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不是梦
你知道吗?大自然每天都在进行着海水淡化。而几乎所有靠近大海的城市,都在梦想让海水变淡水;甚至那些离海颇远的地区,也在琢磨着如何让海水来化解缺水的危机。
近日,大连市委书记唐军给“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的记者算了一笔账:“大连如果从北部的水库调水,工程耗资加上生态环境的代价,加上水资源费,获得一方淡水,成本得在3块钱以上。而如果我们加快研究海水淡化技术,加大应用力度,每一方海水淡化的成本未来有可能比5块钱还低。”
唐军的话代表了很多人的梦想。同时也预示着,我国的海水淡化,正在步入一个应用带动创新的时代。
淡化技术:膜法和热法
全球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大气水循环,其实就是海水变淡水的过程:海平面的水被太阳的热量蒸发后,变成水汽云团,被大气环流输送到陆地上空,凝聚而下降到地面,这就成了淡水。
正是被这最简单的海水淡化过程所启发,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发明了海水蒸馏获得淡水的技术。
2012年5月24日,由国家海洋局主办的“海洋科技展”首次亮相“科博会”。会上,海水淡化装置受到参观者的热情关注。在“海洋公益性科研”专项展区,“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成为焦点,不断有观众向工作人员询问:一吨海水淡化的成本是多少钱?成本能否降低到最适合社会需求?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负责人介绍说,这台5000吨级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是我国目前出口的最大规模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它对海水水质要求不高,经过该装置处理的水,水质非常好,类似蒸馏水。这种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如果进一步市场化,有可能为北京、天津这样的饱受缺水困扰的城市解决饮用水问题。
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海水淡化。科学家研究海水淡化主要有两条路径,即膜法和热法。所谓的膜法,模仿的是筛子的原理,水分子比水里的那些杂质的分子要小。把海水加压以后,变成水分子向“渗透膜”穿越,水分子可以通过渗透膜,而海水中的盐分等由于颗粒比较大,无法通过渗透膜。这些穿过了渗透膜的水分子重新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淡水。垃圾填埋场的渗漏液处理,采用的也是类似的原理和工艺。
而热法的原理就是蒸馏了。把凉的海水加热,生成蒸汽,盐分沉淀凝结下来;蒸馏到上空的水汽遇冷再凝聚时,就生成了淡水。
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张文台说:“大连可以说四周都是海,海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海水变淡水的理想真的实现,那么大连就会由缺水城市变为丰水城市;大连就会从需要买水的城市,变为有能力卖水的城市。”
淡化海水:“供不应求”
在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总工程师阮国岭的办公室,有一台饮水机,上面的桶装饮用水是“海淡纯净水”。阮国岭说,这家研究所内的饮用水都是淡化海水,这种淡化海水无色无味,喝起来和普通纯净水并没有任何区别。
谈到淡化海水的水质,阮国岭介绍,他们对多个淡化海水项目产出水进行监督检测,按照现有106项自来水标准做了104项检测,发现淡化水都符合饮用标准。
目前,我国淡化海水显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每天大约能够淡化海水70万立方米左右。这些淡化海水约有70%用于工业,30%通过不同的方式被人饮用。
阮国岭说:“现在淡化出的海水,基本是就地消化。以天津为例。天津新泉海水淡化厂设计能力每天15万立方米,主要为天津石化供水;而北疆电厂海水淡化能力目前为日产10万立方米,一期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天能产水20万立方米——这些水将供给滨海新区4个自来水厂,与净化后的自来水混合进入城市管网。”
在大连,淡化海水也供不应求,大连石化更是在这方面走到了全国前列。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助理、生产新区主任马强给“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的记者算了一笔账:大连市给企业供水不含水资源费的价格是每吨3.52元,企业使用自来水制成工业锅炉用水的成本每吨12元左右。而使用冷却炼油装置后的海水,将其淡化制成工业锅炉用水的成本,每吨只需要8元钱。到2012年4月底,大连石化海水淡化和再生水回用装置累计产出淡化水3700多万吨。
政策激励:加速“海水淡化”
在广东东莞,理文造纸厂和玖龙纸业隔墙相望。这两家企业离海较近,企业用水比较困难,因为要取用的河水随时会受海水倒灌的影响。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尹景辉说:“思路一变,困难就是资源。理文纸业和玖龙纸业投入近两亿元资金,上马了先进的海水淡化双膜法脱盐工艺。用这套工艺,每立方米的制水成本约为2.5元左右,节约了大量的淡水资源,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大量的应用提升了政策制定者的信心。2012年6月4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了“全国海水淡化工作会议”,会议主题就是研究部署“十二五”海水淡化任务。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强调,发展海水淡化产业,要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统筹规划,推进海水淡化产业有序发展;二是强化试点示范,构建完整产业链;三是组建产业联盟,构筑技术装备支撑体系;四是实施激励政策,助力产业健康发展;五是加快完善相应标准,强化政府监督鼓励;六是做好综合协调。
作为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近年来海水淡化日益受到重视。今年2月份,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并给予政策支持。
“十一五”以来,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迅速。海水淡化关键技术有所突破;海水淡化主要设备和成套配置的设计、制造和装配能力已初步具备;海水淡化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能自主承接大型海水淡化工程。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李静介绍说,通过“十一五”期间的不懈努力,海水淡化成本逐步下降,目前规模化生产的海水淡化水成本可以降到5—6元/立方米,已初步具备市场竞争力;这时,如果企业主动、大胆地应用起来,各地的激励政策再配套跟进,海水变淡水将指日可待,“海水淡化”不是梦。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