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汾江治污苦战工业废水
汾江河,对于佛山功不可没,历史上,佛山因此成为商业和手工业重镇。汾江河见证了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文化:粤剧和武术。至今佛山精武体育馆依然伫立在汾江河畔,注视着这座城市的兴衰。
然而,今天的汾江河,带给佛山的,远远不止运输与文化这样简单。这条途经佛山面积260平方公里的河流,周围居住着佛山200多万居民,默默地接纳着佛山工业与生活的污染。
人与河
坐在汾江河畔的张伯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到大几乎每天都会来汾江河畔散步。汾江河的治理看了这么多年,现在的水质还是“马马虎虎”。“政府管得严一些,水就清一些;稍微一放松,水质马上又变坏了”,张伯表示,汾江河畔曾经工厂林立,污水直接往河里排,整条河臭死了,“这几年整治了一些,现在水质好一点了,不过花了这么多钱,不值得啊”,他从河里捞起几颗螺蛳,“以前一捞就是一把,现在只有几颗了”。
变迁进行时 曾经偷排废水很猖狂
走在汾江河南堤路段,一条黄色的河流映入记者眼帘,这里曾是汾江河畔最繁华的地段,也是汾江河治理的最重要河段之一。记者看到,汾江河上,黄色的水面缓缓向东流动,流经人民桥附近转而向北,人民桥处,一条清澈的水流冲向黄色的水面,两股水流之间冲击成一条黄白分明的分界线,在河岸两端,一片片绿色的浮藻浮在水面上。
从南堤路向河畔上游前行,记者来到九江基段一个排污口,只见黑色的污水毫无忌惮地排到河里,离排污口不远处,4家没有标明厂名的工厂就伫立在岸边。“这里虽然没有什么味道,但每天四五点钟就有企业偷排”,排污口附近住户阿斌告诉记者,黑色的水还是正常的,如果排污口冒出一些黄色和红色的水,肯定是企业的偷排,“以前最过分的时候,生产用的是酸水就直接排酸水,用的是碱水就直接排碱水,市长一来调查,企业就关门,一走又开门了。”
饮水东平河排污在汾江
不过,政府方面的说法却是比较乐观的。“佛山的汾江河整治,头三年更注重改善水质,先截污,后建设景观”,佛山市河涌和汾江河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高级工程师毕志刚告诉记者。鉴于原汾江河整治涉及多部门管理,佛山市于2008年1月成立汾江河综合治理办公室。2011年末,办公室更名为佛山市河涌和汾江河综合整治指挥部,成为政府常设机构。
“2008—2011年,头一个三年计划,我们基本上做到了汾江河不黑不臭,水质除了氨、氮外,其它成分都达到了5类水质标准,一些甚至达到3类水质标准”, 毕志刚介绍说,“2008年,佛山汾江河主要污染中,工业废水占了40%,生活污水占50%;2012年,工业废水已下降到不足30%。”他表示,佛山平均每天1万立方米的污水,相比以前总量并没有减少,但都已进行处理。
“你所看到的排污口,是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污水排出来的”,毕志刚表示,由于佛山目前将东平河作为佛山的饮用水源,东平河水绝不能受到污染,所以排污口只能设置在汾江河内,“目前汾江河两岸的工厂很少有直排的”。
毕志刚表示,未来三年,汾江河治理将再投入20个亿,继续加大排污管网建设,短期目标是力争几年时间内所有成分都能达到5类水标准,长远来看要让汾江河重新恢复其自然生态功能。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