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环保产业报告会-当前我国环境技术发展及重点领域

更新时间:2009-06-04 10:29 来源:谷腾环保网 作者: 阅读:2083 网友评论0

介绍:2009年6月4日上午9:30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承办的环保产业专题报告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2号馆2号报告厅准时开始,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技术部主任 燕中凯做了专题演讲,演讲题目为当前我国环境技术发展及重点领域。燕中凯主任在演讲过程中主要介绍了水污染治理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以及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技术部主任 燕中凯

 

经过30多年的研究开发,我国环境保护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总体而言,对常规污染物的治理技术、装备、材料等基本能够满足环境保护要求,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一些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长期没有取得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设备和材料仍依赖进口。

1.水污染治理技术

1.1 技术发展水平评价

技术发展较快,总体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城市污水处理已基本满足环境保护需求,但缺乏经济、有效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部分工业行业的高含盐、高氨氮、高含硫等高浓度废水难降解的处理技术还难以达到稳定达标的基本要求;配套设备和材料的质量普遍较差,部分仍依赖进口;Pops等特殊污染物的控制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

1.2 重点领域技术现状

1.2.1城镇污水治理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氧化沟、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和厌氧-缺氧-好氧法(AAO)为代表的城镇污水处理三大主流工艺技术,全面掌握了各种规模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等技术,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工程经验和运行管理经验,提高了城镇污水处理机械设备的制造水平,完成了上千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同时,城镇污水处理成套技术和成套装备已开始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口。
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处理效果好、效率高的工艺,普遍存在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占地大、能耗高等问题,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投资小、运行省、占地少的先进实用的技术;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技术复杂,去除率较低、稳定性较差;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已成为污水处理的瓶颈。

1.2.2农村水污染治理
近几年来,农村生活污水、养殖业废水治理以及农村饮用水安全得到了充分重视。以自然处理和生物处理为基础的人工湿地、土地处理、小型污水处理成套装置、沼气池等技术和装置,已经在一些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上得到了因地制宜的示范应用,但是这些技术的应用还存在投资较高、维护较复杂等问题,很难在广大农村推广,因此亟待开发一批经济实用、操作管理简便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畜禽养殖废水治理工艺较成熟,通常以厌氧发酵技术为核心,根据养殖规模、粪污收集方式、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以及排水去向等因素,选择“综合利用”或“达标排放”的工艺路线。
农村饮用水安全主要存在高砷、高氟、苦咸和水质污染四类问题,前三类问题基本可以通过混凝、沉淀、吸附、纳滤等物化技术解决,水质污染则主要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活性炭吸附和臭氧-活性炭吸附等技术。

1.2.3重污染行业废水治理
造纸、纺织等重污染行业的废水产量大、浓度高、难降解,处理难度高。常规处理技术难以确保稳定达标,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污染综合控制技术,已成为工业废水治理的主导技术路线。末端治理方面,主要采取生物处理工艺(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或单独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并配合使用高级氧化、高效分离等物化法深度处理技术。

1.2.4水体污染修复
河、湖富营养化修复技术主要是在人工辅助条件下重建以大型水生植物为主导的水生态系统,恢复水体自净功能,修复受污染的水体。除此之外,在水华监控、去除藻类、改善底泥等方面尚存在技术空白。城市景观水体污染修复主要以截污、清淤、疏通、引入新水等工程措施为主,配合种植水生植物和定期喷洒高效药剂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1.3 研究开发热点

1.3.1 膜生物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由于具有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无法比拟的优点,近几年来,其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下一步的研发重点有: ①寿命长、强度高、抗污染、价格低的膜材料和处理能力大、能耗低的膜组件;②针对成分复杂的工业废水,探索更为有效和简便的方法控制和减缓膜污染;③进一步降低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能耗;④优化整体工艺,保证处理效果和稳定运行。

1.3.2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的提高,要求大量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从而引发了对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强烈需求。近年来,研究开发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同步硝化反硝化等生物脱氮新技术和具有“一碳两用”优点的反硝化除磷技术,但都较少用于生产实践。基于好氧颗粒污泥的污水脱氮除磷新技术也仅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为:节省曝气量、节约运行成本、降低温室气体释放、减少剩余污泥排放以及实现氮磷回收等。
 
1.3.3好氧与兼氧生物膜反应器
由于工业废水处理的难度和对污水脱氮要求的提高,新型好氧与兼氧生物膜反应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新型反应器利用缺氧区的反硝化和水解功能来强化反应器的脱氮和分解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效果,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和膨胀床生物膜反应器。 目前的研究重点是①微生物在载体表面的固定机理;②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和附着、相对密度接近于水的载体材料。

1.3.4 高级氧化
为满足有毒、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处理要求,湿式催化氧化、臭氧氧化等高级氧化技术的研发一直比较活跃。湿式催化氧化的研发热点主要集中在①常温常压下的湿式催化氧化技术;②高效、廉价、稳定催化剂的制备、筛选和评价。臭氧氧化的电耗是其实际应用的技术瓶颈,研发的重点是降低能耗。

1.3.5 污泥处理处置
焚烧技术研究已近30年,相继开发出回转窑式和循环流化床式专用焚烧炉,但依然存在工艺研究设计与设备开发制造严重脱节的问题,在设计和制造、自动控制、尾气净化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尚有不小的差距。热干化技术与设备的研发在我国刚刚起步,仅有不足1%的污泥采用进口的流化床干燥器和带式干燥器等进行干化处理。干馏是当前国际上一种处于发展中的能量回收型污泥热处理技术,国内尚处于技术机理探索和实验室小试阶段。生物质能回收利用主要是利用污泥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目前的研发方向是提高消化池的混合程度、消化池容积利用率、产气率与能源回收率,尽量减少污泥体积、污泥运输量。大型污水处理厂利用厌氧消化沼气发电或用作干化焚烧厂热源将会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2.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2.1 技术发展水平评价
电除尘器的装备水平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出口到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袋式除尘方面,已开发出满足不同需要的工艺,大型脉冲袋式除尘器及滤袋缝制技术等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但耐高温滤料仍依赖进口。
我国已拥有3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自主知识产权烟气脱硫技术,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的主要设备国产化率已达90%以上。
在工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控制方面,吸附回收技术、催化氧化技术取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
在机动车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汽油车、柴油车??技术已基本实现国产化,但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基本相差一个标准等级或4年时间。
我国在脱硝技术开发应用、有毒有害气体控制、柴油车污染物控制、高温滤料生产等技术设备领域,还处于发展应用前期,在重金属污染、二恶英和其它持久性污染物控制技术方面还处于研究开发起步阶段。

2.2 重点领域技术现状

2.2.1电除尘
 在本体技术方面:
对电极配置、气流分布、振打方式等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开发应用了移动电极电除尘器、转炉干法圆筒型电除尘器等新型电除尘产品,此外,对微细粉尘效果明显的电凝聚电除尘器也已进入应用性试验阶段。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电极结构和极配、气流分布、振打清灰方式及系统截荷能力等进行了整体优化。开发了“电除尘模拟、仿真设计软件”、“电除尘器本体技术开发软件 ”等与电除尘技术相关的应用软件,为提高电除尘的技术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在电源方面:研究开发了高频开关电源、高压脉冲供电电源、三相晶闸管控制高压硅整流直流电源等新型高效电源,结合先进的自动监控系统,在保证除尘效率的同时,还达到了节能控制的目的。此外,大功率开关电源(SMPS)技术正逐步成熟,部分已在工程应用,效果良好。

2.2.2袋式除尘
规模和应用:
脉冲除尘器和反吹风除尘器的大型化趋势明显。水泥行业袋式除尘器处理风量已达到2×106m3/h,钢铁行业1×106~2×106m3/h的袋式除尘器也越来越多,燃煤电厂300MW机组的锅炉也开始采用袋式除尘器或电-袋除尘器,烟尘排放浓度达到30mg/m3以下。长袋低压脉冲袋式除尘技术已成功用于煤磨系统的收粉工艺。
滤料和纤维:
在低端滤料中,玻纤连续布、玻纤膨体纱、涤纶针刺毡、聚脂729机织布等实现了国产化。在高端滤料中,钢铁工业除尘应用的氟美斯复合滤料、水泥工业磨机除尘应用的玻纤覆膜滤料等以国产产品为主导,而水泥窑窑尾、燃煤锅炉、垃圾焚烧等应用的玻纤覆膜滤料、聚酰亚胺纤维(P84)针刺毡、聚苯硫醚纤维(PPS)、聚四氯乙烯(PTFE)等仍以进口产品为主。总体而言,玻纤滤料的发展落后于合成纤维滤料的发展水平。
脉冲阀:
脉冲阀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仍有差距,部分依赖进口。但随着研发的深入,国产脉冲阀产品质量大幅提升,8~14吋大口径脉冲阀已开发出样品,即将批量生产。
自控技术:
袋式除尘器的自动控制已经普遍采用PLC或工控机,不仅实现对除尘器的运行参数(如压差、温度)的实时控制,而且还可作为集散系统的终端设备与主机进行数据通讯,接受远程控制。
 
2.2.3燃煤烟气脱硫和氮氧化物控制
脱硫:
主要工艺是石灰石-石膏法,其次是烟气循环流化床法。
石灰石-石膏法已具备了承接1000MW大型火电机组脱硫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及总承包能力,除600MW及以上机组配套的大型除雾器、脱硫喷嘴、部分泵、阀以外,其它设备均可国产化。
烟气循环流化床法在引进的基础上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应用,包括10多套当今世界上最大容量(300MW机组),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600MW机组。此外,我已开始尝试在烧结机脱硫领域应用该技术。
氮氧化物控制:
我国燃煤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投运的脱硝装置还不多,投运的机组还未经过长期稳定连续运行的考验。此外,SCR工艺使用的催化剂目前仍主要依赖进口,是限制进一步工程化应用的关键所在。随着国家对氮氧化物控制的日趋严格,对脱硝技术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 
燃煤氮氧化物控制技术分为低氮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两类,低氮技术是我国燃煤氮氧化物控制的基本技术,烟气脱硝是对低氮技术的补充,适合于环境敏感、对排放要求较严的地区。

2.2.4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我国对工业有机污染物(VOCs)排放的控制与治理起步比较晚,排放标准的制订滞后,治理技术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目前在我国工程化应用较好的VOCs治理技术有吸附回收、催化燃烧、蓄热燃烧(RCO)、生物净化,以及吸附和催化集成的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技术等 。

2.2.5机动车污染防治
从污染防治技术来看,对机动车污染的控制仍然主要体现在对新车的排放控制技术方面。目前汽油车的主要核心技术仍然是电喷发动机配置三元催化转化器。随着排放标准的不断加严,这种基本配置的控制水平得到了50%以上的提升;同时,车载诊断系统(OBD)技术对车辆排放控制装置达标使用的监测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相对而言,柴油车辆的问题较为严重,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污染大,特别是在用车辆,基本上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
  
2.3 研究开发热点

2.3.1电-袋复合除尘技术
该技术将电除尘和袋式除尘的优点相结合,利用电除尘器的第一个电场将烟气中80%以上的粉尘收集下来,然后进入袋式除尘器,大大减轻了粉尘对滤袋的磨损,提高了过滤风速、延长清灰周期 。电-袋复合除尘技术的除尘效率不受煤种、烟气工况、飞灰特性影响,排放浓度可以长期高效稳定在30mg/m3以下。
该技术特别适合于对老机组或其它现有除尘器的技术改造,国家“十一五”863计划课题已安排了项目开展其大型化开发研究。

2.3.2滤料和纤维生产技术
重点开发PTFE和PPS特种纤维,提高其性能和品质,并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努力开拓适应电力、水泥、垃圾焚烧领域的高端滤料市场,促进高端滤料国产化,进一步降低袋式除尘初始投资和更换滤袋的费用。
重点开发玻纤膨体纱和玻纤覆膜滤料。提高拉丝、织布、后处理技术和覆膜技术水平,重点开拓燃煤锅炉、水泥回转窑窑头、窑尾和垃圾焚烧炉的市场。

2.3.3适用于钢铁等工业行业的烟气脱硫技术
“十一五”期间,国家非火电脱硫重点在钢铁行业,尤其是占钢铁行业总排放量60%以上的烧结机烟气脱硫。由于烧结机烟气与火电厂烟气相比具有烟气量大、二氧化硫排放不稳定等特点,目前针对烧结机脱硫的成套技术还处于示范阶段,按照二氧化硫减排目标责任书的规定,“十一五”期间有12家钢铁企业、14台烧结机要实施脱硫治理示范工程。

2.3.4烟气脱硝工艺及配套催化剂生产技术
开展燃煤电厂和大中型工业锅炉烟气脱硝工艺系统的研究,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烟气脱硝技术,实现工程化应用。
开展与SCR配套的高效催化剂生产工艺、载体成型工艺研究,实现国产化,降低生产成本。

2.3.5新型VOCs净化材料生产技术
对于VOCs治理而言,高效的净化材料是其技术核心。
在吸附材料方面,研发热点是:①安全(高的着火点)、高效(高的吸附容量、低的床层气流阻力和疏水性)的颗粒状和成型状活性炭,②溶剂回收专用活性炭和具有中孔结构的油气回收用活性炭,③对有机化合物具有选择性吸附能力的疏水性分子筛。
在催化材料方面,研发热点是:对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具有广谱催化氧化能力,对含氯、硫等杂原子化合物具有抗中毒能力,对某些高温气体的净化具有抗烧结能力的系列催化剂。
在生物材料方面,研发热点主要集中在微生物群落、复合菌剂和生物填料等方面。

2.3.6国IV/国V标准下的重型车排放控制技术
重型柴油车排放标准IV/V的实行时间表分别为2010年和2012年,个别城市会提前1~2年。需重点发展的技术主要为:①由单体泵、泵喷嘴以及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组成的燃油喷射技术;②氮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颗粒捕集+排气再循环技术等后处理技术;③研发使燃油中的硫含量降低至100ppm以下(甚至50ppm以下)的新技术;④车载诊断系统(OBD)。

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3.1 技术发展水平评价
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填埋为主、焚烧比例稳步上升、堆肥不断萎缩的格局。但各处理工艺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以及实际需求都有一定的差距,工艺装备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少数关键设备和材料依赖进口。
我国常用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主要包括综合利用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焚烧技术、安全卫生填埋技术等,其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焚烧技术和安全卫生填埋技术;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技术主要是焚烧处理,非焚烧处理方法也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3.2 重点领域技术现状

3.2.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
生活垃圾处理量的80%以上是采用填埋工艺,填埋技术在我国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主导地位,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但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的比例将稳步下降,填埋场中卫生填埋场的比例将明显上升。
通过“十五”期间的科技消化和攻关,国内已具备填埋作业机械和防渗材料的生产能力,填埋气体发电、制取汽车燃料等利用技术也有了突破性进展,但填埋场渗滤液仍旧是填埋工艺中的薄弱环节,其处理工艺复杂、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且关键材料反渗透膜需要进口。

3.2.2生活垃圾焚烧
近年来,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增长显著。截止到2006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行的焚烧处理厂有68座,其中焚烧发电厂有53座。已建成的53座焚烧厂中采用炉排炉和流化床炉的占主要部分,但炉排炉的实际焚烧处理量明显多于流化床炉处理量,其它焚烧炉主要为链条炉和立式炉,还有少量的热解炉和回转窑炉。中小规模的垃圾焚烧成套设备基本能够过关,但大型垃圾焚烧成套设备的国产化、大型炉排生产技术及焚烧工艺控制技术还有待研究。

3.2.3危险废物焚烧
国内已有各类危险废物集中焚烧装置180余座,主要焚烧一些稳定的有毒有害、化学解毒效率不高、很难或不能生物降解的物质。焚烧炉多采用国内研究开发制造的旋转窑焚烧炉和液体喷射焚烧炉,一般设置有烟气净化系统(多采用湿式除尘),虽然总体性能比早期进口的焚烧炉好,但进料系统、烟气和监控系统一般较为简单,安全性也需进一步改进。
3.2.4医疗废物焚烧
用于医疗废物的焚烧技术主要是回转窑焚烧炉和AB间隙热解炉。近年来的新进展主要有:①开发了能实现24h连续运行的热解炉,系统运行状态稳定,处理效率较高,适用于处理10t/d以下的医疗废物。②开发了层燃式连续热解医疗废物焚烧炉,该焚烧炉的特点是辊道式炉排、悬浮燃烧方式,火焰总是处于医疗废物的下方,对医疗废物进行全方位包络式焚烧,使焚烧更均匀、更彻底,同时降低燃烧消耗。

3.2.5医疗废物非焚烧
我国医疗废物处理方法仍以焚烧为主。为了满足医疗废物产生量较少的城市和地区以及县级以下城镇的需要,我国引进、开发了医疗废物非焚烧处理技术。与焚烧技术相比,非焚烧技术处理医疗废物具有投资低、运行费用低、可间隙运行、易操作管理、二次污染小等特点。非焚烧医疗废物处理设备适用于10t/d以下规模的医疗废物处理中心。非焚烧医疗废物处理技术主要有:化学消毒集中处理技术、高温蒸汽集中处理技术、微波消毒集中处理技术。

3.3 研究开发热点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气体减排技术:国产化单台装机容量为800~1500kW的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研发单套处理能力达到500~1000m3/h的填埋场气体制汽车燃料成套设备。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控制技术:经济、可靠的渗滤液膜处理工艺,实现关键设备和膜材料的国产化。
生物反应器型填埋场技术:探索可循环利用的填埋工艺,加快有机垃圾降解速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实现对渗滤液、填埋气体和填埋空间有效控制和利用。
大型生活垃圾集中焚烧系统工艺技术及设备:开发单台处理能力为300~600t/d的焚烧炉和焚烧烟气污染控制系统,在处理规模和整体技术水平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技术:利用国内丰富的膨润土资源优势,研制开发高效人工合成薄型膨润土防渗卷材,建成膨润土防渗卷材产业化生产线。
危险废物焚烧技术:按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原则,开发处置规模大于日处理30t/d的旋转窑焚烧炉、热解焚烧炉和熔渣式焚烧炉。在同等处理规模和整体技术水平上达到国外先进水平。
危险废物稳定化技术:研究开发有效、实用、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的新型化学稳定药剂。

4.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

我国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消声器、隔振器及阻尼材料等常规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技术与产品方面发展得比较成熟,已经能够较好地解决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中遇到的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问题。
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应用也基本与国际接轨,在微穿孔板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微穿孔板消声器、小孔喷注高压排气消声器的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4.1 技术发展水平评价
我国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消声器、隔振器及阻尼材料等常规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技术与产品方面发展得比较成熟,已经能够较好地解决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中遇到的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问题。
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应用也基本与国际接轨,在微穿孔板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微穿孔板消声器、小孔喷注高压排气消声器的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4.2 重点领域技术现状

4.2.1隔声
轻型隔声材料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纤维水泥加压板(FC板)、聚碳酸酯板(PC板)等板材已完全国产化,且价格便宜。
隔声罩、隔声门、隔声窗等隔声构件改进成拼装形式,拆装灵活、通用性强,便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随着交通建设的飞速发扎,开发了土建式隔声屏障、土建式和钢结构相结合的隔声屏障、轻型钢结构隔声屏障以及其他轻型结构隔声屏障等。具有隔声和阻尼等多功能的轻型复合隔声材料陆续开发成功,并在噪声振动控制工程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具有隔声和吸声功能同时具有景观效果的声学材料已在研究开发之中。

4.2.2消声
从各类消声器的消声原理、消声结构、消声性能、测试方法等方面的发展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同等水平,个别领域如微穿孔板消声器,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小孔喷注高压排气放空消声器产品,消声量高、体积小、安全性能好,居世界领先水平。产品主要应用于发电厂、化工厂、制药厂、炼油厂、钢铁厂、纺织厂等,并有部分产品出口。

4.2.3隔振
国产金属弹簧隔振器、橡胶隔振器和复合隔振器(阻尼弹簧隔振器),基本可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机床专用的橡胶隔振垫铁还出口到发达国家。特大型隔振器目前国内只能解决一部分,仍有部分工程建设依赖进口。
大载荷阻尼弹簧隔振器的研究开发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制成功载荷范围100~1000kN、固有频率2~3.5Hz、阻尼比0.06~0.30的大载荷阻尼弹簧隔振器,可应用于大型压力机群、球磨机、锻锤等强振设备,主要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用于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的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正在研究开发之中。
国产橡胶挠性接管(俗称橡胶软接头)直径最大可做到1600mm,工作压力最高到16MPa,一般使用温度为-15~115oC,特殊情况可高达180oC,技术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出口。

4.3 研究开发热点
交通噪声振动污染控制技术,如低噪声路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道路隔声屏障的建设以及敏感建筑物的建筑隔声处理(隔声门窗)等。轨道交通隔振技术,如钢弹簧浮置道床隔振技术 。高隔声性能的轻质墙体与楼板隔声材料、隔声结构 。中央空调消声器。

5. 环境监测技术

5.1 技术发展水平评价
“十五”以来,环境监测仪器及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自动在线监测仪器、应急监测仪器、多功能便携式现场监测仪器和环境监测实验室专用仪器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大大加强;同时这些仪器在环境监测领域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国产环境监测仪器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国产环境监测仪器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产业化正在逐步实现。

5.2 重点领域技术现状

5.2.1通用实验室分析仪器
通用实验室分析仪器主要包括光学类仪器、电化学类仪器、色谱类仪器、生物监测类仪器以及标准计量仪器和前处理辅助设备等。我国这类技术的发展比较成熟,但一些具有更高灵敏度的光学分析仪器如等离子体光谱-质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以及红外光谱仪器,以及色质联机在我国还不具备产业化条件,这与我国机械制造、精密仪器加工等行业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5.2.2环保专用监测仪器
环保专用监测仪器主要包括各类环境介质采样器、应急监测仪以及噪声、振动、辐射等特殊要素监测仪等,这类仪器引进吸收较早,技术相对成熟。
相对复杂的便携分析仪器,如便携傅立叶红外光谱、气质联机等,目前在我国尚没有完全掌握其核心技术,国内研发技术在测试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与同类进口产品相比差距较大。以生物传感器为核心的生物监测类仪器具有常规化学物理方法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5.2.3连续自动监测仪器
连续自动监测仪器主要包括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地表水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固定污染源烟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污染源水质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以及噪声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等。我国连续自动监测仪器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已经日趋稳定,国内市场上国产产品已占有较大比例。污染源烟气在线连续监测系统的分析仪和关键部件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产品在提高长期连续运行的可靠性方面仍需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业有机气态污染物连续监测仪器系统的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无商业化的技术和产品应用,已经不适应环境管理的需要。
 
5.3 研究开发热点
技术含量高的大型实验室通用分析仪器技术的研究开发;快速、准确的便携或车载式应急监测仪器技术的研究开发;稳定、可靠的连续自动在线监测仪器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业有机气态污染物连续监测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环保产业报告会-当前我国环境技术发展及重点领域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