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生态修复改善太湖水质 巨紫根水葫芦也能治蓝藻
在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檀溪湾景区的一个蓝藻收集点,一道围网两侧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一侧水面上整齐地长满了水生植物,水质清澈透明;另一侧的水面漂浮着一层厚厚的蓝藻水华。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据介绍,这是《紫根水葫芦消除蓝藻净化水体关键技术结合与示范》项目之一的300亩科研示范滨湖沿岸治藻示范点,而这一项目属于“水污染治理省级专项课题”。水面上整齐生长的水生植物是通过生物工程技术研发的巨紫根水葫芦,对蓝藻有吸附、降解能力,能消除污染区域的蓝藻,净化水体。
吸附蓝藻,分泌克制藻类的化合物
作为人们熟知的入侵物种,水葫芦早已被列为十大外来生态危害物种之一,现在却被用来治理蓝藻。
无锡智者水生态环境公司总经理王益群指着刚刚打捞上来的水葫芦说:“这不是一般的水葫芦,而是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利用生物技术培植出的巨紫根水葫芦,巨大的根系有吸附蓝藻的功能,并能分泌大量克制藻类的化合物。”
无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檀溪湾蓝藻收集点进行的水质监测报告显示,今年9月初投放巨紫根水葫芦后,经过20多天治理,檀溪湾水体的藻密度含量从53280万个/升下降到347万个/升,去除率达99.5%。同时,紫根水葫芦能够增加根域水体的溶解氧(DO)含量,使大量蓝藻死亡时水体的厌氧环境变为好氧环境,有利于好氧生物栖息生存。此外,巨紫根水葫芦还能快速吸收、降低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水体中的总氮、总磷均达到Ⅲ类水质要求。
这项技术在西太湖休闲旅游度假区(滆湖)50亩以及太湖新城“清水流域”中的示范工程同样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改善水质,生态治理是根本
为进一步了解巨紫根水葫芦的综合应用技术,记者电话采访了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所长那中元。他说:“这项技术是把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基因表型诱导调控技术(GPIT)相结合,经过百余次实验逐步摸索研究出来的。我们应用独创的诱导调控方法,变普通水葫芦为紫根、小柄叶的新品种,将其生物负面效应降到相对最低,同时又能将其有益作用发挥至相对最大。这是用强势生态系统快速替换污染系统的方法,以达到标本兼治、攻克内源恶性循环污染难题的效果。”
目前,有关部门在太湖蓝藻及富营养化治理工作中采取了多种措施协同治理的方法,蓝藻打捞、蓝藻水分离技术、生态清淤、调水引流、生态修复等都有应用。江南大学原校长陶文沂教授告诉记者:“生态环境的修复要用生态治理方法,这是最根本的。在采取控源截污、清淤捞藻等措施的同时,如果在太湖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中采用种植巨紫根水葫芦的方法,逐步扩大治理面积,能够把污染物,尤其把蓝藻吸附、消化、降解,这对太湖综合治理的意义很大。”
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着手开始巨紫根水葫芦治理滇池蓝藻污染的研究工作。同时,安徽省发改委对藻华污染治理拟在今年投入1亿~2亿元,使用巨紫根水葫芦治理巢湖,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防止藻华腐臭。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