有效措施,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首先,当南北方同为枯水年时,南水北调供水不能持续,调水的可操作性存在风险;其次,由于北京上游主要供水处丹江口水库下游一直没有大中型水库进行调节,南北方同为丰水年时,将会出现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此外,在远途输水过程中,也存在着水质受到污染的威胁。因此,南水北调水源进京后,地下水将是北京水资源战略储备的首选。
肖绍雍也向记者表示,目前北京市日用水量达到250万立方米,地下水位已经下降到100米以下,处于严重缺水的程度。采取地下水库进行战略储备的做法,可以调节区域水资源供应,防止地质灾害。而且,从北京市的五大天然地下空间面积来看,高达47亿立方米的储量足以顶上密云水库,像北京这样的国际性大都市,应该建立这么一个大规模的地下水储备系统。
为对地下水进行充分蓄养和保护,北京地勘局准备以专项报告的方式建议北京市政府考虑建设地下水库,以财政资金来保障这一工程建设。
争议犹存
但北京市水务管理部门和专家对此方案持有不同看法。
一位涉及水务管理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南水北调送到北京的水是北京市用钱买来的,每立方米价格尚未确定,但南水北调工程具有民间资金,需要寻求回报,“卖水挣钱”是必然的。如果算上沿途的蒸发和跑冒滴漏问题,南水北调送到北京的水成本不菲。
该负责人表示,花如此价钱买来的水,北京市应该优先用掉,而不是灌输到地下水库储存起来。按照北京市设计的新供水管理体系,“外来水”将是第一使用的水源。如果2010年北京能成功获得南水北调供水10亿立方米,其中9.5亿立方米将用于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供应。
另一北京市专家指出,优先使用南水北调水,就等于减轻了对地下水的抽取,同时地下水就会通过降雨等途径得到天然的补充,无需再专门建设地下水库,将外来水人工地放入地下。
另外,该专家还对地下水库的可行性提出质疑:地下水库多系天然形成,暗河等通道流向何方,是个非常复杂的地理问题。人工将南水北调来水送入地下水库,一方面会在提取上制造麻烦;另一方面也可能被暗河流走,对北京市造成损失。
与此同时,北京地势呈现西高东低的情况,而且多数建筑是在旱季建成,一旦地下水位上升,是否会对一些地下建筑造成损害,仍然不得而知。
程静在认可地下水库蓄水方式的同时,也指出北京市未来供水仍旧坚持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相统一的“三联供水法”,未来北京市的发展重点是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目前北京市循环利用水比例已经达到15%,未来这一比例将继续大幅度提高。
“北京市水资源保障不走依靠外来水的路子。”程静向记者表示,北京水资源保障将优先挖掘自身潜力,提高循环用水比例,在水资源不足的时候,适当考虑从南水北调或周边省份买水。
“如果北京市循环利用水达到一定水平,再加上地表水和外来水的供应,北京就不会像今天这样缺水,那样还有建地下水库储备地下水的必要吗?”上述专家提醒,“水资源是国家的,并不是某个地区的,所谓依靠战略储备来争夺地区资源补偿话语权的说法是靠不住的”。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