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厂滤泥净化方法
摘要:为净化糖厂滤泥,使其得到更好的资源化利用,研究pH、时间、温度、转速和接种量对霉菌净化糖厂滤泥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之上,选取温度、pH和接种量为自变量,耗糖量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优化法优化霉菌净化糖厂滤泥的条件。利用Box-Behnken设计和方差分析,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耗糖量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
结果表明,温度30℃,pH为8,接种量为6%为最佳优化条件,在此条件下,耗糖量的实际值为1040mg/20g滤泥,理论值为1061.39mg/20g滤泥,两者的相对误差为1.97%。二次响应曲面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达到显著性水平,在研究区域内拟合较好,模型的精密度、可信度和精确度均在可行范围内。说明响应面法优化霉菌净化糖厂滤泥的条件切实可行。
滤泥是糖厂的大宗废物,堆积如山,易造成严重的粉尘污染和环境恶化。若不进行综合处理而直接排入江河,必然会引起水体生物需氧量过大、悬浮物负荷大幅度增加等问题,导致水体污染甚至河道淤塞,加剧洪水灾害。滤泥中含有有机物质,极易发霉、发臭,甚至污染空气。干滤泥中的碳酸钙含量可达80%,且滤泥中碳酸钙粒度较细,可以省去开采、破碎等各项费用,所以滤泥中的碳酸钙若能得到充分利用,将会大大降低制品成本使滤泥变废为宝。但滤泥中含有一定比例的有机物,不能直接对其利用。因此,研究如何净化糖厂滤泥意义重大。
霉菌的生命力顽强,生命周期一般分为芽孢的产生、萌芽期、菌丝长成期和繁殖期4个阶段。霉菌的芽孢壁厚且致密,具有极强的抗逆性,在极其不利的环境中仍能存活,因此,利用霉菌净化糖厂滤泥具有可行性。
本实验利用已筛选出的2株未知霉菌净化糖厂滤泥,应用响应面法对其净化条件进行优化,用响应面法净化糖厂滤泥的方法还未见文献报道。
Box-Behnken设计是一种最常用的寻找多因素系统中优化条件的响应面法,旨在提高霉菌对糖厂滤泥的净化效果。并为甜菜糖厂滤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
1实验部分
1.1实验材料
1.1.1滤泥样品
取自内蒙赤峰市林西岭山糖业有限责任公司。
1.1.2供试菌种I和II
从供试滤泥中筛选而得。
1.1.3培养基
取20g绝干的供试滤泥,加入30ml水混合均匀,放入100ml三角瓶中。
1.1.4主要仪器和试剂
UV-20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龙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微量凯氏定氮仪:上海分析仪器厂;电热鼓风干燥箱2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JAPAN日立180-80塞曼原子吸收光谱仪:日本日立公司;血球计数板2上海安信光学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分子筛:上海恒业集团。
浓硫酸、苯酚、盐酸、硫酸铜、硫酸钾、2%硼酸、氢氧化钠、0.1%甲基红乙醇溶液、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均为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实验方法
1.2.1总糖含量的测定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糖厂滤泥中的总糖含量。
1.2.2总氮含量的测定
采用凯氏定氮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测糖厂滤泥中的总氮含量。
1.2.3金属元素的测定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滤泥中的金属元素。
1.2.42种供试菌复合比例的选择
由于滤泥成分复杂,单一菌体对滤泥的净化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对两种菌进行复合使用。通过对大量预实验的结果分析,确定供试菌种的复合比例范围,同时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并降低实验误差。本实验考虑菌I和II菌,的复合比例为1:4、2:3、1:1、3:2、4:1。
1.2.5单因素实验设计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分别从培养基的PH、摇床转速、菌体接种量、温度等进行单因素实验,然后用分子筛将菌体尽量过滤掉,再以20g滤泥中菌体的耗糖量和耗蛋白量为实验指标,选出对净化效果影响较显著的实验因素。
1.2.6响应面法实验设计
在单因素实验结果基础上,以温度(X1)、PH(X2)与接种量(X3)为考察因素,以耗糖量作为响应值(Y),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霉菌净化糖厂滤泥的最佳条件。因素及水平见表1。
详情请点击下载附件:糖厂滤泥净化方法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详细的内容,请点击下载 201410111005421875.rar
下载该附件请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网会员,请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