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生态城5大看点 自来水可以直接喝
6日,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出台,正式公告并征询公众意见。
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图制图 |
天津生态城距天津中心城区45公里
中新天津生态城确定在中国东部、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京津城市发展轴的北侧、天津滨海新区海滨休闲旅游区内,位于汉沽和塘沽之间,东至汉北公路和中央大道,西至蓟运河,南至永定新河入海口,北至津汉快速公路,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生态城距滨海新区核心区15公里、距天津中心城区45公里、距北京150公里。选址周边临近滨海新区产业功能区,具有良好的交通和基础设施配套条件,可为生态城提供水、气、电、热、通讯等基础设施保障,有利于生态城在短期内取得发展成效。此外,生态城范围内现状用地1/3为盐田、1/3为水面、1/3为荒滩,土壤盐渍化程度高,属于水质性缺水地区。在这种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建设生态城,进一步提升了生态城的示范意义。
中新天津生态城计划今年7月开工,用10到15年时间全部建成。其中,1平方公里起步区用3到5年时间建成。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新天津生态城常住人口将控制在35万人左右,同时容纳外部就业人口6万人和内部暂住性消费人口3万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75平方米以内。生态城规划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尊重本地自然生态条件,采取适宜的生态修复和重建手段,恢复自然水系、湿地和植被,构筑以多级水系、绿色网络为骨架的复合生态系统。
天津生态城新闻纵深
看点1 步行500米到社区中心
中新天津生态城按规划,地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已建区和可建区4类。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生态城“一链六楔、一轴三心四片”的空间布局结构。规划结合绿色交通概念和新加坡“邻里单元”理念,形成了符合生态城示范要求的“生态社区模式”,包括基层社区、居住社区、综合片区3级。
基层社区由约400米×400米的街廓组成,以城市机动车道围合形成,内部包含完整的步行和自行车道。基层社区中心服务半径为200到300米,服务人口约8000人;居住社区由4个基层社区组成,通过步行和自行车系统连成网络,其中心服务半径为400到500米,服务人口约30000人;综合片区由4到5个居住社区组成,片区中心结合轨道站点配置更高一级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也就是说,生态城的居民步行500米就能到达社区中心。
看点2 4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生态城内将构建“生态城中心—生态城次中心—居住社区中心—基层社区中心”4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建设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
每个居住社区设立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和老年文化活动场馆,建立生态城、生态片区、生态社区3级图书场所。大学与科研基地中的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提倡体育设施公共化与社会化,各类大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公众开放。在医疗服务上,建立完善的医疗体系、预防保健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在教育设施上,完善社区教育网络,安排重点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在起步区北部建国际生态科技大学(暂名)。
看点3 倡导居民“绿色出行”
生态城倡导“绿色出行”,提倡居民步行或乘坐公交车出行。生态城内部规划机动车道系统和慢行道系统,其中高密度的慢行道系统串联大部分居住、产业和公共设施,结合绿地系统营造环境宜人的慢行空间,使步行成为居民出行的首选,实现人车友好分离、机非友好分离和动静友好分离。此外,生态城内还将建设由“轨道交通、城内公交骨干线、公交支线”构成的3级公交服务体系,满足片区之间及与外围邻近地区的公交快速联系。在对外的交通方面,津滨轻轨将在生态城设站。
看点4 打开水龙头喝直饮水
生态城规划坚持能源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增长方式。在节水方面,将多渠道开发利用再生水和淡化海水等非常规水资源,通过雨水收集和再生水利用,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值得一提的是,在生态城内,打开水龙头就能饮用直饮水。
在能源方面,加强对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与推广,100%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将达到15%以上,构建安全、高效、可持续的能源供应系统。生态城预计每年可节省36.62万吨煤。
看点5 生态城基础数据平台
生态城将建立统一的生态城基础数据平台,实现政府内部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建立城市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网格化、立体化管理,对城市部件、事件实施全时制、全方位、全过程监控、处理和反馈,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加快通信工程建设,实现区域范围内无线城域网覆盖率100%。
在城市安全方面,生态城将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地面沉降预警系统,综合提高防洪防潮能力,建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防空设施,整合单一灾害防救系统,建立完善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