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面源治理核心:产业结构调整
如何改变环滇池边的种植结构,全面实施生态修复,成为摆在滇池治理面前的一项新任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环滇池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滇池治理及生态修复的一大难题。
10余年来,云南省相继实施环湖截污和环湖交通、入湖河道综合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清淤、外流域调水及节水等项目工程,深入实施工业污水排放“零”行动,重点对滇池流域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滇池水质进一步得到改善。
在这些工程完成之后,环湖内种植花卉、蔬菜等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及产生的农田废弃物等面源污染,逐步成为滇池的主要污染源。如何改变环滇池边的种植结构,全面实施生态修复,成为摆在滇池治理面前的一项新任务。
面源污染
“从1994年起,滇池的主体部分,尤其是外海,因为蓝藻的扩张而变绿。”
一直潜心研究污水处理的云南师范大学教授李康龄认为,滇池是富营养化污染而非灭生性的化学污染,这得益于持之以恒的控制工业污水。
“上世纪80年代时,1/3是工业污水,2/3是生活污水。进入90年代中后期以来,污染源基本是生活污水。”
数据显示,滇池在2000年的总污染负荷中,由农村面源污染所产生的有机物,氮和磷成为入湖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其中村镇生活污水、农田氮磷化肥、农业固体废物、水土流失和暴雨径流是滇池流域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农业面源污染,现已占滇池污染的40%以上,退塘还湖,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材料,沿湖乡镇设立滇池管理所,牢牢掌控湖滨生态带最后一道防线。”
日前,昆明市呈贡区滇池面源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工作领导小组传来消息,退塘还湖2198亩,预计拆除种花种菜大棚面积4622亩,着力改变种植结构,全面实施生态修复。
“近年来,每年产生的农业废弃物近20万吨,大量的农业废弃物腐烂释放的有机质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汇入滇池,直接加速了滇池的富营养化。”
呈贡区副区长段超介绍,呈贡区是云南花卉、蔬菜、水果种植基地和农副产品集散地,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蔬菜、水果、花卉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这些沿滇池湖岸农业种植区施用化肥、农药的频率和数量也逐年增多,造成了土壤有机质大量流失,盐碱化程度越来越严重,营养元素含量失调,综合地力明显下降。
“有效控制农田固体废弃物污染和降低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对滇池水体的污染,这是从源头上解决日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启动大规模的植树活动,能够有效控制滇池面源污染,绿化、美化环湖路周边生态环境,不断修复滇池生态环境。”
呈贡区园林绿化局局长朱培荣说,呈贡区启动“十万人种百万棵树”活动,呈贡将在环湖路范围植树8000多亩,植树苗包括樟树、广玉兰、柳树、杨树等8个种类,10年后,呈贡将新增2000万株大乔木。
转型发展
显然,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斗南花卉市场,也面临着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政府为搬迁商户临时性经营场所建盖了过渡市场,以社区集体资产为主,社区居委会负责管理。
或许,就在昆明盆花苗木展示交易基地掀开牌匾的那一刻,160多家商户的欢笑已经为新兴斗南花卉产业园区建设转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头。
“大棚拆除中,补偿低,群众抵触情绪极大。”
段超说,呈贡区综合地价仅17.5万元亩,仅是官渡区综合地价的一半左右,加之呈贡区有斗南花卉市场和呈贡龙城蔬菜交易市场的地理优势,种花种草每年有近6万元的纯收入,土地产值远高于周边地区。
“在征地清表中,很多群众担心失地又失业,新兴安置房及社区由于资金缺口大,没有按时推进,多次发生群众大规模聚集抗议情况,给环湖以内消除面源污染修复滇池生态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据悉,1996年,国家环保总局将滇池列入“三河三湖”重点治理,先后有130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进入滇池治污。
随后,在“九五”期间,滇池治理完成投资超过25亿元,“十五”期间超过31亿元,“十一五”期间的计划投资是183亿元,现已完成投入171.77亿元。
今年4月16日,滇池“十二五”规划已获国务院审批,规划项目101个,投资总额420多亿元。截至今年7月底,已完成投资近90亿元,还需投入330多亿元。
今年,云南省全面启动《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项目,抓紧开展在建及新开工的40多个项目,预计年底完成13个项目的建设工作,并完成投资40亿元以上。
环湖产业结构调整是滇池治理的核心任务,打破小散户模式,改用企业化、集群化发展模式,云南省在滇池环境治理中,尽可能减少资金缺口,使污染治理与经济发展两相得宜,寻找到最佳产业结合点。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