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初步建立污水处理运营机制
近日,记者来到了天津奥体中心,远远望去,4个人工湖湖水清清,奥体中心就像是一粒飞跃而起的“水滴”,在湖面的映衬下发出耀眼的光芒。而注入人工湖的水及30米宽的绿化带浇灌用水,都是由天津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的中水,充分凸显了今年奥运会绿色、生态、环保的主题。
接下来,记者来到了天津梅江楼群中的香水源社区王树华大妈家,主人兴奋地对记者说:“自打家里接上了中水管道,浇花、冲厕、擦地、洗车就全用中水了。”王大妈扳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用1吨自来水需要3.9元,而用1吨中水才需要1元钱,用中水既能节约水资源还能省钱,可谓一举两得。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是改善城市水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天津市自1958年海河“清浊分流、咸淡分家”始,中心城区(外环线以内334平方公里)所有直接入河的排水管道都被截流,按照雨、污分流制建设排水管网,并将中心城区逐步规划为纪庄子排水系统、咸阳路排水系统、双林排水系统、赵沽里排水系统、张贵庄排水系统和北仓排水系统六个排水系统,在每个排水系统内各规划了一座污水处理厂。按照规划每个系统内的排水管网将污水收集后排向规划的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污水处理厂的系统内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排水河道,所有经污水处理厂的水最终经排水河道排入渤海。
天津市建委副总工程师王旭东向记者介绍,天津市中心城区于1984年建成一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日污水处理能力为26万立方米。2000年开始对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实施了扩建工程,将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能力提高到54万立方米。1993年建成东郊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40万立方米/日。2005年建成咸阳路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到45万立方米/日。2006年建成北仓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到10万立方米/日。经过多年建设,天津市中心城区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截至2007年底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49万立方米/日,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0%,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削减,中心城区景观水体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天津市从2002年建成纪庄子中水厂以来,中水处理及利用走在前列。截至2007年底,天津市共建成3座中水厂,处理能力达到16万吨/日,配套管网达到347公里。天津市从2003年开始实行“双管入户”,截至2007年底,已建成面积达1197.3万平方米的“双管入户”住宅,梅江地区、奥林匹克村、浅水湾和阳光100的4个居住区2.8万户居民已用上了中水。
近年来,天津市全面落实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初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污水处理运营机制,天津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从1992年起,天津市利用世行贷款项目累计融资26.8亿元,建成了双林污水处理厂、汉沽区污水处理厂,改造了大沽排污河等污水管网设施,运行效果明显。2001年1月,由天津市政投资有限公司收购ST渤化后变更为天津创业环保上市公司,以中心城区四座污水处理厂的运营为主营业务方向,他们还把业务开展到了其他省市,分别在安徽、云南、湖北、山东等地建立了不同规模的污水厂,走出了一条立足天津,服务全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