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改性复合燃料生产线正式投用
作为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过程中的副产品,城市污泥含有大量重金属、病原体等有毒有害物质。如何高效、环保地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将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一项科研难题。
近日,河南省首条污泥改性复合燃料生产线在我市污泥处理厂正式建成投用。城市污泥在此变废为宝,成为工业生产的燃料。这不仅能解决城市污泥自身的污染问题,还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我市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综合治理的一项成功的尝试。
短短几小时,污泥变燃料
洛阳市污泥处理厂位于老城区邙山镇水口村,占地面积193亩,是瀍东污水处理厂的配套工程,担负着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的处理任务。
污泥处理厂负责人赵爱萍介绍,该厂此前建成的晾晒车间、好氧堆肥车间、造粒车间采用传统的晾晒加好氧发酵处理工艺,每天可将228吨城市污泥制成有机肥、复合肥,用于园林绿化、土壤改良等方面。
今年年初,洛阳佳一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污泥再生燃料技术及其相关设备通过我市技术评审,其年处理20万吨污泥生产线于1月15日在市污泥处理厂动工建设,并于日前进行了试生产。
在这条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生产线前,记者看到,从污水处理厂运送来的含水量较大的污泥先在料斗输送机上进行脱水,经杀菌、固硫、除臭等工序后,再被送入主搅拌机内与各种添加剂、煤炭等辅料充分反应,并最终制造出散装半成品颗粒燃料。
由国家和省级检测机构提供的检测报告显示,这些污泥燃料的燃烧热值达到了煤的标准,可送往发电厂、水泥厂,或为居民集中供热的锅炉房提供燃料。
短短几个小时,臭气熏天的污泥就变成了无味的环保燃料。
传统治污法,存诸多弊端
“毫不夸张地说,将污泥制成燃料,是污泥综合治理领域的一场革命。”洛阳佳一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焦永乐自信地说,目前,世界各地污泥处理的办法主要包括填埋、堆肥、焚烧等方式,而这些处理手段均有较为明显的缺陷。
以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填埋和堆肥两种方法为例,前者占用大量土地,耗费人力、财力,污泥中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后者存在占地多、生产周期长、污泥利用率低等问题。而且这两种办法均无法有效处置污泥里富含的重金属,易造成污染。采用直接焚烧的办法,不仅投资较大,还易产生二 英、酸性气体,造成大气污染。
治污新工艺,有五大特色
焦永乐说,依托自主研发的成套技术和装备,科学地运用物料配伍相互作用处置方法,合理利用现有的火电、水泥等大型耗能企业来消化污泥燃料,是一条符合国情、简便易行、便于推广、效益巨大的污泥处理之路,其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环境效益好:污泥变燃料的技术路线,彻底消除了污泥,而不只是“减量化”。该技术灭菌、除臭、固硫效果极好,经多次燃烧检验,排放都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投资小,运营成本低:任何一项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都需要考虑成本,按照年处理污泥5万吨为例,我市污泥制燃料生产线的建设投资成本、生产运营成本仅为引进国外焚烧发电技术的1/4和1/8。
占地少,保护土地资源:采用硫化床焚烧和厌氧堆肥两种处理方法的占地面积都在200亩以上,而污泥制燃料生产线仅占地50亩,节省了土地。
处理规模大:采用硫化床焚烧和厌氧发酵两种方式年处理能力都在5万吨左右,而污泥制燃料工艺的年处理规模可达20万吨。
节能降耗效果明显:实验数据显示,污泥燃料的燃烧率可达93%左右,而原煤的燃烧率仅在70%左右,也就是说,这项技术在消耗污泥的同时也提高了与污泥相搭配的原煤的燃烧率,达到了节能的效果,用此工艺每年可为我市节约标准煤10万吨左右。
环保制造业,我市正发展
污泥制燃料项目所使用的设备,完全由洛阳佳一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设计研发并组织生产。该设备占地少、能耗低、效率高,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取得技术专利。该示范项目的启动,将对现有污泥处理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把污泥处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政府的直接投资将达4300亿元,预计污泥处理的市场规模将达6万亿至9万亿吨,市场前景较好。污泥制燃料示范项目的实施对于带动洛阳市环保装备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洛阳制造的环保设备和生产线有望在短时间内抢占市场空白,带来直接的社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有望助推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我市形成以污泥处理和设备制造为龙头的环保产业链。未来,我市将依托现有的污泥制燃料产业,组建省级乃至国家级新能源研究中心,为洛阳的碧水蓝天工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