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拟建厨余垃圾处理站引争议 产生致癌物难降解
生活垃圾焚烧后排放的二恶英,是国际公认的一级致癌物,污染毒性大,又难以降解,其半衰期是14年到273年,且易在人体内积累
城市厨余垃圾该在何处消纳?
北京市西二旗要建厨余垃圾处理站(以下称西二旗垃圾站)的消息,让这里的业主们无法安睡。
12月23日,随着北京市海淀区市政市容管委对西二旗垃圾处理站建设问题第二次公示的结束,西二旗垃圾站附近领秀新硅谷等小区的业主,也加紧了反对该厨余垃圾站进程的行动。
“我主要是觉得我们买房时这片规划是体育公园,但等我们入住了,突然就改建垃圾站了,而且离居民区不足300米,不符合国家规定的500米最低卫生防护距离。”该小区的一位业主说。
建设规划始末
所谓厨余垃圾,特指餐饮业、宾馆及企事业单位食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以及废弃的剩饭菜及食物残渣。据调查,一家中型宾馆一天的厨余垃圾约为400公斤,其中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餐桌上吃剩的废弃食品各占50%。北京每天约产生1300吨厨余垃圾,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如何安放它们日渐成为一件大事。
根据规划,未来两年,海淀区将建三个厨余垃圾处理站,就近解决辖区“南北中”三区域的厨余垃圾无害化问题。其中,位于北部的西二旗垃圾处理站率先启动。
按照规划图,即将建设的西二旗垃圾站位于西二旗北路北侧,紧邻城铁13号线。周边1公里范围内包括已建好的领秀新硅谷、领秀硅谷、博雅德园等社区,以及规划中的西城区回迁楼、回龙观回迁楼小区,地处海淀区科技园地带。各小区成熟之后,大约有10多万业主居住于此。
据该项目介绍显示,该工程建成后,厨余垃圾日处理能力达200吨。但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厨余垃圾处理站建设,在规划和未与当地业主进行沟通之前,便开始在政府网站公示。这让附近的业主们无法接受。从11月初开始,他们就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反对在该地建厨余垃圾处理站。
据悉,目前该项目第二次环境评价工作已经结束,环评公司于12月12日制作出环评简本,并向附近小区业主进行公示,征求意见。第一次环评公示的内容是区市政市容管委委托北京大学环境评价室作出的;在第二次环评公示阶段,先在小区居委会公示10个工作日,并派出专门的工作人员收集意见;接下来,还会向周边企业征求意见,即第三次环评公示。环评通过之后,便是发改委立项和规划局规划审批、公示阶段,全部完成后,才开始正式建设。
按规定,环评获得通过,之后的程序便会迅速启动,一座厨余垃圾处理站将与居民日夜相伴。
业主反应强烈
然而,对于该垃圾站的建设问题,附近小区业主的反对声音很高。
根据2006年的规划,该垃圾处理站的位置本来应该建一座体育公园,但在今年11月23日,部分居民在网上发现了海淀区市政市容管委公布的规划更改公示:要将2006版控规中规划的西二旗一处体育公园用地(约两万平米),调整为环境卫生设施用地,用于建设海淀区西二旗厨余垃圾相对集中处理工程项目,日处理规模为200吨。
但区市容委相关负责人在回复业主疑问时表示,该绿地原先确实规划为公园,但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多年前,对厨余垃圾的回收利用意识,以及处理难度等方面,都与现在不一样。随着技术的发展、居民生活需求的变化等因素,政府对城市规划也会有所改变。
北京市规委此前开过一个调整专题会,对城市发展需求、新增城市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此外,海淀区用地紧张也是一个客观事实,区政府通过前期调研,最终选择了西二旗这个位置。此外,原先要建的体育公园不会因垃圾处理工程而取消,有关部门将在原址附近兴建,建造标准也将相应高一些。
除了对规划用地的随意更改,业主也对区市容委的公布信息途径不满。因为,公示中有如下文字:“根据规划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现就该项目规划调整情况进行公示,听取公众意见。公众可通过网站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
在一些业主看来,区市容委的这种做法本身就存在问题,“没有人会经常去上政府部门的网站,这种公示途径明显不妥。”
身为律师的孙海阳认为,根据《北京市城市规划公示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第(五)项规定:公示的组织者负责收集公示意见,每一户(房屋产权人和承租单位公房的住户)和每一单位都享有投票权。个人意见应签署姓名,单位意见应加盖单位公章。公示的时间不得少于15个工作日,公示的全过程要经建设工程所在地公证部门公证。
“海淀区市政市容委现仅以电子文件方式在其政府网站上公示,仅以一个网易的163邮箱收集公众意见,并且没有公布任何公证方式。此种做法,完全违背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公示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孙海阳称。
对于该垃圾站可能带来的污染,是业主最为关心的问题。虽然西二旗垃圾站的运营方北京嘉博文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他们的项目建好后,未来的厨余垃圾处理将制成腐植酸,作为化肥伴侣改善长期使用化肥的土壤,且整个生产流程在封闭厂区内,运来的厨余垃圾半小时内被处理掉,不会排放有害气体……但在该垃圾站的选址周围,500米内的小区就有好几个,其中领秀新硅谷距其不足300米,许多小区都处在该垃圾站的下风向,业主自然害怕受到污染。
另外,至于垃圾焚烧厂与居民区相距多远才是安全的,这在中国环保界一直存在争议。2004年、2005年国家环保部门出台相关规定提出800米、1000米距离;2008年又发文称,垃圾焚烧厂外300米才是安全防护距离。海淀区市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厨余垃圾站距离居民区多远才算安全,目前并没有国家标准,他认为150米以外都应该是安全的。
除了距离,对于污染物的害处,业主们也很担心,尤其是二恶英。生活垃圾焚烧排放的二恶英,是国际公认的一级致癌物,污染毒性大,又难以降解,其半衰期是14年到273年,且易在体内积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认为,二恶英不能按照一般常规污染物排放源的计算方法,计算和考虑环境防护距离,300米的防护距离本身就不安全。
当然,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即便对这些有毒气体控制得好,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垃圾站根本无法控制气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垃圾站周围一定距离内刺鼻气味不可避免。
这,也是业主最为担心的问题之一。
是全国性难题
在西二旗建厨余垃圾站遭附近业主反对,其实,类似的事情近年来在全国并不少见。仅在北京,就曾发生过高安屯、六里屯、阿苏卫等地居民对筹建垃圾处理站的强烈抵制事件。
有专家认为,近年来越来越多业主反对建垃圾站的行为,反映了“邻避运动”在中国的兴起。
“邻避运动”的核心内容是“别建在我家后院”,最早出现于欧美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起因于垃圾处理厂等市政工业设施在建设中,经常遭到附近居民的反对。
在亚洲,“邻避运动”最早产生在日本。随后,在后续发展起来的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也相继出现。
这种情况虽然最早出现于欧美国家,但是随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当地政府逐渐掌握了一套处理此等事情的方法,并形成了固定制度,较好地处理了公众利益和政府利益的关系,使“邻避运动”越来越少。比如,政府在建设类似垃圾处理厂这样的设施时,会最大范围地通知居民,并通过听证会形式收集公众意见。
但在中国,这种对建垃圾厂公平、公开、公正的处理方式和制度显然还没有形成。政府缺少谈判的能力,居民也缺乏对政府的信任。
比如在12月15日,面对西二旗业主们的诸多质疑,海淀区市容委的官员、环评专家要么推脱责任,要么业务不熟练,无法做出合理的回答,最终激怒了业主。第二次环评结果公示后,在征求居民意见时,相关部门的工作也做得不够细致,许多业主居然无法领到表格。而之前的一些公示,也很难被受影响的业主知晓。
“我只是觉得现在我们无处申诉,北京市政府和海淀区间相互踢皮球,真让我们寒心。”领袖新硅谷一名业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对此,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认为,中国要想真正减少“邻避运动”,需要在决策过程中实现公开透明,并有制度保障,这都是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努力的方向。但诸大建对政府部门的能力和认识并不乐观,他认为,目前政府还没有认识到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一个城市、一个国家‘邻避运动’越多,说明制度化管理越弱。”诸大建表示。
目前,西二旗垃圾站附近的业主正在聚集成一股力量捍卫自己的权益。他们中间有律师、有环境专家、也有大学教授,这些人正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誓与将建的厨余垃圾站斗争到底。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