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环评别成环境补偿论证

更新时间:2009-06-24 10:07 来源: 作者: 阅读:537 网友评论0

近两年,国家环保部门多次刮起环评风暴,叫停过几个建设项目,暂停过某些单位的新项目审批,获得社会广泛赞誉。但据央视《新闻周刊》6月20日说,针对一些大型建设项目的环评风暴,都是在投入几十亿之后刮起来的。从来没有,也不会有项目真的被风暴刮下马。

最新的例子是金沙江上的梯级开发,华能集团、华电集团的项目早上了,金沙江植被消失,变成了钢筋水泥筑成的水渠水池。大江成功截流,围堰已经在汛期到来前筑好,偏偏在这个时候,国家环保部对他们开出了环评罚单,暂停审批其新上项目。有人欢呼,国家环保部门硬汉精神又来了,环评风暴又刮起来了。

媒体评论说,国家环保部一直是骑虎难下,人家几十亿已经投下去了,不予环评通过是不可能的。以前没有不通过的先例,大概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不会有。华电鲁地拉水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卫东坦言,环评无非是一个“程序”问题,现在被刮风暴,“主要是我们的程序没有到位”。先上马,再环评,居然是“我们国家的惯例”。程序到位,环境影响就不再是一个问题。

一个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是环境能够承载的,也可能是环境不能承载的,环境影响评价就是为了认定项目是否开工。但“我们的惯例”是先搞“三通一平”,几十亿毅然决然地投下去,先上了再说。既然已经上马,变成“客观事实”了,环境评价意义何在?

当然也可以在事后评价一下并采取补救措施,从而降低项目建设对环境的破坏,但补救措施的意义毕竟有限。我们可以补上一些自认为宏伟的补救工程,来改善环境、保护生态,但放到大自然的尺度上,补救措施实际上微不足道。科技早已使人类能上天入地,但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我们必须加倍谨慎。

在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有着浓厚的“人定胜天”思维,所谓环境影响评价,实际上是一种“环境补偿方案论证”,无非是要求采取一些措施,“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在破坏之后作出某种形式的补偿。先上马,再环评,带来的是一种项目叠罗汉的效应。那些以保护环境为名上的补偿项目,可能不是保护了环境,而是增加了环境风险。

环保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它的解决有赖于一定的压力机制。项目已经上马了,建设方和环保方都心中有数,项目最终会获通过。环评风暴时不时地刮几下,赢得社会上一片喝彩,人们都以为环保力度够大,其实只是麻痹了大家的神经而已,而且不能排除一种最坏的可能性:环评风暴刮起来,让建设方认知了权力的巨大存在,于是钱权交易成了“潜规则”,甚至成了明规则。

可以说,我国是一个“后发国家”,一方面已经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重蹈发达国家的环境覆辙。这就要求我们,环境保护是真保护,而非做做样子。政策应该是,项目不通过环评,就不能上马,就算“前期工程”也要禁止。果真如此,就根本不需要我们来喊停上马项目,也就没有所谓“环评风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环评别成环境补偿论证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