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5年内将投400亿推动环保在内基础设施建设
记者11日从广东省政协十届第三次常委会议上了解到,目前,在广东省认定的28家产业转移工业园内,尚未有一家集中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
为此,在2008~2012年5年时间内,广东将投入400多亿元资金,重点用于欠发达地区及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包括环保设施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省政协主席陈绍基主持会议,广东省副省长林木声通报了省产业转移污染防治及饮用水安全工作的主要情况。
园区遍地开花 污染负荷增大
广东省政协专题调研组在调研报告中指出,目前产业转移园的建立出现了工业园遍地开花、散乱无序的问题。多数园区规模小、入园企业少、空置时间长。如2007年成立的广州黄埔(丰顺)产业转移园,目前只有2家企业投产;韶关市个别园区2005年动工,迄今却仍是一片空地。从发展势头看,饮用水源潜在巨大的环境风险。产业的专业化、集群化、生态化程度低。在省定园区中,目前尚无一家清洁生产企业。产业转出地和转入地政府,都没有将入园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污染负荷越来越大,饮用水源安全潜在巨大隐患。
林木声介绍,广东省将重点优化园区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实施清洁生产。目前,已起草《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拟进一步完善后由省政府批准执行。严格环保准入,控制排污总量。林木声指出,要特别关注河源、梅州以及韶关等地区的水资源保护。
同水域行政区 建议交叉问责
广东省政协专题调研组建议,对承担饮用水源保护任务的重点地区,实施环保业绩前置的领导干部考核办法。在下午的分组讨论中,有政协委员建议,处于同一水域的行政区,可以实行互相交叉问责的制度,由这一行政区的环保部门监督另一行政区的环保工作,以增强问责制的刚性。
专题调研组建议,将各地“产业转移园”称谓统一改为“生态产业园”,以体现生态发展理念。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