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污染减排换回千年古镇碧水绕城
社旗:污染减排换回千年古镇碧水绕城
社旗县城赊店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始建于春秋战国,潘、赵两河三面环城而过,在城南汇成唐河,明清时期曾经借水运经汉水达长江之利,成为“南船北马、总集百货”的与景德镇、佛山镇、朱仙镇齐名的全国四大商业重镇之一,成为万里茶道的中转站。位于镇中心的“山陕会馆”号称“天下第一会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藉优良的水资源环境和精良的传统酿造工艺,赊店老酒自汉光武帝刘秀御封,传承至今,畅销全国。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旗主要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河段水质一度下降到劣五类,基本失去使用功能。近几年来,社旗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工业强县、文化名县、生态大县”的建设目标,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以水污染治理为重点,强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源,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治污工程和减排工程建设,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综合环境能力建设,污染减排取得显著成效。
建立污染减排长效机制。 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污染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污染源治理、产业结构调整、新建项目环境监管、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工作重点,与各乡镇、部门、重点企业签订了“十一五”减排责任书,逐年以环保目标责任书形式下达工作任务。先后印发了《关于实行节能减排目标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的规定》、《关于在评先创优活动中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意见》等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环保第一审批权得以确立,环保工作地位不断提升,环保部门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不断增强,污染减排工作齐抓共管、分口把关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
推进结构减排,加速结构调整。对县重点企业乘风集团化肥厂,连续两年下达限期治理决定,并最终于2007年底痛下决心,在全市第一家实施全面关闭,使全县工业氨氮排放量一举削减80%,化学需氧量年削减320吨,占全县排放总量的 12%,二氧化硫削减280吨。对粉尘污染较重的河南赊店珍珠岩保湿材料厂,于2007年初依法实施关闭,使厂区周边县一高中等重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为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减少土地浪费,县政府出台了粘土砖瓦窑厂分年度关闭计划,利用3年时间,组织环保、国土等部门对辖区内89家粘土砖瓦窑厂分期分批全部关闭到位,使全县二氧化硫排放量显著下降。
突出工程减排,掀起治污工程集中建设高潮。为解决县城十万居民生活污水污染,2006年6月开工建设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总投资4800万元,占地35.48亩,一期工程日处理规模1万吨,年化学需氧量减排能力1059吨,共建设污水收集管网20.52公里,目前日处理污水在9000吨以上,县城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在80%以上。二期工程已于今年元月份动工,厂区工程投资700万元,增加日处理1万吨污水处理设施,管网工程投资1915万元,新建设配套管网30.83公里。
累计投入污染治理资金4000多万元,建成酒精糟液循环回用工程,将原来直接外排的酒精糟液通过离心干燥,回收为干蛋白饲料,不但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改善了环境,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大幅度提升了经济效益,年“三废”综合利用产值达3000万元,从“污染大户”一跃成为“全国酒精行业综合利用最佳企业”。。仅2007年投资1200万元建成的酒精糟液循环回用工艺技改项目,就增加年化学需氧量减排能力1972吨。
与此同时,华茸堂药业、科邦化工、县医院、鑫海油脂、民兴茧丝绸、恒发养殖等排污单位也都建成了新的治污工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削减。
严格环境准入,强化保执法,落实监管减排。近几年,社旗县始终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项目准入的第一道门槛,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通过落实“环评”和“环保三同时”,避免重污染项目落实社旗,确保新建项目防治环境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保证了在环境保护方面“不欠新帐、多还旧账”。近5年来,否决重污染项目20余个,组织取缔擅自建设的“小炼钒”、“小造纸”等违法重污染项目9个,责令补办“环评”、落实“三同时”16起。仅2008年以来,审批新建项目72个,项目总投资44699万元,环保总投资4770万元,配套治污设施126台套,实现了“增产不增污”,经济结构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森霸光电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长壮大为新的县域经济支柱企业。
为使环保基本国策落到实处,社旗县全面加强环保机构建设和监管能力建设。5年来,县环保局从副科级单位升格为正科,内设股室从3个增加到8个,局属单位从2个增加到4个,财政全供编制从4个增加到40多个,执法车辆从1台增加到5台,办公面积翻了一番。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如火如荼,计划年底前通过计量认证;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紧锣密鼓,基本硬件装备达到40多台套,基本满足了现场执法监管和应急处置需要。辖区重点污染源赊店酒厂和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安上了“电子眼”,实现了废水自动在线监控;潘河入境水和赵河出境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总投资290万元,建设任务已完成过半;县城大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基建已完成,待安装设备。不断加强的环保机构和不断提升的监管能力,成为环境管理日趋实现现代化、规范化、严密化的强有力保障。
污染减排方面的“铁腕”推进,使社旗经济社会发展初步呈现出又好又快的趋势。到去年,社旗作为传统的农业县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在“工业强县”的进程中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连年保持了12%以上的高增长率,2008年全县工业实现增加产值29.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6亿元,同比增长63%,实现利税3.8亿元,同比增长80%。在工业经济迅猛增长的同时,污染减排取得可喜成绩,县域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主要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从2006年的4693吨下降到2008年的2084吨,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从2006年的1360吨下降到2008年的391吨。县城大气环境质量控制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县城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连年保持100%达标,出境水质从2006年以前的四类水质提高到了三类,达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和游泳区保护标护标准。环城而过的潘、赵两河重新焕发生机,鱼、虾、蟹、蚌繁衍生息,绝迹二十多年的野鸭和白鹭留连徜徉,潘河、赵河两岸重新成为古镇人休憩游玩的好去处。名驰神州的赊店古码头正在恢复重建之中。即将全面竣工的赵河公园总投资总面积240公顷,集水体、游乐休闲、文化活动和城市景观集为一体,橡胶坝年初开始蓄水,初步恢复了赊店古镇水旱码头的部分风貌 。“因水而名”的 千年古镇正在焕发出新的青春,重新昨日的的辉煌,恢复历史的秀美风貌。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