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的烦恼
桐乡是江南水乡,因水而自豪,但也因水而烦恼。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环境问题,加大了水环境保护力度,启动了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水环境面貌和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全市一些农村,河道自净能力差、污染严重,给农作物生长和农民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
如何让农村河道变得更清澈,怎样治理更符合农民生活又能使整治效果最好?带着这个课题,近日,记者展开了专题调研。
2622条河道密集分布
桐乡市地势平坦,属典型的江南平原水网。走进农村,稠密的水网,纵横的河道,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桐乡市境内究竟分布着多少河道?据市水利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大小河道共2622条,总长2264.61公里,水域面积率为7%。其中包括骨干河道47条、重要河道278条、一般河道2298条,它们一起构成了纵横交错的平面水网。这些河网对于桐乡市的防洪排涝、引水灌溉、航运交通、水环境改善、生态平衡等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桐乡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农村的河道、河塘绝大部分是自然形成的,已运行了很多年。“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河道捻淤泥当肥料的农村传统生产方式发生改变,加之骨干河流水运交通发达、小河小浜退化等原因,桐乡市河道现状发生了很大变化。”市水利局河道管理站工作人员胡献明说。
脏乱和污染现象突出
虽然经过近几年来的整治,大部分河道面貌焕然一新,但记者走访时发现,在桐乡市的一些农村,仍有部分小河道水流严重不畅,有的形成死水;特别是农村房前屋后的小河小浜“脏乱差”最突出,不少村的河道已经成为天然垃圾场。
“农村河道水环境的恶化主要是人为破坏造成的,加上河道淤积等自然因素,这些对水体环境都会造成直接影响。”胡献明向记者分析道。
据了解,从2004年开始,尽管桐乡市在河道整治方面下了大力气,但河道总体水质仍不容乐观。市水利局的调查数据显示,桐乡市境内各河道水质均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呈严重的有机污染及富营养化状态。除部分水源地河道局部时段水质为Ⅲ类外,其余大部分水体水质均属于Ⅳ~Ⅴ类,京杭运河大麻段甚至是劣Ⅴ类。骨干河道如此,而村庄聚集段、企业周边的河道水环境更为恶劣,水生植物蔓长,垃圾乱堆,黑、臭、脏现象十分严重。
“从目前来讲,桐乡市河道河水已基本不能饮用,河道水质的逐步恶化,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条重要标准,而河道是改善农村环境的重要载体,因此,做好以河道整治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惠及广大百姓的一项民心工程、惠农工程,意义重大。
事实上,河道综合整治的工作桐乡市一直未曾松懈。据了解,这几年来,桐乡市依托建设“万里清水河道”,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农村水环境整治的效果也在不断显现,在增强防汛抗旱能力的同时,河道的生态功能逐渐恢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但不可否认的是,受部分河道淤积严重,自净能力差和水污染、脏乱现象突出等原因,目前桐乡市河道特别是农村河道水环境恶化现象仍然存在。“农村水环境的整治,关系到千家万户,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综合整治工作千头万绪,任重而道远。”采访中,胡献明这样表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