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知识:湿地效益的类型(四)防止自然力的破坏
2009-7-9 17:06:40 发布:dchn
媒体:原创 作者:湿地办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防止自然力的破坏
保护海岸线及控制侵蚀
湿地植被的自然特性可防止或减轻对海岸线、河口湾和江河岸的侵蚀。
其作用主要有三种:
(1)植物根系及堆积的植物体对基地的稳固作用;
(2)削弱海浪和水流的冲力;
(3)沉降沉积物。
例:英格兰东部河流沿岸植被已遭破坏,为防止侵蚀而采取人工加固河岸的方法,则每米河段平均需耗费425美元。(来源:Torner,K.1989)
红树林防浪护岸是通过消浪、缓流和促淤来实现的。实验表明,50m宽的白骨壤林带,可使1m高的波浪减至0.3m以下;红树林对潮水流动的阻碍,使林内水流速度仅为潮水沟流速的1/10;红树林纵横交错的根系及地上根的发育,使粒径<0.01mm的悬浮物沉积量增大,其淤积速度是附近裸地2~3倍。
红树林消失已成为中国华南沿海湿地的主要威胁,1972年该地区有红树林6.7万hm2,到1990年下降为1.5万hm2。政府部门正在有计划地恢复红树林的生长。(来源:郑德璋,红树林湿地的利用及其保护发展,1996;湿地自然保护和管理培训手册,1996。)
防风(Windbreak)
湿地植被可使建筑物、作物或天然植被免遭强风或盐风(Salt-ladenwind)的破坏。
例:大约有1500万人居住在构成孟加拉国大部分领土的三角洲地区,这个地区的大部分天然植被已破坏殆尽。1985年6月丧生于海啸的人数超过4万人。孟加拉国政府已认识到红树林对减轻海啸的重要性,所以开始着手制定恢复红树林的宏伟计划。截至1985年,已造林2.5万公顷。(来源:Maktby.E.1986)
中国东南沿海台风盛行,因此红树林对防风护堤的作用相当明显。1959年8月23日厦门地区遭受12级特大台风袭击,但是唯有龙海县寮东村8m高的红树林保护下的堤岸安然无损。而厦门市附近的青礁村,由于红树林遭受破坏,一年就冲崩堤岸内侵7m,有些地段更为严重。(来源:林鹏,红树林,1984。)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