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低碳经济的新路径
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解决人为的气候变化问题,取决于人们能否从燃烧石油、天然气和煤,转变到采用排放很少或者不排放二氧化碳的发电方式。低碳的电力可以来自太阳能、核能和风能,或者那种能够收集和贮藏发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燃煤发电场。
煤比其他能源便宜,使用起来也更方便。但尽管如此,为了拯救地球,我们必须促使电力供应商采用低碳能源。最简单的方式是征收煤税或推行用煤许可制,税率和许可费要高到足以诱使发电商转而采用低碳替代能源。
但目前的决策者显然不愿意征收这样的税。多年来,这一直阻碍了美国迈向低碳经济的步伐。有些欧洲国家倒是成功地推行了“电价补贴”。电价补贴政策采取补贴低碳能源的方式,而不是对高碳能源征税。消费者的电费账单维持不变,但政府须设法筹集补贴的资金。
另一个方法是逐步增加煤电税来补贴太阳能电厂。可以先对煤电厂征收小额税,以支付太阳能的补贴,然后随着太阳能电厂的普及逐步提高电价。消费者支付的电价将由0.06美元/千瓦时逐渐升高到0.16美元/千瓦时的全价,但整个实施过程可以拉得很长,比如40年(这正好是现今新造煤电厂的使用寿命)。
假设截至2010年,整个电力系统是以煤为基础,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为0.06美元/千瓦时。再假设,到2030年转向低碳经济的进程完成一半,那么消费者支付的电价为0.11美元。这时,煤税应该定在0.05美元/千瓦时,以支付0.05美元/千瓦的太阳能补贴。这样太阳能电厂就可以完全收回发电成本——0.05美元/千瓦的补贴,正好可以弥补消费者付出的价格(0.11美元/千瓦时)与发电成本(0.16美元/千瓦时)之间的差额。这样的做法,让消费者支付的电价逐步提高,又同时为采用太阳能给予强大和直接的激励。由于太阳能的补贴由煤税支付,政府的预算每年都可以保持平衡。
在未来几年的实际转变过程中,还会有一个上述说明所没有的强大有利条件。目前的太阳能发电厂可能比煤电厂贵0.10美元/千瓦时,但技术的改良将使未来的太阳能发电厂便宜得多。所以,10年或20年后所需的补贴额将比目前的来得少。
到目前为止,美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的能源争论,还集中在推行累赘的管制与交易许可制。所有化石燃料的主要使用者都必须购买二氧化碳排放许可,而排放许可则在特定市场内交易。许可市场价就相当于为碳排放缴税。
不幸的是,这个制度难以管理,对未来许可的价格也不能发出清晰的信号。欧洲已经实施了这个做法,但其他地方却一再拒绝这个制度。事实上,欧洲在推进低碳能源上最成功的地方并非碳排放交易体制,而是电价补贴和个别国家的碳排税。
现在,是美国、中国、印度和其他主要经济体宣布自己将如何促进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时候了。用小幅、渐进的碳排税来为电价补贴融资的方案可以在美国获得政治支持,也有利于帮助以煤为基础的主要经济体,包括中国和印度,达成共识。
应对人为气候变化的有效长期解决方案是存在的,它们不但在政治上可以接受,也是实际可行的。现在正是采取这些措施的时候。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