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模式粗放 威胁珠江水环境
原因分析
“每当望着混浊甚至带有异味的珠江下游江水,我们常归咎于沿江流域工业和生活污水无节制排放,而很少关注源头,似乎源头活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下游得益于交通便利技术进步而迅速发展时,我们又忽略上游的发展需求。假如源头枯竭,江中何水之有?饮水思源,饮何水,思何源?”
饮水思源。如果源头枯竭,我们将饮何水,思何源?这次考察活动追溯珠江源头,目的就是要实地走访取样获得珠江流域真实的水环境状况,考察组专家再根据考察数据详细分析造成珠江流域水环境问题的原因。《报告》指出,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珠江流域未来面临的水环境保护压力很大。
原因一 人口和经济增长带来环保压力
目前,流域水环境污染形势仍然严峻,特别是流经城市的河段污染严重,不少水体发黑发臭,严重影响与威胁饮用水源水质,尤其珠江三角洲地区,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报告》指出,造成珠江流域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近几年来,流域内各省区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务院提出西部发展战略后,流域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开始加快,产业开始从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向中上游转移,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增加,工业废水排放量也开始逐步增加。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社会总产值每增加1%,废水排放量增加0.26%。可以看出人口增加和经济增长对流域水环境造成的压力要比发达国家的严重。
原因二 上游经济快速发展造成污染转移
《报告》分析指出,云南、贵州矿藏资源丰富,工业布局为重型结构,主要是耗能大的化工、冶金和采矿工业,糖烟酒次之;广西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矿藏资源优势,以有色冶金工业为主,制糖次之;广东珠江三角洲是全国三大经济圈之一,人口和产业高度聚集,在占全国0.3%的国土上,聚集了全国2.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6.9%的GDP,进出口外贸总额约占全国的1/3。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废污水大量集中排放,《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珠三角地区所排废污水量约占全国废污水量的1/8,使得珠江三角洲城市附近水体受到较严重污染,这是珠江三角洲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流域经济将从下游向中上游发展,化工、造纸、电力、食品、印染、建材等污染行业将继续快速发展,上游污染负荷增加、范围扩大,水污染防治任务将更加艰巨。
原因三 投入不足 污染控制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之配套的管网建设、运行都是巨额费用,目前,基本上是由政府投入,投资渠道单一,环境保护投资明显不足。”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中心黎坤博士告诉记者,珠江上游许多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农村的生活污水基本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而且区域建设程度不平衡,流域中上游地区不少地市的城镇污水处理率为零。生活污水已成为局部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原因四 环境意识薄弱 执法力度不够
黎坤在《报告》中指出,目前流域内各省各市对一时的经济利益与长远的环境利益的认识还很不足,不能自觉地考虑生产生活行为的环境后果。环境和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尚未形成,常常出现牺牲环境和资源去追求眼前的经济发展,为获得短暂利益而损害长远利益的现象。
虽然国家已建立了较完善的环保法律体系,但环保执法力量薄弱,监督管理机构不健全,个别地方和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存在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现象,使环境管理效力不高;由于环境执法监督管理能力不足,加之部分企业受利益驱动,广东省超标排放废水或偷排废水的情况仍较突出,加剧了水环境恶化。
原因五 排污收费标准远低于环境危害成本
《报告》强调,工业排污收费标准远低于内部污染治理成本,更低于导致的环境危害的社会成本,客观上使超标排污合法化,未能对积极控制污染起到刺激作用。
此外,鼓励和刺激全社会预防污染、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综合经济政策体系远未形成;废水处理等产业没有走上有利可图、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良性循环;环保行业吸纳社会等各方面的资金很少,还处于主要靠政府投资的局面;对超标排污、偷排等处罚过轻。这一切都使高水耗、低效率、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长久在广东保持了下来。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