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通过创模再迎生态市创建考核
浙江省临安市委、市政府在巩固创模成绩的基础上,迅速把工作重点转入到迎接国家级生态市的验收工作之中。当前,临安市国家级生态市迎检工作正进入读秒阶段。
今年7月初,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验收组专家,一致同意临安市通过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的考核验收,临安市从而成为通过我国执行国家“十一五”创模新指标考核验收的首家城市。
临安市生态办主任、环保局局长潘林荣介绍,临安市近年来拥有众多和环保相关的国家级荣誉称号:全国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如今,又准备夺取另一桂冠——国家级生态市。
通过创模新指标考核验收
临安自2003年10月正式启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国家级生态市。5年来,临安市积极实施环境立市战略,有效推进了各项创模工作。
领导高度重视,完善机制,确保了创模任务的有效落实。全市上下建立起了市委、人大、政府、政协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了各项创模任务落到实处。同时,不唯指标而指标,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政策和技术规范。
强化污染减排,优化结构,实现经济环保双赢。为争做全国节能减排排头兵,临安市坚持“好”字优先,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关停并转印染、化工、纸浆造纸、水泥机立窑、黏土砖瓦厂等污染企业。全面开展以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招商引资,发展循环经济。2007年,临安市被评为浙江省十大节能减排领跑县市。
突出源头护水。形成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环境、恢复水生态、营造水景观、塑造水文化“五位一体”的源头护水新模式。严把规划执行关,对全市水资源保护进行了超前规划;严把项目审批关,否决了总投资超过50多亿元的多个水污染项目;实施青山湖流域综合整治;严把执法监督关,完成64套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安装,市控以上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全部与杭州市、浙江省环保部门实现联网;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应急保障体系和高水准备用水源地,临安市的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加大政府投入,完善设施,夯实城市环境基础。5年来累计投入32.17亿元,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分别建成日处理能力6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和两万吨的青山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基础设施;完成了城市垃圾填埋二期工程以及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
坚持统筹发展,城乡联动,走山区城市创模特色之路。完成了19个乡镇有动力污水处理设施、21个乡镇街道填埋场或中转站、24家规模化养殖场污染设施建设,86%的乡镇集镇已建成有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规范化垃圾处理工程。在强化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同时,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境意识,营造全民创模的浓厚氛围。全面组织实施创模的“细胞”工程,开展“多绿”创建活动。创建绿色工地、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300余个,全国优美乡镇18个。及时解决群众生活中的环境热点问题,环保投诉处理满意率连续5年大于97%,实现了环保工作由环保部门“独唱”到各乡镇、各部门“大合唱”再到广大群众“齐声歌唱”的根本性转变。
今年7月4~6日,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验收组专家抵达临安。验收组专家一致同意通过临安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的考核验收,临安成为通过我国执行国家“十一五”创模新指标考核验收的首家城市。
紧锣密鼓创建国家级生态市
创模通过考核验收了。临安市委、市政府成绩面前不停步,以巩固创模成果为契机,紧锣密鼓迎接国家级生态市验收。
为迎接国家级生态市验收,8月20日,临安市召开生态市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专题部署国家级生态市迎检工作。临安市委书记邵毅要求按照“统一领导、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要求,落实责任,推进工作。在生态市创建上,关键要对照国家级生态市创建5项基本条件22项考核指标,查漏补缺,狠抓整改。对于薄弱环节要以解放思想大行动为动力,敢于“亮剑”,攻坚克难。邵毅特别强调,各有关部门和市级媒体要精心策划,做到“报纸有文、电视有影、电台有声”,确保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和打造“清洁乡村”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临安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宏在国家级生态市迎检动员中说,要加快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以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等形式,做好各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要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和整治,深化源头治水,提高城区保洁、绿化水平,加大工业污染源的监管力度。要抓紧落实台账的准备工作,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人人参与生态市创建、人人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潘林荣局长高兴地告诉我们,对照国家新近出台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要求,经过分析,目前,临安市达到规定的5项基本条件与22项建设指标要求。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