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生态补偿开了个好头
宝鸡峡水库闸口。渭河由甘入陕,穿过宝鸡峡即进入关中平原。
818公里长的渭河,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的鸟鼠山,在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
今年3月中旬,记者踏着没过脚踝的积雪,走到鸟鼠山下的渭河源头。当地人说,渭源好几年没下这么多雪了,瑞雪兆丰年,有了这几场雪,渭河也高兴。
渭源县环保局局长王俊说,去年11月,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江泽林到甘肃的定西、天水两市调研渭河上游的生态环保情况,实地察看了渭河源。12月底,陕西那边就给定西、天水送来600万元补偿金,渭河流域跨省生态补偿开了个好头。
补偿体现尊重
上游地区为保水质作出牺牲,付出劳动,应当得到下游地区的补偿
陕西为啥要给甘肃的两个市补偿?
渭河在陕西境内流经宝鸡、杨陵、咸阳、西安、渭南四市一区,滋养了被誉为陕西“白菜心”的关中平原,这里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集中了全省60%的人口、53%的耕地、70%的灌溉面积以及81%的工业产值。
“渭河对陕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主动提补偿,不仅体现环境有价这一理念,也显示我们治渭的决心。”江泽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在定西、天水两市调研时,我们看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比关中要差。为保护渭河上游的水环境,他们作出很大的努力,也付出不少的代价,特别是这几年在水污染治理中投入不少资金,渭河甘、陕断面一直保持Ⅱ类、Ⅲ类水质。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给予力所能及的补偿。”
为保渭河水质,定西、天水两市作出哪些努力?
定西的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2000年,全市开始大规模种植马铃薯,淀粉加工也随之发展起来。“小粉坊容易造成水污染。这几年,全市7县1区共关闭418家淀粉加工企业,现在剩下的28家,都按要求上了治污设施。”定西市环保局副局长高嶙说。
渭源县总人口35万多,农业人口33万,去年财政收入仅为9000万元。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县里投资800多万元建了生活垃圾处理场,投资3000多万元(上级投资1000万元,自筹2000多万元)建起城镇污水处理厂。
天水市从2007年开始先后关闭86户小粉坊,现在淀粉加工企业只剩两家。“十一五”期间,全市对污水排放不能稳定达标的11家重点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提升了污染物处理能力,并关闭了水污染物排放大的铜酞菁和酞菁蓝生产。
“渭河流经天水,但天水也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天水市环保局局长杨永晖说,“我们结合全市大力发展装备制造和电工电器产业规划,严格控制水耗高、水污染物排放大的造纸、化工等项目建设,从源头上挡住了新的污染源。”
补偿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陕西省环保厅厅长何发理说,国际上有多种计算生态补偿的公式,结果都不一样。如果细算账,流域跨省生态补偿没法搞。“我们认为,开始搞补偿时宜粗不宜细,关键是先搞起来,以后逐步完善。”
基于这样的共识,去年12月初,陕、甘两省沿渭六市一区在西安签订了《渭河流域环境保护城市联盟框架协议》,提出一些基本原则:设定跨省、市出境水质目标,按水质目标考核并给予补偿;各出境断面的考核因子暂定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两项;各考核断面的出境水质以两省环保厅共同认可的监测结果为依据。
补偿推动治污
得到补偿,要把治污压力变为动力;补偿别人,自己更要铁腕治污
“陕西主动给我们补偿,我们没想到。”高嶙和杨永晖都谈到,陕西省政府和环保厅的领导两次来调研,他们都参加了。陕西方面当时表态,甘肃交出合格的水,付出了代价,不补偿说不过去。“人家说到做到,体现了对我们的支持与尊重,也在全国起了示范作用。”
他们也表示,补偿是好事,但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渭河既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也是定西、天水人民的母亲河。用当地人的话说,渭河流域是定西、天水两市的“金腰带”。《渭河流域环境保护城市联盟框架协议》提出,陕、甘两省沿渭各地携手保护渭河水环境,共建千里渭河生态长廊,实现渭河流域水质联防联控及水质保护目标。
目前,定西、天水两市工业企业较少,影响渭河干、支流水质的主要是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和农业面源污染。
定西市提出,到2015年沿河的渭源县、陇西县、通渭县、漳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负荷率均要达到75%以上,其生活污水再生回用率、污泥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20%和50%以上。严格监管马铃薯淀粉生产等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全面实施规模化禽畜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污染治理。
鉴于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已占全市废水排放总量的82%,天水市规划建设了7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目前已有2座运行,5座正在建设。规划建设了6个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场,目前已有5个投入运行。市政府还要求环保、农业等部门,严格审批新建规模养殖场,积极推广发酵床生态养殖等技术,并引导小型养殖场建设沼气池处理废水和粪尿。
补偿别人,自己更要铁腕治污。陕西为解决渭河黑臭问题,“十一五”期间在全流域关闭200多家造纸和小化工、小电镀企业,流域内54个县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设区市的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30%提高到2010年底的70%以上。渭河陕西出境断面消灭了劣Ⅴ类水体。
今年3月10日,西安市又关闭了6家造纸企业。西安市环保局副局长张炳淳介绍,造纸企业是影响西安市渭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源,根据西安市造纸企业关闭淘汰工作目标,今年年内还要关闭一批造纸企业,并全部取缔化学制浆造纸工艺。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陕西在省内沿渭四市一区实施断面水质考核,哪个地方的出境断面水质不达标,由省财政直接扣钱。截至去年底,全省共扣8000多万元。“去年渭河水质变化很大,说明扣钱很管用,它逼着各市自己想办法治污。”何发理说。
补偿还需完善
渭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渭河流域跨省生态补偿需要更多政策支持
陕西拿出的600万元补偿金,定西、天水两市各得300万元。按照双方协议,生态补偿金专项用于渭河流域污染治理、水源地生态建设、水质监测能力提升等工程和项目,不得用于平衡地方财力。
“这笔补偿金是从陕西的环保专项资金中拿出来的,钱不算多,但可以帮助定西、天水干一些事。”何发理表示,陕西、甘肃都是西部地区,都还不富裕,从调研情况看,定西、天水的市、县环保部门承担着很重的环保责任,他们的办公条件、人员、装备、监测能力都有待提升,所以双方约定这笔补偿还是用于环境保护。
生态补偿的一项原则是“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对于一个流域来说,上游地区为保护环境牺牲发展机会,作出保护努力,为下游地区提供优良环境,下游地区从中受益,理论上说应该对上游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补偿。不过,在实际操作中补偿经济社会发展涉及许多问题,两个省之间协调不了。
“补经济社会发展,陕西也补不起。”何发理说,“目前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商量怎么补、补多少、补给谁,先做几年看看,不断总结经验。我相信随着陕西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补偿会更趋合理。”
提到渭河流域的生态补偿,定西、天水两地市、县的有关人士表示,渭河是黄河的一条主要支流,其水质好坏直接影响黄河干流。希望国家更加重视渭河流域水环境保护,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特别要按照不同情况,采取差别政策,在安排贫困落后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项目时,取消地方资金配套。
“污染治理的最大问题是缺资金。像定西、天水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市、县两级财政收入有限,能保工资发放就不错了,根本没有能力再拿项目配套资金。这样就导致许多项目没法上,或者上了也不能按期完成,即使完成也不能正常运行。”高嶙说。
保护环境,更得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拿渭源来说,全县没有什么工业企业,这几年大力发展马铃薯、中药材的种植和加工,环保上对淀粉和药材加工项目都卡得很严。但是,去年马铃薯销售困难,农民增产不增收,逼得大家就地加工淀粉,而搞淀粉加工就得增加环保投资,人们的积极性难免受挫。
“我们地处渭河源头,保护环境的责任很重,但我们也想发展,广大农民也想奔小康。”当过乡镇党委书记的王俊说,真正的生态补偿,应该让农民得到实惠,能够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这一问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