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玉米淀粉废水的新特征及对策
随着淀粉行业技术的发展,处理淀粉废水的工艺在节水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90年代末,吨淀粉用水量还在6~8吨,而在最近一两年内,由于水资源的日益匮乏,淀粉生产厂家在清洁生产方面加大了力度,吨淀粉用水降至3吨甚至更低。水循环利用次数的增加,使淀粉废水又有了新的特征。 传统淀粉厂排水主要工段集中在玉米清洗输送、菲汀车间、纤维榨水、浮选浓缩、蛋白压滤等工艺。其中浮选浓缩工段排水量最大,占总水量的60%~70%,COD在12000~15000mg/L(含菲汀水)。而目前各大淀粉厂在排水方面主要集中在浮选浓缩工艺及冷凝水,其他工段用水基本可实现闭路循环,车间用清水的工艺也只有在蛋白分离机处,其他则都用工艺水。浸泡液一般浓缩做玉米浆或做菲汀后再浓缩菲汀水。废水COD在15000~18000mg/L甚至高达20000mg/L以上。由于水循环次数增加,废水中的COD、N、P以及无机盐都有比较严重的积累,对原有工艺的稳定运行产生了许多不利因素。
新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厌氧 结晶问题。在 厌氧 系统中会形成鸟粪石(MgNH4PO4),当废水中含有高浓度溶解的正磷酸盐时,NH4+-N和Mg2+则可形成MgNH4PO4。MgNH4PO4主要发生在两个地方:
1)管道弯头和水泵入口处
2) 厌氧 沉淀池进水处,严重时会在UASB底部即污泥层中大量积累。造成MgNH4PO4的大量积累是由于[Mg2+]·[NH4+]·[PO43-]的浓度积大于MgNH4PO4溶度积Ksp(12.7),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轻则堵塞出水管路,重则造成 厌氧 反应器沉淀物增加,使反应器容积变小。针对这种情况,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解决:
1、严格控制进入 厌氧 反应器的悬浮性蛋白并尽量去除水中胶体性蛋白,可通过添加絮凝剂或高效分离机来控制污水中蛋白含量。
2、定期排泥,防止MgNH4PO4在反应器底部积累。
3、出水管路定期清洗,可用10%的盐酸+缓蚀剂浸泡管道或采用U-PVC管。由于U-PVC耐腐蚀以及表面光滑,结晶不易在管壁上吸附。
4、采用新工艺,CO2分压增加可缓解MgNH4PO4的形成。由于EGSB反应器高度都在15米以上,反应器下部CO2分压增大,可缓解MgNH4PO4的析出。但如[Mg2+]·[NH4+]·[PO43-]浓度积积很高,则效果不好。
5、适当添加Fe盐。铁盐与PO43可形成Fe3(PO4)2,使鸟粪石达不到饱和程度,现场PO43—P(PO4以P计)和提加Fe之比为0.37。此值比化学计是比值(0.67)的,多余的铁用来形成FeS或FeCO3。
6、车间适当补充鲜水,稀释Mg2+、PO43-、NH4+-N的浓度。 氨氮带来的问题。
高氨氮废水除对 厌氧 反应器形成晶体外,对 厌氧 、好氧反应器的稳定运行都有一定影响。氨氮的毒性是由游离氨引起的,实践证明,氨氮浓度在500mg/L以上,PH值在7.2以上,所形成的颗粒污泥形状不规则,成扁平状,游离氨对未驯化的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的50%IC值为50mg/L,NH4-N对甲烷影响如下表。
氨氮对 厌氧 菌产甲烷活性50%抑制浓度 50%IC(mg/L) 试 验 条 件
|
*驯化,表示是否在测试前对接种物进行驯化或驯化时氨氮浓度
高氨氮 厌氧 出水对好氧工艺的影响也是明显的。NH4+转化为硝酸盐如下反应:NH4++3/2O2—NO2-+2H++H20,综合氨氧化和细胞体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
NO2-+1/2O2→NO3-
由于DO的限制,NH4+的氧化如停留在NO2-阶段,而NO2-具有还原性,可能会造成出水COD比进水COD值增高,故设计好氧工艺时,应考虑完整的脱氮工艺,所以在现场调试过程中应具有对总氮、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监测能力,才能为调试提供数据支持。
由于车间循环次数增加,不可生化的COD比例有所增加。所以,在设计、调试是应尽量采取低的污泥负荷,增加生物反应时间。
现在大多数淀粉厂对淀粉进行深加工,设计、调试时应明确车间所排各种不同性质废水的水量、水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用 厌氧 还是好氧。如有些变性淀粉废水COD不高,但硫酸盐较高,则最好超越到好氧;而有些厂出水有低浓度的赖氧酸废水(COD:3000~5000mg/L)则最好与原淀粉废水混合后,共同经 厌氧 处理后在进行好氧处理。总之,应针对不同性质废水区别对待,合理选择工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