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重要意义
摘 要: 搞好水土保持,保护水土资源,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监测工作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生态建设宏观决策的基本已经,是水土保持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水土保持现代化水平的基础。
关键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水土流失
1.水土保持现状
我国目前有水土流失面积356 万km2, 其中受水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65 万km2, 受风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191 万km2,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有26 万km2 的水土流失面积为水蚀、风蚀交错区(P31-33)。调查表明,我国水土流失面广、量也比较大,不论山区、丘陵区、风沙区还是农村、城市以及沿海地区都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国民经济还十分的低,生产技术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从区域上看我国西部地区开发、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技术改造还有东部和中部地区新兴产业的崛起与产业重组,都需要加快建设步伐,要实现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国电力、冶金化工、采矿、水利、水电、交通道路、农林开发、城镇建设等开发建设项目76810个,平均每年有15000多个项目在建设,比以往有了快速的发展。开发建设项目既给国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同时又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强烈扰动地面,废弃大量渣石,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直接危害建设期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并对项目生产构成潜在的威胁。搞好水土保持,保护水土资源,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以及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2.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成效等进行动态监测的过程,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生态建设宏观决策的基本根据,是水土保持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水土保持现代化水平的基础。
2.1为国家生态建设服务
2.1.1履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职责,开展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与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四十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发挥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服务中的作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经费。”第四十一条规定:“对可能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应当自行或者委托具备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机构,对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情况定期上报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由此不难看出,水土保持监测应依法履行职责,实施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并做好报告与公告,让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处于舆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不断提升水土保持设施的质量和水平。
2.1.2探索建设工程水土流失特点,为国家生态建设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多次对全国水土保持专科实施监测和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同时,各流域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在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实施了小流域和坡面径流场水土流失观测,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有力的支持和推动了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如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的确定,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区的综合治理,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试点治理,珠江上游石灰岩区水土流失试点治理,三江源头生态恢复工程等等,水土保持监测已在国家生态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国家制定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政策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2.2为开发建设项目的建设与管理服务
2.2.1掌握项目区水土流失动态,为完善水土保持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任务,是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对水土流失的数量、强度、成因和影响范围进行动态监测,掌握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的变化动态,分析项目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和隐患,为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提供信息,也为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设施设计提供依据。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首要工作,就是搞清项目区的水土保持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区和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以及区内水土流失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尤其是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如水土流失主要方式、面积、侵蚀强度,水土保持措施的布设和进度安排等,对照水土保持方案判断其真伪,然后依据监测的实际情况对其提出补充修改意见,以完善水土保持方案和水土保持措施设计。这不仅有利于整个工程建设的安全,有利于水土保持措施甚至主体工程设施的施工,而且有利于保护项目区内的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有利于核定工程造价。
2.2.2动态监测建设过程水土流失,为工程建设安全提供保障
随着工程建设施工的进行,环境条件特别是侵蚀动力条件的突发性变化和出现,建设场地的扰动侵蚀、微地形的塑造、料场与弃渣场的侵蚀等都会出现,并形成隐蔽性的不稳定变化或激发不稳定事件。这些不稳定都会对工程建设本身构成严重威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就是对水土流失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监测,并将从始至终对监测对象的流失特征、数量变化、突发事件及损失、危害等实施跟踪监测。确保既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监测对象的变化及其变化规律,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其相关征兆,纠正或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患于未然,避免事故发生。或者及时采取必要措施,规避灾害,减少财产和生命损失。
2.2.3全面分析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为项目建设管理提供依据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依据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科学、客观地分析评价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指标达标情况,及时为工程建设单位和管理机构提供信息,以便工程建设得到及时、合理的控制,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另外,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也可以为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项目水土保持工程后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可以积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方面的基础数据,为同类项目的水土流失预测、防治措施设计和监测等提供资料。
2.2.4评价水土保持设施及其效
益,为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和管护提供依据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将及时、全面地对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科学分析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质量、效果及其变化趋势,回答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水土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等指标的变换,并为采取有力的管理、维护和保证措施持续发挥效益提供基础信息。没有项目建设施工过程和运行初期的水土保持监测数据,既难以评价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动态,又难以评价水土保持设施的作用,也难以采取有效的管护办法持续发挥水土保持设施效益。
2.3为水土保持学科发展服务
2.3.1开拓新领域,发展水土保持科学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在发生新的重大突破,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为生产力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广阔前景。在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这组日益突出矛盾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将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而水土保持是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开发建设人为侵蚀是以人为活动为主要营力,加上自然外营力,构成以干扰和破坏地面,塑造地貌和排放大量固体、液体、气体等废弃物为明显特征的一类侵蚀。探索这类侵蚀的发生变化机理,认识和掌握它的基本特点和变化规律,是水土保持学的一个新方向,也是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需要。
2.3.2开展预测预报研究,全面提升水土保持技术服务能力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实践。离开了实践,学科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践既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又是检验科学技术的唯一准绳。以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指导思想,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仔细对待监测的各个环节,探讨不同条件下水土流失变化和水土保持效果,分析总结变化规律及其对环节的影响,不断丰富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和理论,推动整个水土保持科学技术迈上新台阶。我国自然条件十分复杂,各地区差异大,迫切需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为全面认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水土流失危害和评价项目水土保持效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Z].
[2] 刘震.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大地出版社,2004.7
[3] 李智广.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9
[4] 郭索彦,姜德文,赵永军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1):51-56
[5] 李智广.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编制初探.水土保持通报,2005,25(6)91-95
[6] 李绅东. 西南山区水土流失对水环境的影响[J].水资源研究,2002(4).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