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朴:提升环境承载力支撑深圳可持续发展
深圳市委五届五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制定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提出,2015年深圳GDP超过1.5万亿元,同时也提出了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市的目标,深圳有限的环境容量何以承载这样的目标?生态文明市究竟该如何建?发展经济与优化环境是否可以形成良性互动?带着这些读者关心的问题,日前,记者请深圳市人居环境委主任刘忠朴为广大读者解读。
刘忠朴认为,破题的关键在于转换发展观念,把相对被动的环境保护向积极主动的环境建设转型。未来深圳将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工程来提升深圳的环境容量,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大的环境承载力,努力将深圳建设成为一座生态宜居和人才宜聚的城市。
深圳市人居环境委主任 刘忠朴 |
从被动的环境保护转向主动的环境建设
记者:历经30年经济高速发展的深圳正在谋划“十二五”发展大计,对于经济增长所产生的环境“超载”问题是大家讨论的一个热点,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刘忠朴:深圳未来30年的起点要高、眼光要远,尤其是要解决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我看来,深圳目前发展中最大的瓶颈就是环境容量,也就是环境的承载力。我们的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是有边界的,有临界点的,一旦突破了这一极限,随之而来的是环境危机和城市危机,所有深圳人都应当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
说到“十二五”规划,要达到1.5万亿GDP的目标,我一直在思考,深圳的环境容量是否还能承载?如何处理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过去,我们常常是先定下一个目标然后围绕目标制定一系列的规划措施,没有考虑到实现这个目标所需要的环境容量,显然,再以过去这种简单的线性思维方式来布局经济增长是难行得通的,这种思维方式只能使经济增长与环境容量的冲突愈发激烈。
记者:那您现在想出解决之道了吗?
刘忠朴:表面上看,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其实,它也是个变量,是可以通过环境建设改变的。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要通过环境建设来提升深圳的环境容量,从而解决环境的“超载”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观念,由过去相对被动和略显弱势的环境保护转为主动的、积极的并与经济增长形成良性互动的环境建设,提高环境对经济增长的承载力。
记者:通过环境建设来提升环境容量,这个理念很新颖,怎么理解?
刘忠朴: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通过环境治理大幅度削减原来已经饱和甚至“超载”的污染负荷,腾出宝贵的环境容量,使环境具有重新接纳污染物排放的能力,为今后高层次的绿色发展提供空间和支撑。另一方面,通过生态建设和修复,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使其具有消化和吸纳更多污染物排放的能力。例如,生态治河和人工湿地的建设,就增加了水体的环境容量;培植高效益的自然植被对水污染物的净化、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能力都会显著提高。低碳经济发展强调“碳汇”建设,就是要增加植被面积、生产量,提高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
以“四带六廊”和绿道网络建设构建生态环境安全体系,提升环境承载力
记者:《建议》中提到打造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体系,那么究竟该如何来打造呢?
刘忠朴:《建议》提出打造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体系,这是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的目标任务之一。生态安全决定着城市安全、生态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以及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要在生态安全上下功夫。
我们构建的“四带六廊”的生态安全网络图,以“东西贯通、陆海相连、疏通廊道、保护生物踏脚石”为生态空间保护战略,依托山体、水库、海岸等自然区域,联通大型生态用地,用生态隔离城市功能组团,保障城市不同区域的生态安全。具体说,这“四带”包括东西走向的北部边界生态承接带、中北部城镇生态隔离带、中南部山脉生态支撑带和南部海滨生态防护带。“六廊”分别是南北走向的宝安、宝安-南山、宝安-福田、龙岗-罗湖、龙岗-盐田这六条生态走廊。
这个生态网络的最小宽度都在1公里以上,2009年我们开始实地定位,严格控制影响网络安全的开发建设活动。今年起我们就计划对7个最为敏感和脆弱的节点逐步清退建设用地,其中,就包括留仙大道东段,为保障长岭皮水库和梅林水库之间山体自然的连通性,还有大鹏半岛南澳北部的山隘,是为了避免切断大鹏半岛,以及石岩水库的东侧,是为了保持西部自然山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此外,生态安全体系还包括建立公共绿地系统和构建绿道网络体系。深圳要建设总长2000公里的绿道,其中省一级的300公里、市一级的500公里,社区一级的1200公里,也就是要实现深圳每一平方公里的土地就配有一公里的绿道,让市民步行5分钟到社区绿道,15分钟到城市绿道,30分钟到省级绿道。依托现有的山体、水系、绿地和道路,将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市政公园和社区公园有机连通,这样不仅可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也有利于提高深圳的城市宜居和人才宜聚的吸引力。这在《建议》第42点中都有具体阐述。
实施全方位的环境治理 实行“铁面考核”
记者:《建议》第41点提出环境治理力度要大,环境监管要最严格,如何理解?
刘忠朴:这是环境建设的另一方面。环境建设目标制定之后,就要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建议》从水、气、固体废物等多方面明确了环境建设的任务和要求,特别是提出了“三个最严格”:最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生态环境指标考核机制和环保执法标准。
我们一直说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指标考核机制,这里我想介绍一个深圳的创新之举,也属全国首创,就是生态资源测算,对全市各区的生态资源存量进行测算打分。这个工作从2007年就开始启动了,通过卫星遥感拍摄结合实地调查,建立起一套能够科学、定量评估城市生态资源状况的生态资源测算指标体系,对各区的生态资源存量和变化进行测算打分,作为领导干部环保实绩考核的重要依据。这个指标体系中包括植被覆盖指数、水面覆盖指数、建设用地指数、未利用地指数和污染物排放指数,通过每年卫星照片的对比,如果林地和绿地减少了、填海面积增加了、水域面积减少了,都要扣分。从这几年的测算结果来看,全市生态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建设用地、填海用地的增加同时伴随着植被和水面的减少,对深圳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我想,问题的源头还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扭转过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牺牲环境的“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观。
记者:在环保体制机制方面有什么创新举措?
刘忠朴:环境保护要体现环境的资源特性,要反映发展和排污带来的环境代价和成本。环境保护是“市场失灵”的领域,需要政府制定环境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全社会主动、自觉保护环境。基于此,《建议》第20点,将“探索建立低碳环保的体制机制”作为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领域,强调建立健全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符合国际惯例、适合深圳实际的排污权交易制度。
打造滨海特色的宜居城市
记者:我们注意到,《建议》中提到要打造滨海特色宜居城市,您能给读者介绍其中的主要内容吗?
刘忠朴:宜居城市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城乡建设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深圳作为一个滨海城市,海域面积达8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30公里,建设具有滨海特色的宜居城市大有可为,应做好“滨海城市”这篇大文章。
《建议》对构建滨海宜居城市提出了明确的措施:依托东西部的山海资源,制定生态保护建设的长远规划,高水准、低密度开发建设滨海休闲旅游度假区;突出滨海城市的风格特色和总体城市设计,高标准开展深圳湾区、东部滨海、西部休闲岸线等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打造一批建筑精品和城市亮点工程。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市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绿色发展、构建生态安全网络、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打造滨海城市、加快生态城市建设,这几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刘忠朴:这几者都是推动又好又快发展,改善提升人居环境,建立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和谐互动关系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要让环境服务于经济发展,反过来通过经济发展来解决环境问题,两者形成一种良性互补,而不是对立的关系。这就是“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经济发展了,环境也优化了,深圳宜居生态城市的定位最终得以实现,这些就是“十二五”期间深圳人居环境工作所奉行的核心理念。
绿色增长是深圳今后发展应当遵循的理念,低碳发展,绿色增长,绿色GDP,才能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坚持低碳发展战略就是要抓住源头解决环境问题。这样才能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找到平衡和双赢的途径。构建生态安全网络、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打造宜居城市等,体现健康、安全、宜居、生态等理念,都是为了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追求更高质量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市目标。
环境建设如何提升深圳的环境容量?
记者:您在开头说,要通过环境建设来提升环境容量,促进经济发展,请问如何具体体现?
刘忠朴:环境容量“超载”是因为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环境建设就是要通过环保投入、先进环保技术的运用、环保工程项目的实施处理削减掉污染物,使环境具备承载今后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绿色发展的能力,提升环境对经济增长的承载力。以水环境为例,由于排放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污染物超过了河流、部分海域的容纳能力和净化能力,使得水污染较为严重。因此,通过环境建设,建设具有足够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厂和再生水厂,同步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大规模削减进入地表水体的污染负荷,这样不仅使水体能够得到改善和达标,而且为今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空间,从而为我市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按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城市人均收入在4000-8000美元时,往往是环境质量的最低点,之后大部分污染情况得以改善,我市已经过了这个临界点,近几年环境质量的改善也印证了这点,表明我市已进入经济增长将促进环境质量改善的阶段。“十一五”期间,我市投入138亿元用于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污泥处置厂等环保市政设施建设,环保投入超过建市以来到“十五”期末的总和。“十二五”期间,我市将以更大的投入、更大的决心致力于环境建设。
关于环境建设的效益,我们以河流污染典型特征污染物COD(化学需氧量)为例进行了测算:全市以12万吨COD排污量承载或支撑了8000多亿的GDP,相当于每吨COD支撑685万GDP。那么投资约3亿元建设20万吨污水处理厂可削减COD约5000吨,相当于腾出的环境容量可重新支撑340亿的GDP,而后每年的运行费用仅0.6亿元就可持续支撑这340亿的GDP。当然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些配套管网建设、征地拆迁等方面的投入,但总体来讲,还是可以明显看出,环境治理后的产出是远大于投入的。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