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玉庆谈中国环境保护形势及目前政策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人民网与绿色中国网络电视共同举办的年两会特别节目《绿色中国十人访谈》,今天的访谈是我们系列访谈的第一期,我们非常荣幸请到了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玉庆,首先请您打个招呼。
王玉庆: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3月5日)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了,今天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大篇幅提到了环保的内容,您能否给我们做一个简要的解读。
王玉庆:今天上午听了温总理的报告感到非常鼓舞,目前正在学习,谈不上解读。但是有两点我觉得是个亮点,提出了要节能减排外,又要加快重点区域的旅游业治理,而且提出了加强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我觉得这两点都是当前很重要的环境问题。
主持人:在今年的两会您带来了哪些方面的提案,能否跟我们大家分享一下,同时能不能谈一下您对这些提案的最初想法是什么样的呢?
王玉庆:我准备了两个提案,一个是加强国家和谐发展,促进我国核电健康发展,再一个提案是关于白色污染的问题。第一个提案的考虑是我国核电现在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前期,各地要求上核电的愿望非常迫切,而且目前的建设速度也正在加快,但是核电的安全监督问题力量比较薄弱,所以我希望通过我的提案,能够加强一些我们核安全的监管。
再一个提案是关于塑料餐盒,在年前,国家发布了禁用不可降解的发泡塑料的塑料餐盒,这么多年来实行效果不好,现在经过各方面的专家论证和调研,觉得实际上应该采取回收利用的方法,因为发泡的塑料餐盒安全、卫生,而且方便,价格便宜,主要是因为随便丢弃以后造成的白色污染,如果把它回收,它对环境的影响还是非常小,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重新研究。
主持人:本次两会我们都被誉为是节俭的两会,意思就是说会议短,会议期间也兴起了无纸的环保先锋,您是怎样看待这两个现象的?
王玉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纸张,去年我在全国政协会上发现简报、大会发言信息非常多,实际上每个委员和每个代表关注的方面不一样,他可能只需要对他有用的信息,其他东西如果每个人都发一份浪费量相当大,一到散会的时候,大批的资料在那儿。所以,采取这种方式,他看他需要的,节省纸张,避免印刷,我希望计算机能够持续使用,首先计算机也是非常昂贵。
主持人:我们网友会担心有些地方盲目搞一些耗能高,高污染的产业,在拉动内需的时候会降低环保的门槛,对此您有什么样的看法和建议?
王玉庆:我觉得这万亿投资拉动内需,对环境来讲既是机遇又是风险,说它是机遇可以从这几方面看:
第一、可以用万亿投资加强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国务院已经下发的去年年底是个亿,今年年初也下发了亿,亿中间大约用于环境基础设施的主要是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大约是在%到%这样子,这样可以带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中央对万亿的投入,强调一定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治理污染严重的工厂、产品和工艺,这也是调整产业结构的契机,同时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集中度的一个很好的机会,这是讲的机遇。
当然也存在着风险,风险有这么两个方面:
第一,中央的要求很明确,拉动内需不能上那些落后的、污染严重的产品,但是到了地方是不是能得到落实还是个问题,特别很多地方大干快上的劲头很大,网友把GDP的指标看得非常重,这样对环境有可能有忽略,这是一个风险。
第二、地方环保部门有可能把关不严,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对一些污染严重的项目没有能够严格把关,上了一些造成新的污染的一些项目,这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有几项工作应该特别加强的:
第一、建议将来中央进一步在拉动内需中间把环境基础设施,特别是城市的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建设,垃圾处理厂建设,应该作为我们万亿投资的重点,增大投入,这件事情既有利于环境,又有利于经济增长,同时也是早晚要办的事情,过去是欠帐,城镇发展很快,工业发展很快,环境方面是欠帐,这是一个弥补欠帐的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第二、对个别地方可能没有按照中央要求上,我想可能需要加强教育,加强宣传,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增加透明度,加强社会的监督。
第三、作为环保部门,可能要加大我们环境影响评价和改革的力度,过去环保部已经提出了要有七项承诺,现在又提出了四个一律不批,希望各级环保局应该按照环保部的规定认真做到,既要积极服务,对一些基本对环境没有多大影响,但是对拉动经济非常有好处的,比如一些民生工程,一些生态建设项目,一些环境基础设施,应该采取尽快的审批,开放所谓的绿色通道,对一些可能有环境影响的项目应该严格把关,这也是改革我们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机遇。
第四、还应该做到要加强环境保护的现场的监督检查,往往批了以后,但是企业到底执行没执行,还要通过检查和最后的验收,还包括验收以后排污设施的正常运转,都需要有很强的监督,我想这些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主持人:年我们都知道中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日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高度参与了北京为绿色奥运,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评价,您觉得绿色奥运的成功之处在什么地方?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王玉庆:应该说北京办奥运非常成功,有十几天达到了二级标准,这在北京历史上是空前的,不但兑现了承诺,北京的老百姓也非常高兴。我想,成功的地方有这么几点:
第一、“绿色奥运”作为我们承办奥运的一个目标,一个标志,一个口号提出来,实际上这是中国政府对国际的一个承诺,也是对中国国人的一个承诺,这样就可以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而不仅仅是少数人和环保队伍的力量,是需要各方面力量来实现这样一个庄严的承诺。这是一点,通过一个标志性的口号和目标吧,方方面面的力量动员起来。
第二、北京的“绿色奥运”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制定了一个非常好的规划和计划,而且坚持不懈地努力抓下去。奥运期间的环境改善,绝对不是那几天的事,在这之前北京先后实施了个阶段的控制大气污染的措施,而且像汽车提前实行了欧标准,加快淘汰落后的汽车。比方,北京加油站的改造等等,这都是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和计划,并且持续不断在努力。
:第三、六省市的联动来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这也是这次奥运的保证环境质量的成功之处。所以环境问题不是一个点上的问题,是一个大的区域,像河北、天津、内蒙、山西,都会对北京的大气环境产生影响,这次六省市联动确保环境质量改善,我觉得这作为区域联动解决环境问题,也是这次奥运的一个创举。
不足的地方,我觉得有些需要今后做的:
第一、为了确保北京奥运的环境质量,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比如一些建筑工地停了下来,应该说是付出了代价的,不光是北京,周围的地区也有这种状况,这种情况可能只在特殊情况下适用,今后要长期解决的话,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企业的污染问题。
第二、机动车淘汰力度应该加大,而且在将来车辆的发展还应该有些新举措,特别是车辆使用上,买车现在没有控制,如果车辆的使用没有一些新说法,比如说到市中心是不是停车费可以高一点,禁止乱停车,能够走公共交通的尽量走公共交通,等等,还应该有些新的举措。
第三、北京应该加大清洁能源使用推广的力度,尽量减少煤炭的消耗,这个是从根本上改善北京大气质量的一些重要的措施。
总之,要持续不断地抓,有些东西不能抓一下就不抓了,将来空气可能又会有些反复。谢谢!
主持人:日前环境保护部称年将有望完成“十一五”的减排目标,在减排严峻的情况下,对此预测您是怎样看待的?
王玉庆:我个人的看法,实现这个减排目标还是有希望的,我这儿有一个数字,这次总理报告也提到了,我们现在二氧化硫,年和年相比已经下降了%,二氧化碳下降了%,原来的“十一五”计划规定的是年、年这期间两个都下降%,现在二氧化硫已经完成%了,二氧化碳完成了一半,再通过年和年的努力,指标完成的问题不是很大。但是完成了指标,环境质量能不能得到完善,还需要有很多工作做。
比如,我们监管要到位,目前很多企业也好,城市也好,都上了一些污染治理的设施,国家削减污染的力度还是很大的,地方政府也采取了很多办法,这些污染处理设施上了,它只要正常运转,污染物会削减,但是它如果不正常运转。像江苏盐城偷排污染是很严重的。所以,设施如果不加强监管,有偷排漏排的现象,或者没有正常运转,污染还会很大。所以下一步要抓紧这个工作。因为有些东西上没上你可以看得见,但是运转没运转需要投入更大的力量。
第二、应该更多关注加大源头防治污染的力度。这是什么概念呢?除了现有的污染源治理之外,加大环境质量的评价,这当然是一个方面。还有从更广的意义上看,比如过去搞的资源综合利用,现在推广循环经济,实际上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我们都有法律,都已经发布了,应该尽快完善相关的配套法规,建立相应的技术规范,并且完善一些相应的经济政策。
我举个例子,比如二氧化硫,为什么电厂削减,除了政府要求,对企业有一定的压力之外,很重要的是落实了脱硫电厂上网电价每度电可以增加.分钱,这样企业基本就不吃亏了,就是治理污染就吃亏。而现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很多经济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
像这些东西,要使污染治理既有法律行政的约束,又使他有一种内在的动力,解决这些机制上的问题,有便于我们节能减排能够巩固下来,并且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果。
第三、要增加透明度。比如我们淘汰的和我们要上的项目,都应该公开,群众、社会,包括各方面的专家都可以在网上查询到,及时了解,帮助我们监督。
第四、加强考核,要做到奖罚分明。节能减排每年的任务完成情况,五年的任务完成情况,应该有个责任追究。大家都说“十五”环保计划没有完成,但是没完成谁负责任呢,有没有追究呢?“十一五”现在国家在努力完成计划,各省或各地或者有些企业没完成怎么办,我觉得应该有些追究的办法,只有严格的奖惩分明的制度才能做到令行禁止。
第五、要加大改革的力度。要使环保工作有新的起色,改革非常重要,当然这也是一个大的题目。
主持人:您主抓环保工作已经很多年了,在您的日常生活当中,您又是如何做到身体力行的,如何带动您周围的人,包括亲属、朋友支持我们的环保事业,您又是如何看待我们当前的环境文化建设,群众的环保意识素养应该是怎么培养和建立的呢?
王玉庆:说到我个人的话,搞环保多年了,应该有年的历史了,一些具体事情,比如我家里所有的灯都是节能灯,这样可以节电。再有,我有一个习惯,所有能够再利用的,或者我们说还可以卖点钱的,我都把它收集起来,比如说报纸、矿泉水瓶子和各种的塑料用品,我的印象是每个月卖一次破烂,大概一个月能有二、三十块钱的收入,当然收入不是主要的,我想把它不乱扔,收回以后再利用是有好处的。还有家里养的一些花、草之类的,像这些水,比如说热水龙头开开以后,放一段才热,这个水就可以把它集起来用于养鱼浇花,大家养成这种好习惯,积少成多吧。
关于环境文化建设,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我想简单说这么几个观点:
第一、当前这场金融危机很多专家学者都意识到了,这和美国的过度消费是有一些内在联系。那么,现在中国也有这么一种风尚,就是一种追求时尚,过度的物质享受,我想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而且对环境也有害,因为它可能需要大量资源。我想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人的天性吧,但是什么叫做高质量的生活,我觉得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比如说适当节俭的物质享受,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我觉得这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过分地追求物质享受,这样在精神上反而会没有一种寄托,不但对环境有害,消耗大量的资源,而且对人的健康,对我们的精神的品位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我觉得环境文化建设,实际上跟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变我们的消费观念,引领我们一种新的绿色消费时尚都是密切相关的,我觉得应该大大加以发扬。
主持人:公民的环境素养这一块,我们应该如何建立和培养呢?
王玉庆:公民的环境素养。第一、我觉得现在的舆论宣传很重要,我们的新闻媒体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导向。
第二、我们在学校,我们的义务教育阶段,包括大学,都应该把这种文明的,贴近自然的生活作为一种时尚来宣传,建立一种新的生活观念,这是在学方面。
第三、我们的企业,在生产产品,在推销一些新的技术新的产品的时候,也应该时刻记住企业的社会责任,如何使这个产品,绿色产品,有益于环境,有益于群众的健康。
第四、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的各种文学作品,包括我们的影视作品,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导向。现在我们说建立生态文明,不光是文化单位的一项任务,应该是个全社会的一项职责。我想,如果方方面面都有一个正确的思想引导的话,这个问题还是能够取得一些明显进展。
主持人:再次感谢王委员能够做客我们人民网,同时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欢迎各位委员和广大网友继续关注我们年两会特别节目<<绿色中国十人谈>>,下期节目再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