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汞污染防治研究获重要成果
更新时间:2009-08-18 17:35
来源:
作者:
阅读:280
记者从前不久在贵阳召开的“第九届汞全球污染物国际会议”上了解到,我国汞污染防治研究取得部分重要成果。
近些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863”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的资助下,我国科学家对汞污染防治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并获得了部分重要成果。如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冯新斌研究员成功建立了大气活性气态汞采样方法和分析技术,解决了大气颗粒物不同形态汞定量测定的关键问题;获得了地气间汞交换过程及机理的新认识。发现水稻具有富集毒性最强的甲基汞的能力,证实食用汞富集的大米是汞矿区居民摄入甲基汞的主要途径;揭示了汞污染严重的水生生态系统中汞的迁移转化规律和环境生态效应等。
我国汞矿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矿区分布于13个省和自治区,其中以贵州为最多,占全国储量的40%。多年的汞矿开采对当地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有研究表明,贵州局部地区农田土壤中汞的含量高达29.6—793毫克/公斤,已造成稻米、玉米、蔬菜等农作物汞含量超标,对当地群众健康构成危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