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的测定
摘要:氨氮的测定方法,通常有纳氏比色法、苯酚-次氯酸盐(或水杨酸-次氯酸盐)比色法和电极法等。
关键字:氨氮 测定
纳氏试剂比色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等特点,但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硫化物、醛、酮类,以及水中色度和混浊等干扰测定,需要相应的预处理。苯酚-次氯酸盐比色法具灵敏、稳定等优点,干扰情况和消除方法同纳氏试剂比色法。电极法通常不需要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和具测量范围宽等优点。氨氮含量较高时,可采用蒸馏-酸滴定法。
一、纳氏试剂比色法
原理
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生成淡红棕色胶态化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通常可在波长410—425nm范围内测其吸光度,计算其含量。
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5mg/L(光度法),测定上限为2mg/L。采用目视比色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L。水样作适当的预处理后,本法可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仪器
1.带氮球的定氮蒸馏装置:500mL凯氏烧瓶、氮球、直形冷凝管,如图所示。
2.分光光度计。
3.pH计。
试剂
配制试剂用水均应为无氨水。
1.无氨水。可选用下列方法之一进行制备:
(1)蒸馏法:每升蒸馏水中加0.1mL硫酸,在全玻璃蒸馏器中重蒸馏,弃去50mL初馏液,接取其余馏出液于具塞磨口的玻璃瓶中,密塞保存。
(2)离子交换法:使蒸馏水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
2.1mol/L盐酸溶液。
3.1mol/L氢氧化纳溶液。
4.轻质氧化镁(MgD):将氧化镁在
6.防沫剂:如石蜡碎片。
7.吸收液:①硼酸溶液:称取
8.纳氏试剂。可选择下列方法之一制备:
(1)称取
另称取
(2)称取
另称取
9.酒石酸钾钠溶液:称取
10.铵标准贮备溶液:称取
11.铵标准使用溶液:移取5.00mL铵标准贮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0.010mg氨氮。
测定步骤
1.水样预处理:取250mL水样(如氨氮含量较高,可取适量并加水至250mL,使氨氮含量不超过2.5mg),移入凯氏烧瓶中,加数滴溴百里酚蓝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溶液调节至pH7左右。加入
采用酸滴定法或纳氏比色法时,以50mL硼酸溶液为吸收液;采用水扬酸-次氯酸盐比色法时,改用50mL0.01mol/L硫酸溶液为吸收液。
2.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取0、0.50、1.00、3.00、5.00、7.00和10.0mL铵标准使用液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加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匀。加1.5mL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后,在波长420nm处,用光程
由测得的吸光度,减去零浓度空白管的吸光度后,得到校正吸光度,绘制以氨氮含量(mg)对校正吸光度的标准曲线。
3.水样的测定
(1)分取适量经絮凝沉淀预处理后的水样(使氨氮含量不超过0.1mg),加入50mL比色管中,稀释至标线,加0.1mL酒石酸钾钠溶液。
(2)分取适量经蒸馏预处理后的馏出液,加入50mL比色管中,加一定量1mol/L氢氧化钠溶液以中和硼酸,稀释至标线。加1.5mL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后,同标准曲线步骤测量吸光度。
4.空白试验:以无氨水代替水样,作全程序空白测定。
计算
由水样测得的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后,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氨氮含量(mg)。
式中:m——由校准曲线查得的氨氮量(mg);
V——水样体积(mL)。
注意事项
1.纳氏试剂中碘化汞与碘化钾的比例,对显色反应的灵敏度有较大影响。静置后生成的沉淀应除去。
2.滤纸中常含痕量铵盐,使用时注意用无氨水洗涤。所用玻璃器皿应避免实验室空气中氨的沾污。
二、滴定法
原理
滴定法仅适用于已进行蒸馏预处理的水样。调节水样至pH在6.0—7.4范围,加入氧化镁使呈微碱性。加热蒸馏,释出的氨被吸收入硼酸溶液中,以甲基红-亚甲蓝为指示剂,用酸标准溶液滴定馏出液中的铵。
当水样中含有在此条件下,可被蒸馏出并在滴定时能与酸反应的物质,如挥发性胺类等,则将使测定结果偏高。
试剂
1.混合指示液:称取200mg甲基红溶于100mL95%乙醇,另称取100mg亚甲蓝溶于50mL95%乙醇,以两份甲基红溶液与一份亚甲蓝溶液混合后备用。混合液一个月配制一次。
液于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混匀。按下列操作进行标定。
称取
式中:W——碳酸钠的重量(g);
V——消耗硫酸溶液的体积(mL)。
测定步骤
1.水样预处理:同纳氏比色法。
2.水样的测定:向硼酸溶液吸收的、经预处理后的水样中,加2滴混合指示液,用0.020mol/L硫酸溶液滴定至绿色转变成淡紫色止,记录硫酸溶液的用量。
3.空白试验:以无氨水代替水样,同水样全程序步骤进行测定。
计算
式中:A——滴定水样时消耗硫酸溶液体积(mL);
B——空白试验消耗硫酸溶液体积(mL);
M——硫酸溶液浓度(mol/L);
V——水样体积(mL);
14——氨氮(N)摩尔质量。
三、电极法
原理
氨气敏电极为-复合电极,以pH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银-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此电极对置于盛有0.1mol/L氯化铵内充液的塑料套管中,管端部紧贴指示电极敏感膜处装有疏水半渗透薄膜,使内电解液与外部试液隔开,半透膜与pH玻璃电极间有一层很薄的液膜。当水样中加入强碱溶液将pH提高到11以上,使铵盐转化为氨,生成的氨由于扩散作用而通过半透膜(水和
应向左移动,引起氢离子浓度改变,由pH玻璃电极测得其变化。在恒定的离子强度下,测得的电动势与水样中氨氮浓度的对数呈一定的线性关系。由此,可从测得的电位值确定样品中氨氮的含量。
挥发性胺产生正干扰;汞和银因同氨络合力强而有干扰;高浓度溶解离子影响测定。
该方法可用于测定饮用水、地面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中氨氮的含量。色度和浊度对测定没有影响,水样不必进行预蒸馏。标准溶液和水样的温度应相同,含有溶解物质的总浓度也要大致相同。
该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3mg/L氨氮;测定上限为1400mg/L氨氮。
仪器
1.离子活度计或带扩展毫伏的pH计。
2.氨气敏电极。
3.电磁搅拌器。
试剂
所有试剂均用无氨水配制。
1.铵标准贮备液:同纳氏试剂比色法试剂10。
2.100、10、1.0、0.1mg/L的铵标准使用液:用铵标准贮备液稀释配制。
3.电极内充液:0.1mol氯化铵溶液。
4.5mol/L氢氧化钠(内含EDTA二钠盐0.5mol/L)混合溶液。
测定步骤
1.仪器和电极的准备:按使用说明书进行,调试仪器。
2.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取10.00mL浓度为0.1、1.0、10、100、1000mg/L的铵标准溶液于25mL小烧杯中,浸入电极后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在搅拌下,读取稳定的电位值(1min内变化不超过1mV时,即可读数)。在半对数坐标线上绘制E-lgc的标准曲线。
3.水样的测定:吸取10.00mL水样,以下步骤与标准曲线绘制相同。由测得的电位值,在标准曲线上直接查得水样中的氨氮含量(mg/L)。
注意事项
1.绘制标准曲线时,可以根据水样中氨氮含量,自行取舍三或四个标准点。
2.实验过程中,应避免由于搅拌器发热而引起被测溶液温度上升,影响电位值的测定。
3.当水样酸性较大时,应先用碱液调至中性后,再加离子强度调节液进行测定。
4.水样不要加氯化汞保存。
5.搅拌速度应适当,不可使其形成涡流,避免在电极处产生气泡。
6.水样中盐类含量过高时,将影响测定结果。必要时,应在标准溶液中加入相同量的盐类以消除误差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