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行业发展分析 环境保护要求日趋严格
1、有利因素
(1)牛皮天然特性的不可代替性
天然的属性是不可代替的。以牛皮为原料制成的皮革,皮层厚薄均匀、毛孔细圆而直,分布均匀又紧密,毛孔陷入不深、粒面丰满、光滑细致、纤维束粗壮、组织紧密、坚韧结实,手感滑爽、柔软、丰满、富有弹性,皮面光滑平坦,是天然皮革中质量最好的一类,主要用作鞋面革,也用作箱、包、服装、沙发用革等。牛皮革具有许多优点,主要表现为:热稳定性能好,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湿热性和耐寒性;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具有透气性和排湿性;具有较好的着色能力和光泽度;耐微生物和耐化学药品腐蚀。
中商情报网《2011-2015年中国皮革市场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市场趋势拉动产业链发展
当前,中国的鞋类、皮衣、皮包袋等皮革制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鞋产业的中心,生产全球六成以上的鞋。全球范围内,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法像中国一样,拥有良好的产业配套、营销团体、物流中心以及高素质的产业工人。
国内制革企业在完成原始积累的基础上,依靠自创品牌的号召力和研发能力,从全世界进口高质量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积极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加大科研投入,进行产业升级,打造自主品牌。在拉动内需的同时,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的局面正在拉开,为制革行业的产业升级和长远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据美国鞋业经销与零售商协会(FDRA)统计,2009 年中国人均消费量是每年1.6 双鞋,美国人是7.3 双鞋,欧洲人是4.8 双鞋。中国鞋业消费市场正迅速成长,内需市场需求量保持高速增长是必然趋势。如果国内人均消费量提高一倍,则每年将增加消费20 多亿双鞋。
(3)作为畜牧业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 号)中明确要求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生产初步实现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稳定生猪、家禽生产,突出发展牛、羊等节粮型草食家畜。制革业作为畜牧业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皮革制品产业的主要材料供应商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制革工业发展道路成为可能
目前,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制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以下举措:
①加大科技投入,围绕制革业的新的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等科技难关正被一一攻破。部分技术如超载转鼓技术、无铬鞣制技术、铬鞣废液循环回收利用技术、生产节水技术和中水回用技术等都已经在生产中得到应用,有力促进了制革业的技术革新、实现清洁生产和降低消耗。
② 使用无污染、少污染原料、节水工艺,逐步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
③ 推行集中制革、污染集中治理,建设和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各级政府对污染产业的用地规划越来越科学合理。如本公司所在地是福建晋江制革集控区,污水经处理后统一排放到泉荣远东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募投项目的瑞森皮革位于福建漳浦赤湖皮革园区,皮革园区立项前,都按规范提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过审批,同时,皮革园区内统一建设集控区污水处理厂、统一建设排污管道、集中供热、供水、供电等。
2、不利因素
(1)技术贸易壁垒不断出现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皮革及制品如皮革服装、皮包、皮鞋等产品的出口在国际上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不断出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外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日益加深,一些国家提出了限制性指令,此外,一些大的买家为了避免因为皮革制品中的一些化学物质超标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而进行赔偿,他们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皮革时往往附加皮革中的一些特殊化学物质的限量规定,这种倾向已构成影响我国皮革和皮革制品进军国际市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生态皮革迫在眉睫。
(2)环境保护的要求日趋严格
国内的制革企业面临着日趋严厉的环保法律法规的监管。从目前来看,制革工业的污染治理虽然已取得很大突破,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环保的要求已从皮革生产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延伸到成品革本身含有的化学物质是否对人体或环境产生影响。随着国内外环保意识的提高,市场将对成品革在加工过程中及产品本身提出更高的环保要求,这将增加成品革的成本,影响竞争力。
(3)发展中国家同行的竞争
东南亚及周边国家都是我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些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出台优惠政策。如韩国生皮进口关税为1%,增值税为10%,在出口时全部退还企业;印度、巴基斯坦进口生皮为零关税;越南、印尼等都相继出台招商引资的新政策。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