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消失的河道 关于水环境退化的调查与思考
河道变成了庄稼地
那段童年时光曾经是寇贵友最为美好的记忆——光着小脚丫,和小伙伴们成群结伙地到村前的小河里“打鱼摸虾”,鲫鱼、鲇鱼、黑鱼,河里有许多种鱼。他记得有一次自己只用铁叉就叉上来一条10多斤重的大鱼……
而今,寇贵友55岁了,50多年里所流逝的,除了他童年和青壮年时期的时光,还有家乡的那条小河。“小河里早就没水了,有的地方已经变成了农田。”他对记者说这些话时,语调中带着浓浓的遗憾和伤感。
寇贵友出生在锦州黑山县姜屯镇兰屯村,他的家就在绕阳河畔。绕阳河是我省第五大河流,属辽河水系。绕阳河流域曾经有方圆百平方公里的大片湿地,而近几十年来正在不断地大面积萎缩。
由于资源性缺水,绕阳河多处常年处于断流干涸状态,河套生态不断恶化,一些干河道已了无生机。“河道干涸以及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下降、湿地消失等现象,都是水环境退化的表现。”辽宁行政学院张春光教授解释说。
到底哪些原因使河道逐渐干涸了呢?消失的河道从我们身边带走了什么?我们该作怎样的努力来扭转水环境退化的状况?
一方水土已面目全非
一场降雪后,在黑山县绕阳河苇场,早已干涸的河道里铺上了一层雪。一片洁白之中,积雪中露出来的一簇簇干枯的杂草十分扎眼。
“没有水了,这些河道都已经干了。 ”在苇场工作了30多年的寇贵友无奈地说。没有了水,苇场当然也就徒有其名了,这里再也产不出苇子。
不远处一段河道上,残留着农民们没有刨走的苞米茬——从前的河道已经变成田地了。
“在我们小时候,这里可完全是另一番模样。那时这里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啊!”寇贵友回忆起自己童年时家乡的美景。 “我家住在姜屯镇兰屯村,家门前就有一条小河,那是绕阳河的一条小河流。河里啥鱼都有,鲫鱼、鲇鱼、黑鱼、狗鱼等等,多大的都有。记得有一次我拿铁叉叉上来一条10多斤重的大鱼。小河里的植物种类也很丰富,菱角、蒲草啥都有。 ”
在河边长大,寇贵友自然从小就学会了凫水,他经常约上村里的小伙伴们到河里去嬉戏玩耍。那条小河曾给他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在55岁寇贵友的眼神中,很明显地透露出对那条小河的留恋之情。
“我家兄弟姊妹6个,小时候家里生活很困难,没吃的饿得不行,我就到河里去抓螃蟹,生螃蟹揭开盖就吃。那时候螃蟹也多,螃蟹洞很容易找到,一会儿就能抓一面袋子。 ”
“后来打鱼卖钱,一斤鱼能换回一个鸡蛋,然后把鸡蛋卖到供销社;再后来打鱼送到附近的养貂场,1斤鱼能卖2角5分钱,打鱼挣的钱买书、买本都够用了。 ”
常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潺潺流淌的小河不仅是这个村庄里一道美丽的风景,它还滋润和哺育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杨占财也在黑山县绕阳河苇场工作,从小在绕阳河边长大。如今每当看到这些干涸的河道,他总是感到异常痛心。他对记者说:“我7岁那年,正赶上困难时期,家里没粮食了,我饿得走不动路,父亲到河里去打鱼,靠吃鱼我们全家才活下来。 ”
许多河流正在日渐干涸
“水断了,现在绕阳河的小河流大都干了,鱼虾没了,水中的植物也都没了。 ”寇贵友长长叹了一口气。
绕阳河,又名鹞鹰河、锥子河,古称珠子河。它发源于我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扎兰营子乡查哈尔山北坡少等皋,流经阜新、彰武、新民、黑山、台安等地,流至盘山县新生农场的八分场,注入双台子河后入渤海。绕阳河全长290公里,流域面积10438平方公里。
绕阳河是我省的第五大河流,属辽河水系。
这些年由于自然和人为等诸多因素,绕阳河的一些河道已经失去了生机,甚至干涸,“大黑鱼沟、黄带河、金沙坑、鸭子泡、三道沟子、二道沟子……”寇贵友一口气数出了绕阳河苇塘内干涸的河道。方圆百平方公里的绕阳河湿地也正在萎缩。
11月15日记者在黑山县绕阳河镇采访时,正遇上辽宁行政学院的张春光教授在这里调研。这位已经75岁的老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湿地研究,目前正在进行“恢复绕阳河湿地建立绕阳河自然保护区研究”和“辽河流域湿地综合开发利用和生态循环研究”诸课题的实施。
为什么近年来围绕沼泽湿地恢复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呢?张春光教授说,无论是湿地还是河道,都是水循环体系中不可割断的链条,“自然的水系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比如湿地,它具有调整优化配置地表水、地下水的天然屏障作用,它与河水、地下水自然连通,在降水形成河流时,水可以从湿地移至地下土层,来补给地下水;当地下水充足时,湿地水向上移动变为地表水,以此来排出地下水,调节河川径流,它还有净化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 ”
而干涸的湿地、河道则显现出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张春光教授有一组数据:我省境内有大小300多条河流,兴建了大中小型水库941座,修筑了2万多公里护堤。河流已经人工渠道化,湿地萎缩消失,河道干涸。
他说,闸坝护堤改变了河流自然水文条件,改变了河流自然地貌特征,还破坏了河流廊道生物多样性,隔断了水系的连续性,河流由自然水文脉冲式周期被人为平均化的调度方式所代替。受水库和堤防控制,洪水来时河道水满流急,迅速下泄入海,降低了河水在河道滞留时间,限制了水流侧向漫溢,影响了下渗侧渗基流,不少河流常常处于断流干涸状态,河套生态恶化,从而形成了许多失去生机的干河道。
河道干涸是水环境退化的投影
寇贵友从20多岁起就在苇场工作,现在他是黑山县绕阳河苇场党总支书记。他向记者介绍说,自从1979年后,绕阳河苇场里的河面就开始渐渐降低了,芦苇长得越来越差,到2000年苇场的产量降到了低谷。
“我也研究过这个问题,因为年年缺水,这里杂草生得比芦苇快,草根子编成了铁丝网状,芦苇就钻不出来了,即使长出来的苇子也是带弯的,打草帘子都用不上,这样的苇子没人要。 ”
因为缺水,当地的地下水水位也在逐年下降。寇贵友举例说:“30多年前我刚参加工作时,村民打井,七八米深水就出来了,现在得打20米深才能上水;以前地里的机井打26米深就可以成天成宿地抽水,现在打机井没有40米深根本抽不上来水。 ”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地下水资源不断减少,导致我省地下水水位呈区域性下降。而地下水具有资源、生态和环境三大支撑功能,地表水和地下水共同支撑着我省水资源的供应,互为补充。地下水水位下降,使地下水的三大支撑功能在明显削弱。 ”张春光教授说。
“河道干涸以及水质恶化、地下水水位下降、湿地消失等,这些都是水环境退化的表现。 ”张春光作出了这样的结论。
分析这种现象,他认为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自然因素,这些年绕阳河降水量少、降水扇面小、径流量小,其扇面只有10438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00-60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仅为6650万立方米,加上近年来气候干旱少雨,水量不足是河道、湿地萎缩干涸的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向河流单向索取的水利工程,在取得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破坏了流域水资源系统,闸坝和堤防改变了河流自然地貌特征,改变了自然水文条件,它破坏了自然河流的生态链,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
扭转水环境退化局面乃当务之急
张春光教授刚刚完成了“和谐辽宁建设重大问题”的研究报告,其内容之一是《关于扭转我省“水环境退化”问题的建议》。他认为,我省水利工作面临的真正危机还不是供需矛盾问题,而是水质污染和水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的水环境退化问题。如不及时有效扭转,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扩大,甚至威胁到我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张春光教授提出,在我省地表水开发潜力已经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治理和修复人对水和水环境的侵害,来扭转水环境退化,建设良性循环的水环境,实现人水和谐科学发展,是我省水利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创新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建设良性循环的水环境,要举全省之力,集中做好水污染治理、恢复水资源系统中的沼泽湿地、保护地下水提高资源储备及洪水资源化利用这四个方面的工作。
他建议,新时期我省水利应当在不增加防洪风险的前提下,更多地研究利用各种工程和管理措施拦蓄洪水,延长洪水在陆地上的停留时间,最大可能地回补地下水,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改善河流、湖泊、洼地的水面景观,改善人类居住环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