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污水场冲击因素分析及对策
摘要:对影响化纤污水场生化运行的主要因素:pH值、有毒有害物质、高浓度有机负荷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优化操作、改善污泥性能、进行污泥置换、增加对来水的缓冲能力、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等控制冲击的对策。
关键词:化纤污水 生化 冲击
目前国内对精对苯二甲酸(PTA)污水的处理流程多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工艺。预处理部分主要利用沉淀池或沉降罐把存在于污水中的颗粒状对苯二甲酸(TA)去除;生化处理则是利用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加以氧化分解,多采用好氧处理工艺。
由于PTA生产工艺的特点,其生产过程中需定期或不定期的排残料,当局部设备和管道堵塞时,还需要用碱液冲洗,使污水量和CODcr值增加,pH值经常在3-13之间波动,且污水中夹带大量的悬浮固体(主要是TA),并且在其生产不正常时,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也随水排放,对生化处理多次造成冲击,使活性污泥膨胀、死亡、流失,使生化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降低,甚至丧失,造成排水超标,污染环境。
1 生化处理冲击因素分析
综合PTA污水生化处理的生产运行状况,引起生化受冲击的因素主要有:pH值的冲击、有毒有害物质的冲击、高浓度有机负荷的冲击等。
1.1 pH值的冲击
据资料显示,细菌能在pH值为5.0-10.0的范围内存活下来,在pH值为6.5-8.5的范围内生长旺盛。某厂曾发生pH值冲击的状况如下:
由于PTA装置非正常停工,排水中含有大量的醋酸,造成生化进水 pH值降至3.7,其后的3d时间里,生化进水pH值一直在4.0以下,开始由于污泥回流和曝气池混合液的缓冲作用,一级生化曝气池混合液维持在5.0以上,至第3天一级生化出水pH值降至4.4,超过了微生物对pH值的适应限度,微生物生命活动受到抑制,处理效率降低,出现了活性污泥膨胀流失现象。采取加碱的方法调节生化进水叫值在4.0以上,一级生化出水pH值恢复,至第8天曝气池污泥活性逐步恢复,处理效率提高,出水CODcr明显降低。pH值冲击时一级生化运行数据见表1。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详细的内容,请点击下载 PTA污水场冲击因素分析及对策.doc
下载该附件请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网会员,请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