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三年,为何塑料袋还在飞
“限塑”三年,效果如何?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的年使用量减少240亿个以上,超市、商场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普遍减少2/3以上。
从数字上看,“限塑”效果明显。但这与人们的实际感观有些差距:比如生产超薄塑料袋的小作坊,生意仍然红红火火;在农贸市场、早点摊位等,从业者仍然大大方方地免费提供超薄塑料袋;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提着超薄塑料袋的消费者;在垃圾站、城郊野外,塑料袋仍然到处飘飞……
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差?如何将“限塑”进行到底?
①禁薄:为什么陷入冰火两重天
在我国,由于超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最大,而且容易破损、不能重复利用,大多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从2008年6月1日起,我国禁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要求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
然而,“禁薄”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结果:在大型商场、连锁超市等,“禁薄”效果较好;而在农贸市场等,超薄塑料袋却屡禁不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
在河北省某县——一个为北京提供超薄塑料袋的主要生产基地,一家塑料小作坊的营销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企业生产一个5丝(1丝=0.01毫米)厚的合格塑料袋要5分钱,给批发商的出厂价是7分钱,而批发商卖给北京超市的价格是1毛多钱,那么超市的零售商通常能卖到2毛钱。对于超市的零售商来说,卖一个合格的塑料袋可以获得约1毛钱的利润,当然愿意有偿提供,而且到超市购物的许多中高端消费者也能接受。然而,如果超市的零售商卖一个2丝厚的超薄塑料袋(造假),虽然生产成本只要约两分钱,也只能卖1毛多钱,利润同样是1毛钱左右,但由于市场监管较严,因此要冒造假和违禁的双重风险,有必要这样干吗?如果提供免费的超薄塑料袋,自己不仅赚不到钱,还要冒违禁的风险,谁会干这种傻事。“因此,超市的零售商有偿提供合格塑料袋的综合成本最低,获利最高,这是首选。”
“而在农贸市场,一个零售商同样想赚取这1毛钱的利润,但却赚不了,为什么?这是因为别的零售商和消费者都不让他赚。”这位营销人员说,比如农贸市场有3位零售商,由于市场监管不力,可以分别提供2毛钱一个的合格塑料袋、1毛多钱一个的超薄塑料袋、免费的超薄塑料袋,那么为了5分钱也会讨价还价的中低端消费者会如何选择?无疑,肯定会选择免费的超薄塑料袋,最后将所有有偿塑料袋淘汰掉。
因此,要杜绝超薄塑料袋,前提条件是要有严格的市场监管。然而,为什么商场、超市的管理者能够做到,而农贸市场的却做不到,或者是不愿意去做?“一般来说,商场、超市对所进商品的质量要求较高,检查较严,本身有一套监管制度;而农贸市场等对商品的质量要求相对较低,几乎没有专职的检查人员,也没有形成相关的监管制度,如何与‘限塑’要求对接?”一位业内人士说,此外,生产超薄塑料袋的小作坊几乎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源头堵不住,自然也给农贸市场的零售商提供了免费供应塑料袋的有利条件。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看,禁用超薄塑料袋,要从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入手。”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翁云宣说,首先,要强化地方政府的职责意识,坚决取缔生产超薄塑料袋的小作坊;其次,对于使用超薄塑料袋最为普遍的集贸市场,应该明确监管责任。此外,消费者也应自觉抵制超薄塑料袋,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②替代:避免形成新的“灰色污染”
“限塑令”实施后,普通塑料袋的使用量明显减少。为弥补消费者对购物袋的需求,不少商家提供了无纺布袋、布袋、纸袋等替代品。如果能够重复使用这些替代品,自然也就达到了环保的目的。
但有关职能部门调查发现,在使用无纺布袋(其原料为聚丙烯,英文简称PP)等消耗原材料更多、价格更高的替代品时,不少消费者往往喜欢“即用即扔”。对此,人们担心:如果为了防止“白色污染”,却产生了“灰色污染”,岂不是得不偿失?
鼓励使用替代品的初衷是好的,但执行起来为什么有时会“走样”?从表面上看,很容易得出这是消费者的观念和习惯有问题等结论。但实际情况如何呢?
“布袋、纸袋、无纺布袋等替代品体积大,也许对于退休的大爷大妈来说无所谓,但对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来说,却不方便携带。而塑料袋三折两折就能放进衣兜或钱包里,使用起来最方便,任何替代品都比不上。”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比如无纺布袋,不够结实,用不了几次就穿底,不可靠;用布袋买菜,用一次洗一次,太麻烦;用纸袋购物,一怕见水,二怕“把手”脱扣,不耐用。实际上,和李女士一样,许多消费者都有着同样的经历。
“购物从使用菜篮子到使用塑料袋,是一种历史进步。塑料袋具有独特的自然属性,自从1902年被人们发明以来,由于其价格低廉、方便易用、性能稳定,得以大量推广应用,至今没有任何其他产品能够真正代替。”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杜欢政表示,过去,人们把塑料袋定性为“随用随扔”的易耗品,这是时代的局限性。现在应该转变观念,把塑料袋变成可以重复使用、循环使用的产品。他认为,“限塑”的着力点在于鼓励人们反复使用塑料袋,以达到“减量化”目的;同时鼓励生产厂家循环利用塑料袋,以达到“资源化”和“再利用”目的。
③降解:亟需堵住假冒伪劣的漏洞
塑料袋最大缺点就是“难以降解”。例如,动物误吃后被“撑死”,埋入土里容易造成土壤板结,飘在空中会造成“视觉污染”等。为了解决降解难题,不少国家采用“变塑”的办法,即要求企业在生产塑料袋的过程中添加淀粉、光分解剂等添加剂,使其变为可降解的塑料袋。例如印度、意大利、泰国、爱尔兰等国家,从2011年起,规定消费者必须使用可降解塑料袋。
可降解塑料袋采用合成树脂、聚乙烯等为原料,有生物降解、光降解两种,分别依靠微生物和太阳光的作用来分解。“一般的可降解塑料袋,生产成本比普通塑料袋高出不少。”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的一家正规塑料制品厂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已经研发出一种几天之内就能够完全降解的新型降解塑料袋,但成本比普通塑料袋高出好几倍,消费者承受不了,厂家也不愿意生产。
根据国家GB/T21661—2008标准,环保塑料袋要求具有可降解等特性,包括再生料塑料袋和新料塑料袋。据了解,用新料制成的塑料袋,易于回收再利用;通过回收加工厂的边角废塑料,经过熔融处理后得到的再生料,也能制成较好的塑料袋。而使用后混杂在一起的各种塑料制品,经过熔融处理后获得的再生料,一般用来制作凳子、脸盆等塑料制品。
目前,国内有不少企业声称自己生产的是可降解的环保塑料袋,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据介绍,有一些小作坊为了降低成本,往往用再生料、甚至用废杂料转化而来的再生料,生产并不具备降解特性的普通塑料袋,以此假冒可降解的环保塑料袋来占领市场。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我国不仅要严禁超薄塑料袋,也要严禁假冒伪劣的可降解塑料袋,这就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扩大监管范围,堵住这个漏洞。
④扩容:做好配套服务更重要
目前,我国“限塑”范围仅限于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一些医院、酒店等虽然没有入围,也在自行实施“限塑”。前不久,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将适时扩大执行“限塑令”的商品零售场所范围,考虑将书店、药店等纳入“限塑”。
“限塑”扩容计划,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有业内人士建议,应该首先解决好现有“限塑”的诸多问题,然后再逐步扩大。在推广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限塑”对象,做好充分的试点工作,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家住北京市西城区某大学的李女士认为,“限塑”应该首先扩大到早点铺、社区小卖部等超薄塑料袋的重灾区,这样既能解决环境问题,也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让老百姓明显受益。为了早些上班,李女士经常到附近的早点铺买早点,总会拎回几个装包子、油条的超薄塑料袋。“不知道这些超薄塑料袋是从哪里来的,有毒没毒,但是看到别人都在用,自己也跟着用。真的很担心,希望有关部门能通过‘限塑’管一管、查一查。”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牡丹园小区的张先生感慨地说,如果扩容只是以简单的方式推进,在某些场合就会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困扰。“扩容应该注重人性化,充分考虑消费者需求,否则就会带来较大的副作用。”前段时间,张先生上小学的女儿因感冒发烧,到小区附近的一家大医院看病。在药房拿药时,止咳糖浆、消炎药、抗生素、输液药堆了一大堆,却被告知药房不卖塑料袋,要到挂号大厅购买。张先生只好用废报纸将药品兜起,轻手轻脚地捧到挂号大厅。但在挂号大厅的塑料袋销售柜台前,却没有看到卖塑料袋的人,据说是买的人不多,售货员时常不在。由于害怕报纸不结实,张先生和女儿只好把小件药品装入衣兜,大件药品用双手捧着,小心翼翼地挪到输液室。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限塑”扩容涉及千家万户,既要关注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也要做好配套服务工作,解决好“限塑”带来的次生问题,这样才能引导人们积极地参与,收到良好的效果。潘少军
链接
塑料袋通常采用聚乙烯(英文简称PE)、聚氯乙烯(英文简称PVC)等原料。聚乙烯无毒、无味、无臭,可制成食品塑料袋;聚氯乙烯本身无毒,但加入的添加剂往往对人体有害,制成的塑料袋不适于盛装食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