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资源综合利用市场投资路线图
“资源综合利用是促进‘减量化、资源化、再制造’的基础和核心,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中之重”,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秘书长王吉位在接受《中国投资》专访时表示,“可以说,资源综合利用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主要内容”。
2009年,全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将近万亿,而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3.5万亿元,占比约为3%。
“前50年看原生(资源),后50年看再生”,王吉位笑言。他预测“十二五”期间资源综合利用产值将显著增长,年产值将达到1.2万亿元以上,约占当年GDP的3%-4%,就业人数预计达3000万人。“整个产业会有巨大发展,初步预计每年可以带动5千亿元以上的直接投资,投资空间相当大”。
产业发展5年一大步
《中国投资》:请您谈谈近年来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所取得的进展。
王吉位:“十一五”以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逐步走上快速发展轨道,“十一五”期间是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最快的5年,无论是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上,还是对资源综合利用认识和技术发展上,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首先是对该行业的认识不断提高。观念决定一切,“十一五”期间,国家从上到下都越来越重视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以前是被动地去消纳废弃物,现在则是主动地是去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家现在意识到资源综合利用应成为循环经济的核心和基础,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减量化、资源化、再制造”原则,首先是强调优先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废物,物尽其用。其次是再利用,通过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对废旧产品进行再制造,再循环利用。所以,资源综合利用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和基础,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主要内容。
其次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这几年资源综合利用从投资到产值都不断扩大,近两年国家在安排4万亿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中就有210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据了解,2009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将近1万亿。
然后是资源综合利用量不断加大。以粉煤灰和煤矸石为例,2009年综合利用分别约4亿吨和3.6亿吨,综合利用率均达到68%,比“十五”末相比分别增加约3个和8个百分点。以脱硫石膏为例,据“十一五”后期数据计算,综合利用量也在稳步提升,到2009年综合利用约1900万吨,同比2008 年增加了近百万吨的利用量。再以再生有色金属为例,2009年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约为633万吨,相当于1998年全国有色金属的总产量(616万吨),占当年10种有色金属总产量的24.3%左右,已经成为有色金属产业资源的重要补充。
再者,利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从矿山尾矿到工业“3废”,从农林剩余物到城市生活垃圾,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
最后,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一批工业企业正在实行经济转型,一些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已经形成,新兴的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正在建设。
可以说“十一五”期间是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
《中国投资》:“十一五”以来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有哪些具体政策支持?这些支持政策对促进该行业发展起到了哪些推动作用?
王吉位:“十一五”期间,国家在发展方向、政策法规和财税优惠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首先,颁布的《“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中,制定了“十一五”期间资源综合利用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就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对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宏观全面的引导。
其次,一批新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和保障。
再者,财税优惠政策也陆续公布,如《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政策》等。同时,在环保节能技术、设备改造,国家在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财政奖励也给予了大幅度的支持,推动了一批先进项目立项,也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最近,国家发改委等4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该政策将使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融资较过去更加便利。
这一系列的政策促进了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使资源综合利用规模日益扩大,成为资源供给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减少了原生资源的利用量和开采量以及废气、废水(液)、废渣的排放,保护了环境。
政策的落实促进了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和产业的整体发展。如浸出法回收废有色金属技术等重点技术取得了突破,每年生产3000万m2脱硫石膏纸面石膏板的国产设备已广泛应用,已培育出年利用600万吨固废的大型综合利用企业,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新兴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正在规划建设。
与此同时,也造就了1批试点单位和区域,如第1批和第2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树立了典范,产业园区及省市试点的设立也对区域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最为关键的是国家陆续出台支持政策,再通过舆论宣传,能大幅提升人们的资源综合利用意识。
《中国投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非常庞杂,可以说是千头万绪。为推进重点领域的发展,协会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王吉位: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于1995年经原国家经贸委批准成立,在业务上接受国家发改委的指导,多年来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我们协会的宗旨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成立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目前我们在以下方面集中开展了几项工作:
一是抓住几个重要的资源综合利用领域。除了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这3个大的固废领域之外,现在我们把尾矿处理也纳入进来了。应该说尾矿危险性非常大,比如尾矿库坝体容易坍塌,而且对大气和水等自然环境也构成很大污染。尾矿治理的最好方法就是再利用,变害为宝。随着选矿技术的发展,尾矿利用率也越来越高。以目前我国现存的尾矿而言,粗略估计能够提炼出300多吨黄金、几十万吨铜、几亿吨铁,这是非常大的资源量。最近国家有关部门也在对此进行研究。另外,赤泥处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们对此进行了初见成效的探索利用。
二是抓住重点区域,如一些主要的矿产地。我们已经与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以及山西省河津市等区域进行合作,建设多种尾矿及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目前,还有3、4个基地建设项目正在商谈之中。我们把行业专家的专业优势和当地资源结合起来,引进有优势技术的企业,使之与当地需求以及政府的扶持政策进行对接,搭建起1个行业发展平台。对于这些区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我们会持续支持,目前这几个基地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三是抓住5大重点行业,分别是有色、煤炭、电力、钢铁、化工。这5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资源消耗量大、能耗高的行业。在这些行业内许多大企业在主业上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但是对资源综合利用比较陌生,缺乏专业的团队和技术。我们首先每年选几个有技术优势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与这些行业的大企业进行合作,等到形成典型的合作模式,起到示范效应,然后请其他企业过来交流借鉴,在行业中进行推广。
另外,为了提高用户接受度,协会还和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建设“低碳、宜居家园”的试点,提倡从设计到建设到装修,都利用粉煤灰等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这个工程正在进行之中,已经完成了设计工作,希望能够以此引起地产行业和社会的关注,最终成为资源综合利用的示范工程,起到引领和辐射作用。
亟待实现“6大转变”
《中国投资》:现阶段我国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与国外相比有哪些差距?
王吉位: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其发展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不断上升的地位。但是由于我国资源地域辽阔、东西部差别较大、产业上下游对接受到行业限制,以及本身产业的技术水平还不够高、缺乏系统标准、用户接受度不够高等多种原因,使得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与国外相比尚存差距。
差距主要表现在:综合利用层次较低,高附加值的利用还不多;综合利用产品较粗放,产品不够精细;资源综合利用的规模普遍较小,技术落后,产品单一;人们的接受程度、思想意识等方面还没有上升到利用废弃物制品时尚、节约资源光荣的高度,因而在设计、施工等环节还是首选天然资源。
《中国投资》:您对于如何解决这些掣肘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有哪些建议?
王吉位: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努力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6大转变:
第一,对资源综合利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待加强,要实现被动利用向主动利用转变。当前,在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各个企业都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但仍有一些企业和政府部门没有把资源综合利用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而仅仅作为被动处理废物的措施。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很低。共伴生矿综合回收率在40%-70%的国有矿山企业不足40%,国有矿山完全没有进行综合利用的占45%,全国20多万个集体、个体矿山基本上不进行综合利用。我国现堆存尾矿约在80亿吨以上,每年新增近10亿吨,而平均利用率不到10%。“十二五”期间应该转变企业观念,要认识到资源综合利用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与核心,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就是最好的节能减排,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所以要加强引导和示范,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格局。
第二,大宗、高附加值利用技术装备有待开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需要提高,要实现单一低值利用向多元高值利用转变。目前我国综合利用途径较窄,产业化水平较低。国内矿山固废和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情况,基本上是先进行有价元素再提炼,再用废渣铺路,生产建材等,利用途径较为单一,对大量的尾矿和工业废渣的整体综合利用造成很大难度。“十二五”期间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应该重点研发盈利水平高、能够大规模推广的原创性技术,开发适合我国资源特点、附加值高的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综合利用产品科技含量。比如说,同样是粉煤灰做砖,一般的砖也就1毛多钱,但是做成仿古砖就1块多钱1块,高附加值产品的效果明显不一样。现在西安等多个地区仿古建筑对仿古砖的需求很大,就看企业有没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第三,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要实现传统技术向原创、集成技术方向转变。目前,企业缺乏投资开发资源综合利用重大关键技术的动力和积极性,国家在资源综合利用的前瞻性技术开发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大多数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只停留在简单的技术上。而且,许多综合利用产品还在使用传统建材行业的技术。但实际上,今后应该鼓励原创性技术。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协会先后牵头组织成立了“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且向科技部争取设立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科学技术奖”。这个奖定会对产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原来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在主业技术里是处于弱势的,现在能够提升到国家层面,在行业里得到认可。我们要大力推动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推动原创性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从专业领域促进重点工程建设推动综合利用产业示范,提升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认知度。
第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亟待调整,要实现分散利用向规模化利用转变。
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受地域、市场、政策、经济模式和发展观念影响很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对于长三角、珠三角等矿产资源匮乏的地区,脱硫石膏、粉煤灰等废弃物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是西北地区粉煤灰产量大,市场容量小,粉煤灰依然处于囤积过量、需要花费巨额资金进行无害化处理、建立粉煤灰库的状态。“十二五”期间应该因地制宜,将全国划分成几大综合利用区域,根据当地资源状况和产品市场前景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和价格机制。
另外,就小区域而言,由于绝大多数企业内部缺乏专业的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力量和管理团队,同时受运输成本和运输半径的影响,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规模难以做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布局分散等特性,造成了资源综合利用在每个行业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也给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十二五”期间应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研究机构技术支持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体系,建设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扶持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鼓励综合利用企业扩大规模,做大做强。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地开展综合利用工作,推动区域内、行业间共同协调发展,大力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原料——产品——服务——物流 ——信息一条龙发展模式。
第五,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上下游跨度较大,衔接不够紧密,要实现自发利用向标准化跨行业利用的转变。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缺乏统一的资源评价和标准体系,与下游行业的衔接不够紧密,综合利用产品很难进入目标市场。以氧化铝工业赤泥为例,赤泥综合利用制成的水泥、各种建筑用砖、仿木材料、硅肥等赤泥产品需要进入水泥、建材、农业等下游行业进行销售,而进入这些行业必然面临一定的行业壁垒和准入要求。例如,目前赤泥的综合利用产业缺乏资源评价、技术标准、产品检测和数据统计体系,无法使赤泥综合利用产品与下游行业之间建立有效的产业链关系,不能形成有机衔接。在“十二五”期间应该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标准体系的建设,规范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制度,促进综合利用产品进入目标市场。
第六,资源综合利用的规划指导和政策体系不完善,要实现政策引导向立法推动转变。目前,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针对资源综合利用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认识深度不够、政策配套体系不完善,加上长期发展目标不明确、支持力度仍然有限,资源综合利用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缺乏专门的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体现在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部分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进展比较缓慢,成为资源综合利用的“短板”。目前,亟需制定资源综合利用专项法律和《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配套法规和条例,从法规政策层面加以大力推动和扶持。
比如说,某电厂把粉煤灰交给综合利用厂处理,为了扶持这个企业,粉煤灰只收取较低的原料费。其实以前电厂自己处理粉煤灰要缴纳购置土地、填埋、维护等多种费用,现在都不用掏了,对电厂而言节约了开销。但是有一些审计部门却认为这是贱卖国家资产。不处理这些废弃资源没有法律责任,电厂去扶持专业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反而成为贱卖国家资产。这种情况不在少数,这些企业就非常需要有法律法规的支持。
推进标准体系建立
《中国投资》:标准的缺失是当前资源回收利用领域的一大短板。作为行业主管协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在推动行业标准体系建立、组织协调各细分行业工作等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果?
王吉位:目前资源综合利用领域标准不完善,不配套而且明显滞后,导致综合利用技术、工艺和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已经影响了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由于我国标准体系建设的原因,使得该领域的行业标准无专业的技术归口单位,标准几乎都是借鉴或参照相关行业标准,没有充分考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特殊性。
“十一五”期间,协会在该领域积极收集整理企业需求,参与相关标准每年的筛选、复审和申报立项等工作。目前已经筛选、复审相关标准一百多项,并已经对《尾矿综合利用术语》《尾矿综合利用产品分类》《尾矿有价组分检测方法体系》《尾矿库复垦条块等级规范》《利用赤泥生产建筑用砖和保温耐火材料》《赤泥中精选高铁砂》等标准申请立项。
协会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签署框架协议,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在我国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内国标、行标的制定与修定,建立资源综合利用的标准体系。从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出发,促进标准立项和标准体系建设,规范促进产业有序发展。
与此同时,协会也正在积极与国内外相关部门和组织联系,针对资源综合利用体系研究,筹建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委员会,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标准的逐步完善。将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有助于产业内企业和市场规范化,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认知度。
期待配套政策出台
《中国投资》:日前,国家发改委等4部门联合发布了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明确表示“国家鼓励、支持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申请境内外上市和再融资”,您认为这对缓解该领域企业普遍融资困难的问题将起到哪些作用?
王吉位:国家发改委等4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通知中提出了规划、投资、产业、价格、信贷、债权融资产品、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上市融资、利用国外资金等方面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这是我国出台《循环经济促进法》以来,国家出台的第1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指导文件,可以说解决了循环经济发展投入不足的问题和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并提高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操作性。《通知》明确了信贷支持的重点循环经济项目,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由于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民营中小企业居多,利润率较低,一直都不是银行青睐的对象,许多企业仅靠自身资金滚动发展,融资困难。我们希望在这个政策出来以后,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适当放宽贷款条件,积极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融资出主意想办法。另外,这个行业上市公司非常少,现在不少效益比较好的企业想上市,希望证监会等相关部门能够予以支持。
协会将积极组织行业内企业,主动联系银行、投融资公司,进行交流和对接,积极寻求支持;同时协会将与相关机构合作,进一步帮助企业搞好融资工作。
《中国投资》:除了投融资政策外,您对于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还有哪些政策建议?
王吉位:首先,前面也说过,希望国家尽快出台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或条例,让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在社会上直起腰杆子;其次,适时调整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目录,原先制定的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应该扩大范围,将近年来出现的新品纳入进去;第三,国家应对于企业的自主创新进行扶持,扶持一些大型企业;第四,之前国家发改委出台了《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环保装备目录》,后续还应该更进一步配套落实细则,比如运用这些先进装备的企业能够在税收上给予优惠;第五,应优先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列入政府的采购目录里给予扶持,以及国家在推广“建材下乡”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让这些产品享受到优惠待遇;最后,在扶持资源综合利用的同时,还应限制那些用原生资源生产的部分建材,虽然国家也屡次限制黏土砖、天然石膏等产品,但执行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从节约资源的长远角度考虑,国家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力度,促进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可持续发展。
万亿元大市场 投资正当时
《中国投资》:您如何看待“十二五”期间资源综合利用行业的发展前景?您预测大概有多大的投资空间?
王吉位:我们正在协助国家发改委编制“十二五”期间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规划。2009年我国资源综合利用量在8亿吨以上,预计到2015年将超过 10亿吨。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资源综合利用产值将显著增长,预计年产值达1.2万亿元以上,约占当年GDP的3%-4%,就业人数预计达3000万人。
“前50年看原生(资源),后50年看再生”,我们相信,随着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全社会认识的进一步提高,今后几年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技术进步会很快,产品质量、品种也会有很大突破,整个产业会有巨大发展。初步预计每年可以带动5千亿元以上的直接投资,投资空间相当大。我个人认为,在国家整顿房地产投资的情况下,应该引导民间投资向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倾斜,这是利国利民的“双赢”产业,对此我们表示欢迎和支持。
《中国投资》:那您认为“十二五”期间,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有哪些?
王吉位:我认为“十二五”应该着力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的资源综合利用。
就重点领域而言,一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重点是能源矿产、大宗短缺金属矿产、稀贵金属等重要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特别是共伴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二是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重点在排放量大、堆存量大、污染严重的废弃物大宗利用和高附加值利用,继续推进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冶炼渣、尾矿、赤泥的综合利用,努力开拓新的利用领域和产品。三是秸秆等农林剩余物的综合利用,农业秸秆、农林“三剩物”、次小薪材等的综合利用,加强不同形态、不同物理性能的废弃物之间共同配合,整体利用。构建跨行业的综合利用框架。四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重点包括废弃电子电器、废旧家电、报废机动车、废旧金属、废旧轮胎(橡胶)、废塑料、废纸及废旧纺织品和机械产品再制造等。五是废旧零部件的再制造,要积极开展汽车零部件、废旧机电产品的再制造。六是水产及其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如甲壳质、甲壳素等海洋与水产产品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另外,就重点工程而言,首先是10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包括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钒钛、铜镍、稀土等),尾矿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脱硫石膏、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煤矸石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冶炼渣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秸秆和农林“三剩物”等木质纤维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废旧电子电器与废旧金属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以及甲壳质高附加值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
其次,还有10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域建设工程,百项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研发工程,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资源综合利用信息、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国际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工程等,都需要重点发展。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