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及稻草循环利用后的废弃物还田效益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中南丘陵水稻产区农田稻草经过稻草直接还田(鲜稻草) 、稻草过腹还田(新鲜牛粪) 、稻草栽培食用菌后还田(新鲜菌渣) 、稻草产沼气后还田(新鲜沼渣)等几种主要的循环利用方式后的废弃物还田,结合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以期寻找一种既能达到有机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够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并达到水稻丰产的目的。试验结果显示:相对于常规的化肥施用,几种有机废弃物还田加化肥配施均有利于土壤有机质(1.71%~6.98%) ,碱解氮(4.30%~15.05%) ,有效磷(11.22%~21.43%)等养分的提高;增加了土壤团聚体 R0.25(干筛6.60%~8.74%,湿筛 2.64%~45.06%) 、平均质量直径(干筛 26.91%~52.69%,湿筛 4.55%~32.73%)及几何平均直径(干筛17.88%~35.56%,湿筛3.08%~6.15%) ;在产量方面,虽较常规施肥有所下降,但经济效益却是增加的,较常规施肥增收75.6元·hm-2到1 057.0元·hm-2,其中沼渣还田的增益率最高达8.59%。
关键词:中南丘陵地区;稻草;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土壤理化性状;产量;经济效益
我国秸秆资源丰富(约6亿t·a-1),其中稻草约占秸秆总数的四分之一[1],而利用率很低,约97%的秸秆被焚烧,一方面严重污染了环境,另一方面浪费了宝贵的生物资源, 导致土壤有机质大量损失[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秸秆还田成为了秸秆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一些学者对于秸秆还田技术[3-4], 秸秆还田与化肥配施的增产效应[5-6],秸秆还田及对后熟作物产量、土壤肥力和环境影响[7,8]的报道已有不少。 但这些都是基于秸秆的直接还田的研究,况且水沤法、堆沤法、石灰法等秸秆还田方法较费时费力[4]。
当前,各国已将农作物秸秆处理列为发展生态农业和农村可再生资源利用的重要战略之一,采用适宜的技术有效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对可持续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意义[9]。因此本文基于此提出稻草经不同循环利用后的废弃物配以化肥还田,即,稻草过腹还田(新鲜牛粪) 、稻草栽培食用菌后菌渣还田(新鲜菌) 、稻草产沼气后沼渣还田(新鲜沼渣)等技术方法,旨在开发适宜发展生态农业和农村可再生资源利用的丰产技术。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详细的内容,请点击下载 DZY09080401.PDF
下载该附件请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网会员,请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