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穿越黄河工程首条隧洞贯通
隧道贯通后,工人们挥舞着手中的国旗,欢呼着拥抱在一起。
“盾构机破壁,贯通了!”12月23日上午10时许,随着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II-A“穿越号”盾构机顺利到达黄河南岸工作竖井,建设工人争相举旗欢庆。这也标志着目前国内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工程――穿黄上游线过河段隧洞顺利贯通,中线穿黄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据悉,随着该工程的顺利推进,将为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奠定坚实基础。
隧洞洞口
另一条穿黄隧洞也将于近期贯通
23日上午,在荥阳市汜水镇境内的黄河南岸,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上游线过河隧洞贯通仪式隆重举行。上午10时许,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II-A“穿越号”盾构机顺利到达黄河南岸工作竖井,标志着穿黄上游线过河段隧洞顺利贯通,现场的工人师傅们开始举旗狂欢,庆祝他们的胜利施工。
据介绍,作为整个穿黄工程最引人注目的控制性建筑物,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洞上游线全长4250米,其中过河隧洞长3450米,邙山隧洞长800米,共设计两条这样引水的穿黄隧洞,采用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盾构技术进行挖掘施工,技术含量高,施工工期长,在国内用盾构方式穿越黄河尚属首例。
随着首条过河隧道的贯通,另一条过河隧道也将在近期贯通。接下来,还将进行800米邙山隧洞的贯通工程。
总投资31.37亿元,是国内最宏大的穿越江河工程
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说,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一期穿黄工程是中线总干渠的关键性工程,其任务是将中线调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黄河北岸,向黄河以北地区供水,同时在水量丰沛时可向黄河相继补水,一期工程设计流量为265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为320立方米每秒。工程由南北岸明渠、南岸退水建筑物、进口建筑物、邙山隧洞段、穿黄隧洞段、出口建筑物、南北岸跨渠建筑物和南岸孤柏嘴控导工程等组成。穿黄主体建筑物(含隧洞及其进出口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3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主要建筑物地震设计烈度为7度。根据2004年6月份价格水平,核定工程总投资为31.37亿元,该工程是国内最宏大的穿越江河工程。
现场体验 如同进入时空隧道
当天,记者提前赶到了位于焦作温县境内的黄河北岸河滩,这里是穿黄工程的起点,盾构机就是从这里开始向南岸掘进的。经过协商,记者破例被允许进入隧洞一探究竟。乘电梯通过竖井下行40米抵达工作面,坐电瓶工作车进入了隧洞,一路南行,渐行渐深,望着远方似乎没有尽头的隧洞和盾构壁上那一盏盏静静闪亮的工作灯,让人有进入时空隧道的感觉。
工作车前行10分钟,早在黄河河床下了,令人意外的是,隧洞内的空气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污浊,呼吸并无不适感。经工作人员指点,才发现在隧洞顶部一根直径近两米的通风管沿着通道一直连接到了盾构机的掘进点,这就保证了隧洞内的工作人员不会因长时间工作出现缺氧等症状。
离盾构机掘进面越近,温度越高,这主要是机器工作产生的热量全部从后方排出的缘故,既保证了工作人员作业时不会被寒冷困扰,同时也解决了盾构机掘进时会产生高温的技术难题。从零下10℃到掘进面的30℃,记者不禁有了从冬到夏的直观感受。
抵达掘进面,工作车大概走了20分钟,可记者的感觉却像足足一个小时的路程。“穿越号”盾构机是个庞然大物:9米的直径、78米的长度、1166吨的重量。可令人不敢相信的是,指挥这尊“巨型怪兽”的技术人员只有两三个人,先进的技术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速度,同时又最大限度地解放了人力,保证了掘进作业不停,而工作人员也能够得到足够的休息时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