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遇排放“瓶颈” 焚烧工业污泥成破局良方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我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纺织业同时也是一个高污染行业。2007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纺织业被列为重点污染行业。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印染行业污水排放总量居全国制造业排放量的第5位。60%的行业污水排放也来自印染行业,且污染重、处理难度高,废水的回用率低。
因此,有效解决污水处理难题,将成为制约纺织印染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因素。近日,从苏州吴中区传来一个好消息,通过焚烧处理印染行业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工业污泥,既有效降低了纺织印染业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而且极大降低了工业污水的处理成本。
位于苏州吴中地区的甪直镇,素有“神州水乡第一镇”之美誉,周围有吴淞江、清小江、界浦江、东大江环绕,又邻近澄湖、独墅湖、金鸡湖、淀山湖、阳澄湖等湖群,故又有“五湖之厅”与“六泽之冲”之称。
甪直不但是水乡,也是经济重镇,更是纺织印染企业集中的“排污大镇”。 甪直镇有纺织、印染类工业企业268家,每天产生约6万吨印染污水,分别输往镇内两个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在处理印染废水过程中,每天又会产生约60吨污泥。
工业污泥水分多、重金属含量高,向来是城镇污水处理厂的难题。如何处理这些工业污泥,曾经成为纠缠该镇的“头等难事”。一旦污泥不能妥善处置,势必影响古镇的生态环境,给当地旅游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甪直的难题同样是困住我国纺织印染业发展的“瓶颈”。
我国印染行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截至2003年底,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福建5省的印染布产量已占全国印染布总产量的86.5%。而浙江、江苏、山东又是重点流域淮河、太湖所在地,水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严峻。
由于印染业在工艺过程中排放废水,一些大城市已退出印染业,如北京市区内基本没有印染企业,上海市2003年印染布产量仅3亿米,不及一个大型印染企业的年产量。印染企业在向小城镇转移,有不少是在工业园区内。
目前,印染废水治理以集中处理为主,部分大的印染企业单独建有污水处理设施。绝大部分印染废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但由于各地达标排放标准不同,水环境功能要求也不一样,经处理后排放的印染废水仍对当地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由于新工艺、新原料、新染料、新助剂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使得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中污染物变得越来越复杂,处理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这就注定,谁能有效破局谁就掌控了发展的良方。
甪直镇找到了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烧掉它”!
位于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的吉力热能有限公司,利用两家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与煤泥混合制成燃烧浆料,不仅可以直接无害化焚烧,而且每处理一吨污泥还能节省200多元。日前,甪直镇投资990万元,在吉力热能公司建成的污泥拌煤泥混合循环流化床焚烧项目已正式投入运行。
吉力热能有限公司2007年落户甪直镇,并建成了一座以提供蒸汽的热电厂,专为纺织印染、五金机械等企业提供清洁蒸汽。经过广泛调研,吉力热能公司与河海大学合作,根据自身特点及甪直工业特点,通过掺入污泥焚烧实现对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
吉力热能公司总经理严伟介绍说,经过与河海大学联手反复试验,他们终于找到了污泥与煤泥的最佳配制比例,提出了污泥拌煤泥混合制作煤浆焚烧的工艺,即根据流化床式发电焚烧炉的特点,将含有大量水分的污水厂污泥代替水来制备煤浆,同时,还能利用污泥固体物质中占的热值,达到能量的最优利用。
2010年7月,这一"吃泥工程"正式启动,经过近一年的紧张施工,于2011年6月建成投运。记者在现场看到,来自两座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替代了原先制作水煤浆所需的水,通过与煤泥混合之后,制成了锅炉燃烧的煤浆,然后用泵输送到循环流化床焚烧炉进行燃烧。在尽可能不降低煤泥焚烧效率的条件下,实现了污泥的全部焚烧。监测结果显示,混煤泥焚烧后产生的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在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又有明显降低。
这套“吃泥”装置运行几个月后,严伟算了一笔账:镇区的两座污水处理厂常规处理1吨污泥,需要大约300元的成本,而通过这项新工艺每吨污泥处理费用为140元。此外,按热电公司日消耗标煤100吨计算,掺入污泥后焚烧每天可节约标煤3吨。严伟说,目前公司每天可以焚烧50吨污泥,产生700吨蒸汽。接下来,公司将对原有设施进行改造,达到日处理污泥100吨,实现全镇工业污泥的全部焚烧利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