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政府监管制药行业环保的几点建议
对我国政府监管制药行业环保的几点建议
1加大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根据美国的经验,信息公开是一项非常有效的环境保护方法。建立一个数据库,将环保信息放入其中,并公布到网上,公众可以自由获取环保局所掌握的环境数据,可以使企业、公民对本国的环境状况有一个全面了解。
首先应明确公众参与在宪法和法律中的地位,使公民参与成为环境保护重要且必须的一部分;其次,将行政程序引入环境行政管理。在做对人类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行政决策时,向公众详细说明,提供环境影响报告书,邀公众举行听证会对政府的决策进行评论和建议;最后,应完善公民救济权,在中央和地方设立环境纠纷调解委员会,其人员可由代表公益和具有工业或公共保健知识的专家组成。同时也应确保公民能运用行政、民事、刑事等环保诉讼手段,使其因环境破坏而遭受的损失得到有效的救济。
2完善环保法,统一环保标准
政府应该重视环保法律的完善,加强法律监督,并能将实施的环保标准落实到全国的各个地区,使各地区、各企业都执行相同环保标准,采取“一把尺子量到底”政策,防止出现城市严格,乡镇宽松;大企业严,小企业宽松的局面。当然,政府在制定标准时也应该根据我国医药产业的技术、设备、资金和人员现状,考虑到企业的承受能力。
3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惩罚力度
对于违反环保法的行为,我国通常是以行政和民事处罚为主,这样会对企业没有很大的威慑力,我们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对达到一定污染程度的行为,直接适用刑事处罚,增加法律的硬度,从根本上杜绝污染源,达到保护环境的最初目的。
4建立环保基金制度
通过政府拨款、企业上缴、个人捐赠等方式该建立环保基金制度,对优秀企业进行补贴,而对于违反环保标准的企业增加上缴额度。此基金还可用于帮助污染企业的技改和清洁生产,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另外,当企业环境风险发生时,该项基金可以对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损失进行适当的救济。
对我国制药企业环保的几点建议
1 加大环保投入
企业应该自觉地加大对环保的投入,据美国了解,国外的原料药环保成本一般占到总成本的1/3,而国内只占到1/6。就拿美国来说,它们的药厂每年都会花巨资聘请量有机合成专家和化工博士,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来进行环保方面的优化。
2 注重科技创新,调整产品结构
原料药企业转型制剂成为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由于原料药的生产是低附加值、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这使企业背负巨大的环保压力。所以药企解决环保问题要从调整产品结构入手,注重科技创新,坚持创仿结合,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经营方针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攻克技术难点,把专利技术无缝衔接到药品生产过程中,建设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品,向医药行业的高端产品进军。
3 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使环保贯穿于整个产业链
当前国内的制药企业仍然以“投入――产品――排放”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而原料药生产的特点就是量大、利用率低,一般10~40多公斤原料收1公斤产品,而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可以使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根据循环经济的理念,我们的目光不仅仅停留在原料药的生产阶段,而是要贯穿整个产业链。(1)从药物研发的源头开始,如在药品化学结构的改造环节,有意去选择更加容易降解的化学结构;(2)应加强对药物生产工艺的深入研究和环保评估,缩短工艺流程,减少“三废”排放,尽量采用“绿色”工艺;(3)加强在药物制剂研究中进行剂量与药品代谢物、残留物的研究,尽可能在有效的前提下减少药物剂量和辅料的使用量,并选用可降解辅料;(4)包装材料尽可能精简,同时强化使用环保材料;(5)还要强化对人们用药习惯的培训,避免不良用药习惯带来的环境危害。
4 加强企业间的环保联系,建立与环保公司的合作
各个企业之间应该建立关于环保的联系,如果有条件可能的话,在同一区域范围内的制药企业可以共同出资建造排污等环保设施,并根据每个制药厂排污量的多少来确定各自需要负担的费用,这样既能节省开支又能防止资源浪费。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企业之间通过协商,以及政府各方的协调来实现。
同时,企业也可以考虑和专业的环保公司合作,这种方式虽然在国内还没有被企业所熟知,但是国外的很多大企业都是通过和专业的环保公司合作来进行环境治理的。因为专业的环保公司对于环境的治理有很多先进的手段和成熟的经验,它可以对企业的环保设施提供总承包、设计、设备制造、安装、调试和运营管理等服务。考虑到费用等问题,目前国内药企还是倾向于自己承担环保技术,但随着环保投入的增大,药企和环保企业合作将会越来越多。
总而言之,如果制药企业将环保视为包袱,永远背着它走,那么企业的发展之路只能是磕磕绊绊,看不到翻身的曙光。如果药企能重视环保,热爱环保,把它当成自己腾飞的奠基石,那么这块奠基石就会在背后推着你加速前进,而不再是包袱。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