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建立污染源巡查制度
四川省成都市环保系统日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环境安全大检查。
通过此次安全大检查,全市建立了“重点工业源一周一次、一般工业源一月一次”的长效巡查制度,实现了“以重点检查内容为抓手,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保热点、难点问题对症下药,规范环境管理”的目标。通过部门协作、广泛监督,形成了公众积极参与环境管理的良好社会氛围。
重点检查国控、省控企业
结合当前成都市开展的环保专项行动,成都市环保局确定了此次环境安全检查以国控、省控企业为重点,全面检查全市化工、医药、制革、冶炼、造纸、食品加工、电力、钢铁和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行业的环境安全管理情况。
成都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环境安全大检查的重中之重是保障全市的饮用水安全,与此密切相关的重点排污企业的环境安全管理、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包括涉辐射源单位、尾矿库等的环境安全管理状况是这次检查的重要内容。
同时,成都市环保局向全市20个区(市)县下发了相关文件,要求全市环保系统对辖区内重点行业和敏感区域全面实施拉网式排查。
成都市环保局还迅速组织召开了由全市20个区(市)县环保局局长、分管领导以及局机关各相关处室、直属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全市环境安全月活动任务部署会。
会上,成都市环保局局长王文斌表示,各单位要把化工、危化品的储运、集中污水处理厂和非法危化品生产储存、冲洗等重点污染源作为检查的重点对象。把掌握应急池、应急预案、应急物资准备和污染物处理设施运行是否正常,环保制度和环保责任是否落实等作为检查的重点内容。青白江区、彭州市、崇州市、龙泉驿区、新津县、邛崃市、郫县、都江堰市等地是这次检查的重点地区。
王文斌指出,各单位要明确环境安全工作的主体和责任,要以这次环境安全月检查活动为契机,建立环境安全检查长效机制。对此次检查要严格组织,拉网式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彻底解决环境问题。切实消除环境隐患,确保环境安全万无一失。
检验企业应急预案是否可行
成都市青白江区针对辖区是重工业区的特点,将环境安全检查的重点放在检验企业应急预案准确性上。他们连续在川化集团开展了两次环境应急演练,演练分为川化股份公司氨球闸阀泄漏及氨水站氨水泄漏,全面检验了企业应急预案中涉及大气和水环境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置能力。
成都市环境监察支队副支队长刘智告诉记者,青白江区开展的环境应急演练,具有真实性和针对性强的特点,在长流河水体污染的应急实战演练中,通过少量的污染物进入长流河后,第一时间阻断污染物的做法比较符合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真实场景,应急处置方案实施做到了有条不紊。
成都市环保局工业处处长杨明轩告诉记者,成都市自2007年起将重点工业企业作为突发污染事故的挂牌查办单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次环境安全检查中,除青白江区外,大邑县、青羊区也开展了类似的环境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检验了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区域应急响应体系与联动机制的完善,提高应急响应队伍的履职意识、增强实战技能和联动能力大有裨益。
成都市环保局副局长陶宏志对青白江区的做法给予了积极的肯定,他认为企业的应急预案一定要通过应急演练这样的方式进行检验,不断调整才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将损失降到最低。
双流县环保局联合县水务局、卫生局等部门开展全县供水单位在管理制度、日常水质检查记录、卫生管理制度、供水工程施工安全、自备水源和水源保护区安全等方面的专项检查。郫县重点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环境安全上下功夫,将水源保护区内的唯一一个生活污水排放口实施改道,全力保障成都市的饮用水安全。
金牛区以这次环境安全检查为契机,审议通过了《金牛区小流域水污染治理规划》,全区将从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乡一体化拆迁步伐、开展下河排污口治理及雨污分流工作等方面进行水污染治理,全力推进小流域整治。
推行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
环境安全大检查活动开展以来,全市环保系统共出动检查人员729人次,车辆260余台次,检查企业1200余家,发现环境安全隐患24起,查处违法企业19家,查处饮用水源地违法排污企业4家,规范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并组织多次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演练。
通过此次环境安全大检查,成都市环保系统加强了对重点企业及核辐射涉源单位的环境监察巡查力度和频次,建立健全了“重点工业源一周一次、一般工业源一月一次”的长效巡查制度。
此次环境安全大检查巩固了近年来的环保专项行动成果,成都市充分发挥环保、监察、经委、安监等部门联动的优势,合力推进环境安全检查的深入开展。成都市环保局与市经委、监察、安监等部门联动,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强化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开展联合检查,现场指导企业整改环境安全隐患。
成都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工业园区的环境安全管理,将选择优秀的工业园区适时召开现场工作会,推广先进经验。同时,成都市环保局还将以此次环境安全大检查为契机,加大对国控、省控污染企业、饮用水源及敏感区域的环境管理,并将在全市推行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目前正在紧张的筹备中。
陶宏志针对此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指出,企业是环境安全隐患的“高危区域”,特别是在应急状态下,企业是事故的第一现场,要第一时间实施环境应急措施,是事故的第一责任人,更是环境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在此次大检查中,主要存在企业应急预案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部分企业预案不完善、认识不足、缺乏专业指导及尚未开展应急演练等问题。据悉,成都市将购置移动应急污水处置车,进一步提高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和效率。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