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人工湿地缘何一枝独秀?

更新时间:2012-08-22 18:23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阅读:1465 网友评论0

莲叶接天,荷花映日;碧波荡漾,白鹭翩翩。荡舟在山东省微山县微山湖上,穿行于5000亩的新薛河人工湿地,只见湖水清澈见底,水中鱼虾成群,芦竹随风飘荡,荷花处处飘香,仿佛进入世外桃源。

这片人工湿地加上修复的湿地,改变了微山县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城市定位,从原来向东发展科学调整为向南发展,并在城市定位中新加了“湿地之城”。

一片片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的建成投运和湿地修复,彰显着山东省环保系统在治污工作中的大胆创新和勇于实践,体现了环境保护在转方式调结构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带来的不仅是水质持续改善和生态环境变化,更有城市形象提升及城市发展方向与城市定位的改变。

山东省环保厅厅长张波告诉记者:“巧用环保力,促进大变革。环保部门就是要勇做转方式调结构的排头兵。为确保南水北调的调水水质,我们探索建立了‘治、用、保’并举的流域治污模式,通过深化污染治理、推进再生水循环利用、做好生态修复和保护,流域治污取得了明显成效,连续9年在GDP两位数增长的背景下实现水质两位数的大幅度改善,探索走出了一条发展中地区有效治理流域污染的成功道路。”

张波说:“山东省依托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和退耕还湿工程,积极建设环湖沿河大生态带,努力构筑南水北调生态屏障,目前省辖南水北调沿线已建成人工湿地14.6万亩,修复自然湿地16.3万亩。从运行效果看,湿地工程对水体中氮、磷的去除率达到60%以上,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要求。”

肩负重要使命的绿色屏障

湿地由于在生物多样性富集、调洪蓄水、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也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而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净化处理方式,其基本原理是在人工建造的湿地上种植特定的湿地植物,从而建立起一个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当污水通过湿地系统时,其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被系统吸收或分解,使水质得到净化。

2002年国家启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时,山东省辖南水北调沿线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体严重污染、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治污形势十分严峻。而作为输水干线上的重要调蓄湖泊南四湖,区域内人口密度大、产业结构偏重,入湖河流众多,无直接入海通道,被一些专家学者称为“天下治污第一难”。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点在山东,关键在治污。东线治污工作关系着水质能否如期达标,关系着东线工程的成败。山东省环保系统创新实施了“治、用、保”并举的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策略,即污染治理、循环利用、生态修复和保护。

在“治”、“用”的基础上,大力做好“保”的文章,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综合采用河流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河道走廊湿地修复、湖滨及湖区湿地修复等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对流域的生态恢复过程进行强化,充分发挥环境的自净能力,削减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

济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中会说:“湿地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宁横跨黄淮两大流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输水廊道,湿地一直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本,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事关南水北调水质安全。”

由于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没有足够的现成经验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先行实践摸索经验。山东省于2003年初在济宁市污水处理厂建立了2000平方米人工湿地实验基地。经过两年实验研究,共取得8000多个科学实验数据,实践证明人工湿地对水体中污染物的降解作用非常明显,水体中主要污染物COD(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可以达到50%左右,氮、磷的去除率可达60%左右。在取得科研成果的基础上,2005年初在微山县启动了南四湖新薛河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示范工程,并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据了解,南四湖新薛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由橡胶坝和表面流人工湿地两个项目工程构成。表面流人工湿地工程是主体工程,包括引水渠、滞留塘、5级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出水渠等工程。其中,在5级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种植芦竹、莲藕、菱角、芡实等湿地植物3000亩,自然恢复保护当地湖苇、香蒲、苦江草等水生植物2000亩,实现了湿地挺水植物带、浮叶植物带和沉水植物带的优化配置。

2008年8月16日,新薛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通过验收时,专家组一致认为,南四湖新薛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实现了水质净化与生态保护的协调,推动了当地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它的成功建成,为山东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对即将在南四湖、东平湖流域开展的其他水质净化工程项目起到极大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2009年1月11日,在《山东省人工湿地工程技术规范研究》项目鉴定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一项目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以及相关规定制订等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据了解,《山东省人工湿地工程技术规范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人工湿地的研究成果及工程应用经验系统的调研和分析,针对不同湿地类型、水力设计与优化、植物筛选与栽种、湿地运行与管理等关键技术,结合山东省水污染防治的实际,明确了人工湿地在流域污染防治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全省大规模开展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确保水质安全的治污功臣

“越往湖心,水质越好。”在东平县环保局局长孙玉河的陪同下,记者乘船进入东平湖,清澈的湖水一望无际,监测人员从水中提取了水样监测,并告诉记者水样COD在20毫克/升左右。

位于东平县的东平湖是山东第二大淡水湖泊,也是南水北调东线的重要枢纽。东平县是如何保护东平湖水质,确保清流北上的呢?孙玉河告诉记者,主要是通过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在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基础上,投资2.15亿元,先后铺开或完成了占地5740亩的稻屯洼水质净化工程、东平湖入湖口1.3万亩和出湖口4000亩的湿地修复建设工程。

据了解,稻屯洼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由强化湿地和人工湿地两部分组成,强化湿地采用预处理床——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的组合工艺;人工湿地采用兼性稳定塘系统——表面流人工湿地——好氧稳定塘工艺,日处理废水5万立方米,可将COD≤50mg/L、氨氮≤3mg/L的进水水质降解为COD≤20mg/L、氨氮≤0.8mg/L,从而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成为确保东平湖调水水质长期稳定达标和周边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屏障。

像稻屯洼人工湿地这样的水质净化工程,在山东已是“遍地开花”。

微山湖湿地作为亚洲最大的草甸型湖泊湿地,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它也是山东省“治、用、保”治污体系建设的试验田。微山县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大力开展了规模化“退耕还湿、退渔还湖、退池还湖”等工程,把以前的台田还原为湿地,人工种植芦竹、芦苇、香蒲、莲藕、芡实等水生植物,积极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农业种植结构和渔业养殖结构,严格控制湖区渔业畜禽养殖布局和养殖总量,今年已清理网箱两万多亩、网围13万亩,微山湖湿地生态系统得到逐步恢复。

“湿地净化了水面,野鸭子、红鹳子来这儿筑巢,多年不见的毛刀鱼也回到了微山湖。”站在翠绿的芦竹前,微山县昭阳街道西万三村村民说,湿地建设不仅让湖水变清了,还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种植芦竹,收割后卖给造纸厂,政府还给予补助,收入挺好的。

“目前微山湖人工种植湿地两万亩,保护恢复湿地10万亩,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作用已经初步显现。微山湖湿地对微山县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正在影响着微山县的整体发展定位,改变着微山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微山县委书记程大志告诉记者。

济宁市地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输水干线,境内有近300公里输水线路。为确保调水水质安全,济宁市大力实施“治、用、保”并举的流域治污策略,强力推进“一增、一减、一水、一气、一保”5项重点工作,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是落实‘治、用、保’的流域污染治理策略的关键工程,是保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质安全的重点工程,我们今年投入资金约3亿元,新开工建设人工湿地13处,新增人工湿地面积两万亩,全市已建设和修复人工湿地23处,共17万亩,水质净化能力达到了每天19万吨。”济宁市环保局长李继凯说。

“我们多方筹措资金,大力开展人工湿地建设,规划的蓼河人工湿地面积4.5万平方米,主要通过构建多级表面流人工湿地、生物滞留塘、人工浮岛、生态岛等方式对达标废水进行科学处置,在过水区域内种植睡莲、黄菖蒲、千屈菜、蒲草等水生植物强化生态功能,有效提高湿地自净能力,达到深度净化的目的。”曲阜市环保局长张卫东说。

因地制宜建设生态廊道

一片湿地就是一个“污水处理厂”,一片湿地就是一处生态廊道,一片湿地就是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在汶上泉河入梁济运河河口处,河道人工湿地芦苇、蒲草郁郁葱葱,河中鱼儿、泥鳅嬉戏。“我们不断强化人工湿地建设,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小汶河河道走廊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采用溢流坝——生态滞留塘——河道走廊湿地组合工艺,建设人工湿地3710亩,预计每年污染物削减量COD达到438吨、氨氮达到58.4吨。”汶上县环保局局长贾如乾说。

“人工湿地治污具有投资少、效果快、运行费用低、长期受益等优势,利用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通过采取退耕还湿、退池还湿等措施,可使南四湖退化的生态功能逐步得到恢复,有效降低水污染与富营养化程度,对于保证南水北调工程安全调水和提升湖区经济运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人工湿地建设必须因地制宜。”济宁市人工湿地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十二五’济宁市将继续以人工湿地工程为核心,大力开展环南四湖大生态带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南四湖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工作,建设33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和湿地修复项目,全市人工湿地及生态修复将达到25万亩,污水净化能力每天达到30万吨。”济宁市环保局长李继凯说。

据了解,山东省主要利用河道、湖区、滨湖滩地、采煤塌陷地等,通过实施人工湿地和湿地生态修复工程,这些地方实现了“华丽变身”,在发挥治污效益的同时,也成为保障水质持续改善的绿色屏障和亮丽的生态名片。正是看到了人工湿地背后的巨大生态效益,山东省各地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全面推动流域水质持续改善。

淄博市副市长刘东军对记者说:“我们在已建设15处生态湿地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在各污水处理厂及直排企业下游、支流入干流处及干流重要位置,规划建设52处生态湿地,总面积900公顷,实现人工湿地‘全覆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人工湿地缘何一枝独秀?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