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多部门联合前往数工地"走马观尘"
今年南京市320天的“蓝天计划”提前遭遇“滑铁卢”,有专家认为罪魁祸首就是工地扬尘。昨天南京市环保局、住建委、城管局、交通局等11个政府部门,对江南八区及江宁区进行了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控措施大督察。南京市环境监察支队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当日南京无风的气象条件对于扬尘防控工作还是相当有利的,基本上只要做到基础的道路硬化和覆盖,就不会掀起扬尘。在这个背景下,记者兵分三路,全程随同督察组“走马观尘”。
一些工地几乎是“全裸”施工 |
工地扬尘量,是城市其他地区的3~5倍
“不要小看工地,城东光华门的工地的灰尘能影响到城西水西门和草场门的空气中颗粒物的含量。”对于工地扬尘污染的问题,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专家曾经做过专门的调研。发现10克泥土经过汽车的反复碾轧,会形成超细灰尘,飘散到空气中,至少能污染200平方米的地方。南京有1700千个工地在开工建设,是一个非常大的污染源。
督察一组组长、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包洪新介绍,工地扬尘一直是南京空气质量的杀手,根据监测发现,施工工地周边的降尘量是其他区域的3~5倍,如果管理不到位,甚至达到5~8倍。
包副局长还介绍,工地扬尘也是南京灰霾天气的祸首之一,灰霾除了影响空气能见度,还对人体健康有损害。空气中弥漫的可吸入细粒子污染物,极易在人体呼吸道沉积,从而诱发哮喘、咽炎、鼻炎和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同时,灰霾天气还导致近地层紫外线减弱,导致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
职能部门不少,但有效监管不多
眼下,南京有1700多个建设工地,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按照相关规定,市政工程、房屋拆迁工地、建筑工程、交通工程、集体土地上的拆迁工程、水利工程、园林工程、地铁工程分别由市政、房产、建工、交通、国土、水利、园林、地铁指挥负责管理。尽管“关卡”众多,但在市民感觉里,工地和马路上的扬尘依旧顽固地“挥之不去”。
近10个部门还管不住渣土扬尘?“说起来,各个部门分工明确,但实际执法起来,却各有各的委屈和尴尬。”比如工地围墙以内的渣土扬尘归市住建委管,但运渣车辆一旦驶出工地,就进入了城管部门的“地界”。督察人员告诉记者,相关职能部门监管的缺失,也导致工地自身的规范措施不到位。
比如说,此次督察的对象主要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地,按照法定职责,是由住建委负责。但在一工地督察时,区住建局则表示他们并不清楚此职权。
对于工地施工扬尘监管只有环保部门一家在唱独角戏的现状,督察二组组长、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刘久根认为,治理扬尘的关键是,“谁的孩子谁抱走”,职能部门要真正负起责任来。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很明确地规定,建筑工地内部原来是由建工局负责,现在建工局撤销以后,相应职责就转到住建委,落实到区里就是住建局。因此必须尽快将责任明确,并有效推进落实甚至考核、问责,才能从监管的根源上控制住扬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