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水利工程惠及民生 "以菌治污"净化水质
记者从市容园林部门获悉,本市一项水环境生态修复项目,近日在2009天津(国际)城市园林景观绿化设计及设施展览会上被国家有关部门向全国推广。该技术通过向水中投放细菌,通过以菌治菌,达到以菌治污。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华明家园、东丽公园、津汉桥景观和本市部分社区景观水体进行试点,试点水域面积超10万平方米。
据了解,水在园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本市多数景观水域为封闭性水体,由于其流动性差、自净周期长,一旦缺乏管理,很容易成为生活污水、雨水及生活垃圾的受纳体,使水中悬浮物增多、浊度增大,造成水体变质或富营养化。本市北方园林生态科学技术研究所的技术专家告诉记者,目前本市已经研发出的生态水修复技术,就是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对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等营养物质进行消耗,再利用荷花、芦苇等水生植物的吸附作用对菌群进行吸附,投放鱼苗促进水中的新陈代谢,并由此重新打造一整套完整的水中生物链。目前,此项技术正在进一步完善,预计明年可以在城市河道改造和水体生态修复、农村生活污水的湿地处理、养殖废水污染的治理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九大水利工程惠及民生
记者从水利部门获悉,今年本市加大水利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4.73亿元,实施九大水利惠民工程,投资额相当于去年全年完成投资的3.2倍。
今年水利惠民工程包括:农村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国有扬水站更新改造、环外29条河道水环境治理、农用桥闸涵维修改造、里自沽灌区节水改造、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主要建设任务为:解决100万农村居民饮水问题,除险加固3座水库,更新改造16座国有扬水站,治理14条、106公里环外河道水环境,维修改造110座农用桥闸涵,节水改造9.19万亩里自沽大型灌区,新建1处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新建节水灌溉工程24.5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4平方公里。
截至目前,全市已新解决68.7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除险加固病险水库2座、更新改造国有扬水站5座,完成环外8条(段)、87公里河道水环境治理任务,改造农用桥闸涵85座,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8.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2.5平方公里。下一步本市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改造工程,确保提前一年全部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网入户改造完成80%以上;加快实施国有扬水站更新改造工程,年底前再完成6座;全面完成环外14条、106公里河道水环境治理;完成黄港二库、上马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启动新地河水库、蓟县5座山区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25座农用桥闸涵改造;再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81万亩。
普及节水知识推广节水技术
记者从市水务局近日组织的2009年"津沽节水行"大型采访活动中获悉,本市建设的首座节水科技馆即将落成,将成为本市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和实践活动基地。
展示天津远景规划的主题幕墙、66平方米的LED显示屏……天津市节水科技馆将通过多种展示手段向参观者介绍与水有关的方方面面。据了解,节水科技馆位于本市西青区大寺工业园内,是天津市节水科技园一期工程的后续工程,总装修面积3446平方米,其中布展展区面积1680平方米。展区主要由"大自然的恩惠"、"日益珍贵的水资源"、"开源节流的时代"、"共创人与自然和谐的明天"四部分组成。科技馆共设置展项200余组,通过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展览,突出"自然、人、水、科技"主题。通过音乐水雾、水的表面张力、漩涡原理、水与减震等高科技手段和互动实验,普及节水知识,推广节水技术。节水科技馆落成后,还将组织各种节水科普实践活动,举办面向公众的科普讲座。
绿化灌溉用上高新技术
雨雾式喷灌、水帘式喷灌、树根滴灌……本市目前对绿化景观的灌溉利用多种喷灌滴灌设备,不但达到了更好的灌溉效果,还实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利用这些新型灌溉滴灌设备,相比传统灌溉方式最高实现节水40%,大大缩减了城市绿化的灌溉成本。
目前本市使用的高科技灌溉系统共包括三类:雨雾式喷灌,通过把水流打成雾状后再对绿地进行灌溉,辐射面积广,还能增加空气的湿度,具有良好的灌溉效果;水帘式喷灌,可以在灌溉的同时降低水的蒸发度,还能在喷灌的同时吸附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具有降尘的作用;树根滴灌灌水器,适用于城市园林景观中的新优树种和景观古树,这种灌水器深埋入地下,直接对大树根部进行滴灌,不单可以使水分更接近树木根部,降低树木灌溉时水的蒸发量,并促使大树根部向下生长,提高抓地和稳定度,起到提高成活率的作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