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打好畜禽养殖业治污攻坚战
十几年前的重庆梁滩河,两岸风景秀美,河水清澈,还可以游泳;而现在,“河水要是溅到皮肤上,浑身都会发痒。”正在田里干活的农民王多禄对记者说。
罪魁祸首被认为是“鸭子”。
这背后是梁滩河十几年来的养殖业造成的畜禽粪污染。
畜禽粪污染如今已经相当普遍:一头猪产生的废水相当于七个人的生活废水;一个规模化养殖场的排污量不亚于一个中型工业企业的排污量。这样看上去匪夷所思的数字确真实存在着。
我国环保部门的调查显示,每年,我国猪、牛、鸡三大类畜禽粪便总排放量,是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的2.4倍,粪便中有机污染负荷(COD)的含量是全国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COD之和的5倍。
事实上,据国家环保部的统计,畜禽粪污染的COD早就超过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总和。畜禽养殖业特别是集约化畜禽养殖业,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本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开向社会征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据法制办农林司司长王振江在日前召开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立法协调会上透露,该条例“争取10月份报国务院审议,力争尽早颁布实施”。
梁滩河与养殖污染
梁滩河是重庆主城区境内嘉陵江的一级支流,流经九龙坡、沙坪坝、北碚三个区15个镇,进入嘉陵江后,梁滩河的水最终流入长江。
梁滩河源头在九龙坡区白市驿廖家沟水库。廖家沟水库流出来的水清亮,没有污染。但顺流而下2公里开始,水质就开始变坏。
2008年,本报记者第一次到重庆市土主镇采访时看到,梁滩河上,水面漆黑如镜,死寂般宁静,散发着阵阵恶臭。
重庆市环保局给本报记者提供的材料证实,“梁滩河全流域有畜禽养殖场78户,养鸭户34户,年出栏肉鸭1000万只,养殖污染严重是导致梁滩河污染的重要原因。”
5年过去了,如今梁滩河的污染状况并没有多大改观。
2011年11月,重庆市环保局发布主城区14条综合整治次级河流10月份水质情况,梁滩河九龙坡段和沙区段均为劣五类水,未达标;今年初,重庆市第四次创模(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调度会上,梁滩河、跳蹬河两条未达标的河流被公开点名。
环保部环监局的报告称,影响梁滩河水环境质量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居民生活污染严重;二是养殖污染排放量大;三是梁滩河流域底泥淤积严重,大量污染物再释放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四是沿河企业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每年到底有多少吨养殖废水流进梁滩河?重庆市环保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陈盛樑称:“仅沙坪坝区土主镇和西永镇每年就有6万吨鸭粪排入梁滩河。”
沙坪坝区政府此前公布的数字显示,流域内有500多户养鸭户,共1500万只鸭子,这些鸭子每年产生40万至50万吨粪水,其中约25万吨直接流进梁滩河。
据陈盛樑介绍,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重庆市开始了大规模的养殖业,由一家一户的零星养殖,发展成半规模化、半工场化的养殖。到2008年,梁滩河沿岸养鸭户每户饲养的鸭子都在1000只以上,而且两三个月就可出栏一次。
本报记者当年在土主镇一养鸭户看到,1000多只两个月大的鸭子被饲养在河边一个大棚子里。棚子里架着钢丝网,上面养鸭,下面是一层厚厚的鸭粪,不停地向外流着黄水。鸭场主告诉记者,他们每月清除一次鸭粪,污水就顺着沟渠直接流入梁滩河。
沿河还散布着几十家规模不等的屠宰场。记者在白市驿镇老肠口看见,一个屠宰场就建在梁滩河边。据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每天都要宰杀数千只鸭子。污水夹杂着血水都直接排入河中。
2009年以来,沙坪坝区开展梁滩河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全面取缔梁滩河流域肉鸭养殖。但由于河底淤泥堆积,水质富氧化严重,要想彻底根治梁滩河水污染问题困难重重。
重点污染排放领域之首
“我国现有13亿人口产生巨大的环境污染物已经十分惊人,而同时饲养着与人口数量大致相等的猪、牛、羊等牲畜(2006年牲畜的存栏量约10亿头),这还不包括不计其数的禽类和水产。”由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建设与投资技术指南》称。
据本报记者从农业部查询到的最新数字:2011年我国肉牛和羊的存栏数分别为7000万头和8000万只左右。今年2月份,全国生猪存栏量为4.58亿头,比去年同期增加5.5%。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普遍对畜禽污染的严重性和污染治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要的只是存栏量和上市量。
农业部的统计显示,1983年至2006年的20多年间,我国的肉、禽、蛋、奶等类食品的供应量得到迅速增长,其中肉类增长了4.7倍;禽蛋的产量增长了7.8倍;奶类的产量增长了近10倍。
但是供应量迅速增长的同时,相应带来的污染却受到了忽视。
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建设与投资技术指南》编制组介绍,过去,我国一直把环保工作重点放在大中城市,而忽视了占全国总面积近90%的广大农村。
而农村和城交结合部恰恰是畜禽污染的高发地区。
据环保部在全国23个省市的调查,90%的规模化养殖场没有经过环境影响评价,60%的规模化养殖场缺少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
“畜禽养殖业排放量大、治污水平低、监管薄弱等使其居全国重点污染排放领域之首,其污染已成为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建设与投资技术指南》编制组称。
据本报记者了解,大部分高浓度的畜禽养殖粪便随同污水未经处理即排入江河湖泊中,造成了非常广泛的面源污染,湖泊水库的富营养现象非常普遍;畜禽粪便中的有毒、有害成分还易进入到地下水中,有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长久性环境危害。
陈盛樑告诉本报记者,早在2005年他就向上级有关部门提交了一份题为《解决三峡库区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刻不容缓》的报告。他当时就发现,三峡库区畜禽养殖业污染日渐成灾,危及整个库区陆生、水生生态安全。
污染严峻不容再扯皮
不过,相对于工业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养殖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养殖业又属于微利行业。
由于畜禽养殖规模小而分散,养殖业污染难以开展限期治理。
国务院法制办关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也指出,“为了保护改善农村环境,加强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十分必要”,但“养殖业属于弱势产业,污染 防治不宜给养殖者造成不必要的负担,不宜简单采用工业污染治理的制度和措施”。
虽然养殖者面临着风险高、利润薄的经营压力,但畜禽养殖污染废弃物主要是粪便、污水等有机物质,如果处理得当,可以作为肥料还田或者制取沼气、发电等用途。
实际上,许多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早就出现过畜禽粪便污染问题。
1980年日本全国发生的公害案件中,养猪场和养鸡场造成的环境污染案件即达5392起,占公害案件的8.3%。
但世界各国很快就制定了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管理技术规范。
加拿大对畜禽粪便主要采取土地消纳的政策。根据牧场规模不同,对粪便施放的要求也不同。如饲养30头以下母猪(或500头肥猪),可随时把粪便直接撒到地里;30~150头母猪就要每2周撒施1次;150~400头母猪的规模要有贮粪池,每半年撒1次;400头以上规模则要建化粪池,每年只能撒施1次。
在美国,任何畜牧饲养企业只要饲养牲畜数量在1000个畜牧单位以上就被认为是点污染源,必须得到许可才能建场;其污水无论排入贮粪池,还是排入水体中均需得到许可。
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法规体系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各级环保部门难以对畜禽粪便的环境污染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同时,地方环保部门对当地畜禽养殖场污染不愿管、不敢管的现象也极为普遍。
本报记者了解到,我国制定的法律法规主要是针对工业及城市污染,农村污染只涉及农药、化肥等方面;对于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其污染控制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政策上都显得滞后。
2001年5月和12月,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但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原因在于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协调。”环保部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环保局只能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污染治理。而目前各部门之间,见了权力和利益,谁都争着要。有了责任就互相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