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启动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
8月18日上午,位于山西太原市罗城村的风峪河道工地,一曲“汾河流水哗啦啦”深情回荡,“推动汾河生态建设,福泽三晋子孙后代”条幅空中飘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申维辰宣布:太原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启动,风峪河道(开化河)疏浚项目开工。
太原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兵生在仪式上讲话。太原市领导姬和平、张贵元、荣彤、张丁山、张春根、张友君及山西省发改委、省建设厅、省环保局等部门负责人出席开工仪式。
张兵生强调,开展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善投资和居住环境,提升太原市整体形象,实现人、水、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建设好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造福太原市人民,我们责无旁贷。他强调,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治理、修复与保护并重,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自然修复功能;突出工作重点,打好疏浚、治污“两大战役”,恢复汾河自然流水,形成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要加快工程进度,抓好“九大工程”,严格落实太原汾河流域上游煤矿关闭、太原主城区全部退出采煤业、污染企业关停搬迁、加大地下水超采区关井限采力度“四大整治措施”;要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确保建设资金到位;要严格责任制管理,放大工程的综合效应,实现太原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实施“九大工程” 分解具体项目
太原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近期将实施“九大工程”、23个具体项目:
汾河兰村至清徐段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具体项目有,汾河兰村至清徐段河道整治疏浚、汾河人工湿地建设、调蓄工程清淤、支流河口整治、兰村至柴村桥段整治、太原市城市水系循环、风峪河河道治理等。
太原汾河流域地表水调蓄利用工程,具体项目有,水土保持调蓄淤地坝建设等。
太原汾河灌区末级渠系配套改造工程,具体项目有,对21.81万亩的斗渠以下末级渠系防渗及渠系建筑物配套改造等。
太原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具体项目有,娄烦县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回用、城南污水处理厂新建、河西北中部污水处理厂改扩建、杨家堡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等。
工业废水达标治理及深度处理回用工程,具体项目有,在太原汾河两侧3公里范围内的187家工业企业中,关停7家,搬迁12家,治理达标升级168家。
煤矿地质环境修复治理工程,具体项目有,关闭上游禁采区内的矿井,并对该地质环境进行修复治理等。
矿坑水回用工程,具体项目有,汾河流域矿井水处理,矿井涌水须达标后才能排放。
河流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工程,具体项目有,对主要支流和排污口水质监测等。
汾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具体项目有,干流沿线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汾河流域植被绿化建设、湿地保护、草地治理。
此外,太原市还结合实际情况,增加了部分补充项目。
突出疏浚、治污两大工作重点
太原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把疏浚与治污作为工作重点,将具体做到:
在汾河进入娄烦县的河段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的前提下,通过对太原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对流域内地表水、中水、矿井水等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调度,确保汾河干流188公里河道恢复自然流水;
河道复流入渗,逐年补给兰村、晋祠泉域的地下水,确保地下水位止降复升;
河道疏浚和整治,修复河道自然形态,提高河道行洪能力,改善沿河生态环境,促使适宜浅水生物生存的湿地基本得到修复和改善;
汾河干流兰村以上河段常年争取达到地表水Ⅲ类,兰村以下河段力争常年保持地表水Ⅴ类;对严重污染企业关停和搬迁,使水资源和水生态得到有效保护;
种树、种草和有效管护,大幅提高流域内植被绿化和水土保持水平,涵养水源,形成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
近期,通过对太原汾河干流河道的综合整治,实现地下水位止降回升,实现汾河干流面貌明显改观,实现水质好转。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