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 环保局用30万监测数据稳定人心
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17日电汶川特大地震,地动山摇、山崩地裂;狂风暴雨、飞沙走石。致使江水倒流、河水浑浊;粉尘飘扬、黄沙弥漫。
灾区许多群众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河水、空气可能被污染了,水还能喝吗?还有人议论:地震造成数万人死亡和几百万头牲畜死亡,因处置不当,会不会污染饮用水源?5月14日互联网上流传“都江堰市一化工厂发生危险化学品泄露、污染成都市饮用水源”的传言,引起市民恐慌,导致抢水囤积,一些不法商贩趁机哄抬物价……在这紧急时刻,四川省环境保护局抗震救灾指挥部环境监测应急组用30多万组监测数据给予了科学有力的回答。
特别数据
地震灾害发生后,环境监测应急组冒着余震危险、不怕飞石砸伤,冲在前线采集水样、检测指标、实验分析、统计数据、撰写报告。坚持每天对灾区48个城市、203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96个农户水井分散饮用水源地和灾民集中安置点饮用水源地提取一次水样;坚持每天对11个重灾区、18个省控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进行一次监测;坚持每天对饮用水源地的54种挥发性有机物、8类27种杀虫剂、消毒剂和半挥发性有机物,以及汞、镉、铅、锌等重金属进行一次监测。共投入应急监测人员534名、车辆157台、资金150万元、各类仪器设备650台(套),累计行程约160万公里;他们获得的30万余组水质、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写了累计长达几百万字的环境质量公告。
他们用科学的监测数据,及时地解除了灾区群众的疑虑,为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供了决策依据,稳定了民心,维护了灾区社会秩序稳定。
运筹帷幄
5月12日15时,省环保局紧急召开局党组会议,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指导全省环保系统抗震救灾有关事宜。
第一时间从宜宾、内江、乐山、南充等市抽调22辆环境应急监测车和70名环境监测骨干,与省环境监测中心站190名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组成12个环境监测应急小组,分赴受灾严重地区,开展灾区环境空气质量和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5月14日上午11时50分,向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了大地震后的第一份水质监测报告。
为尽快落实监测区域、监测指标“双覆盖”,工作人员多次深入紫坪铺水库调查了解饮用水源安全情况,组织打捞漂浮物和浮油,排查环境隐患,加强饮用水源环境监管,严密监测水质变化情况,确保了成都市几百万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同时,研究制订了防疫重灾区开展杀虫剂、消毒剂监测和粪大肠菌、有机污染物监测方案。环境监测应急组及时调整力量,优化工作方法,把监测实验人员分成三班轮流作业,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经各方辛勤努力,于5月30日实现了监测区域全覆盖、监测指标全覆盖。
真诚奉献
北川县大批震后余生的群众紧急向绵阳转移,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邓新华却不顾自己年龄大、身体弱,于地震后第二天组织一支环境监测应急小组,携带采样仪器和便携式监测仪器,冒着余震和经常有可能被公路两侧山上滚落下来的石头砸伤的危险,经过3个多小的艰难徒步行进到达北川县城。他们到达后立即打开监测仪器,现场测定DO等指标、采集县城湔江流域水样。随后,又前往擂鼓镇等灾区监测空气质量,采集水样。当天返回成都后,立即对采集水样进行检测和实验室分析,至深夜12时,获得了北川县城区震灾后的第一组监测数据。
同时,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邓国海同志带领着一支由南充市环境监测站7名同志组成的应急小组,冒着余震危险和随时可能被滑坡、塌方、滚石砸死砸伤的危险,经过7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于下午17时左右到达重灾区青川县城。他们到达后,不顾旅途疲劳、饥肠辘辘,来不及擦去脸上的泥土,立即勘察现场,研究制订监测方案,开展大气环境和水质监测。他们为了采集水样,每天要穿越3处危险区,徒步行进3小时、往返10余公里;他们为了及时向指挥部提供监测数据,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深夜,平均每天只能睡上几个小时的瞌睡;他们风餐露宿,白天啃干粮,晚上数星星,连续作战20多天,没有一个同志有怨言,没有一个同志畏难退缩。
他们用30多万组监测数据对灾后的种种流言、疑问,给予了回答:灾区空气质量良好,未受到污染;灾区饮用水源地水质未发生异常现象,可作饮用水源用;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监测断面水质与震前无明显变化。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