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大力兴办规模化沼气产业链工程

更新时间:2012-04-13 08:26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阅读:858 网友评论0

“在生物质能源开发中,降解最充分、利用最便捷、生态效果最好、多重利用最切实、建设和运行成本最低、技术最成熟的途径就是沼气生产。”著名经济学家杨承训、微生物学家杨承谕,两个近80岁的老人,最近通过科技日报记者建议,当前我国生物质能源不能靠粮食,而应大力兴办规模化沼气工程,并逐步形成“养殖—垃圾—沼气”产业链。一头推动循环农业,利用“三沼”改良土壤、取代部分化肥农药;一头发展清洁新兴能源。他们说,这一产业对于解决能源短缺和垃圾治理、实现农业生态化、实施循环经济乃至缓解就业压力有重大现实意义。我国应抓住时机把这一极好的项目发展为大产业,可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一定程度上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循环农业和能源—治污”道路。

他们认为,近年来,我国开发沼气虽然取得一定成绩和经验,但问题也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1.规模小、太分散,以户办为主的建设质量更低,难以发挥规模效益和持续性生产(如温度、压力、菌种、投出料等问题),运行中做不到反应物的合理“输入”“输出”和组成科学比例,加上当前的“农业副业化”、农业劳力转移和弱化,致使沼气生产看起来“星罗棋布”,实际上边生边灭、时断时续,常常花钱买吆喝;2.与城乡废物处理结合不够,一方面城乡垃圾成灾污水处理困难,一方面能源短缺,现成的大量有机肥料废弃致害,更达不到构成大循环经济的要求;3.对秸秆和其他农业废弃物利用颇差,多地露天焚烧屡禁不止,造成浪费和污染;4.科技支撑严重不足,普及性实用性技术指导不够,没有组成完整研发体系;5.经费支持较弱,往往“撒胡椒面”,形不成大气候;6.沼气事业仅交由一两个部门兴办,形不成合力,有时相互掣肘。

鉴此,他们提出大力兴办规模化“养殖—垃圾—沼气”产业链工程的建议:

1.转换思路和策略,像发展核能一样把兴办规模化沼气工程作为一项新兴大产业来抓,尽快形成较大的“养殖—垃圾—沼气”产业链,列入国家工程计划,由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主,有条件地吸收民间资金,兴建专业性沼气综合企业,逐步发展成一大产业。

2.把兴办沼气产业与城乡治理垃圾和污物污水一并考虑,充分利用秸秆、农林牧渔废弃物、海生菌和野生植物等,解决秸秆机械化打捆收集问题并以偏优价格收购,形成“治污—沼气—肥料”综合产业链,以部分地解决能源和生态难题,发展循环经济。

3.当前以兴办中型沼气企业为主,多选在城乡结合部;在广大农村与养殖业和秸秆利用废物处理相结合,建设全天候运行的沼气“池”;农户宜多采取“联户办专人管”办法,避免发生频繁“生灭循环”。大型沼气工程可依托食品企业或治污部门。先搞试点(如优先在缺电地区),取得经验后再推广。力争10年内取代1/4—1/3天然气,超过风能;有条件的利用沼气发电(以中小型为主),弥补电力缺口。

4.组成致力沼气产业的科技支持和全程服务队伍,负责研究、设计、指导、推广、维修沼气产业的各项技术,特别是综合治理综合利用,并组织产学研金技术攻关(如分散与集中的通道、储能方式等)。

5.国家给予足够经费支持,条件成熟时逐步让沼气企业自立自营。即使花几千亿元投资,算能源治污生态大账也是划算的(搞得好可取代至少5000吨石油进口);在各项政策上给予特殊优惠。

6.国家和地方均组成一个跨部门的专门机构,负责沼气产业工程的统一筹划、安排、实施、督导和协调,解决发展和运行中的难题,推广成熟经验,攻破薄弱环节。

7.建议中央发一份重要文件,大力推进规模化沼气产业化工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大力兴办规模化沼气产业链工程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